APP下载

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2016-01-22徐勇

对外经贸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经济增长旅游业

徐勇

[摘要]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群体,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带动性,对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大量涌现。在综述旅游与旅游业的基础上,分别回顾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期望能够对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12-0058-04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工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旅游业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一支独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已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未来还会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的重视主要源于经济动机,关注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拉动作用和就业效应。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大量涌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

一、旅游与旅游业

(一)旅游

实证研究中,学者们总结出了多种方法测度旅游经济效应,但对旅游的界定却一直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旅游进行界定。

伯卡特和迈德里克将旅游定义为除为了进行有偿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而离开正常居住地作短期外出访问(或离开家短期逗留别处)的现象[1]。世界旅游组织则认为旅游是一个到观察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停留期在一个特定时间之内,且旅行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从事某项活动从被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的活动[2]。

(二)旅游业

旅游业是吸引游客、运送游客、向游客提供住处,并无微不至地满足游客需求的一门学科、艺术和经营之道[3]。

为旅游者提供在客源地和目的地往返整个过程中所需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称为旅游企业,所有旅游企业的集合称为旅游业,或旅游行业、旅游产业,旅游业需要满足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半期,对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早期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20世纪中期后则以定量实证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基本都以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可以分为下列三种:

(一)案例研究

Ghali研究了菲律宾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入境旅游对菲律宾经济增长具有积极贡献[4]。Tosun以土耳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入境旅游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但这种贡献具有较强的波动性[5]。Balaguer和Dritsakis分别以西班牙和希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独立的案例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入境旅游是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6,7]。

(二)传统计量模型研究

更多的学者则是选择应用传统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模型方法是VAR模型、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以入境旅游的数据作为工具变量,代替旅游业的发展,研究结果分为三类:一是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原因(Ongan和Demiroz[8];Kim等[9]),即旅游业发展会带动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会促进旅游业发展;二是旅游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Narayan和Prasad[10];Brida等[11]);三是经济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Lee[12]、Nilgun[13])。

(三)动态面板模型

传统计量经济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鉴于时间序列数据为一维数据,研究局限性较大,部分学者改用涵盖截面和时间二维的面板数据,动态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Eugenio-Martin以拉美国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能够拉动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14]。Soukiazis和Proenca以葡萄牙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有助于人均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15]。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相较于国外学者,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早期成果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张凌云[16]、申葆嘉[17]),研究结果具有不可验证性。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仅综述相关定量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或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一类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一)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

1.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由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是一门专门研究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并带有不确定性现象的应用数学学科。

中国学者创造性地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领域,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张伟和周秉根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协调性[18]。吴利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关联性[19]。

2.投入产出模型

李江帆等以广东省为例,乔玮以上海市为例,分别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定量实证研究,测度了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和产业波及效应[20,21]。

宋增文、张华初和李永杰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即中国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波及效应,旅游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而且这种前向带动作用大于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后向拉动作用[22,23]。

(二)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专门研究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则综合研究旅游业(含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1.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

毛端谦和张伟朋[24]以江西为例、张晨[25]以上海为例、张小军[26]以河南为例研究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促进作用[24,25,26]。张丽峰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变参数协整关系[27]。

汪莉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入境旅游收入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28]。

蒋满元的研究则得出了与上述学者截然不同的结论,同样通过构建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29]。

武春友和谢凤媛应用门限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限效应,但并未得出入境旅游发展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力支持数据[30]。

2.旅游业与经济增长

和红和叶民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并且在长期来看响应的程度更稳定、更显著[31]。武春友等的实证研究则表明,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国际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32]。

刘长生和简玉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东部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远大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部次之,西部因果关系与东部相反[33]。

柳思维和吴忠才发现我国国内旅游、经济增长、入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存在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的单向因果关系[34]。

王良健等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全国及所有省市的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入境旅游的作用更显著[35]。

杨勇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只存在由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36]。

赵磊和全华发现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长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则大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37]。

四、综述评析

国外学者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起步较早,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在大量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最近10年涌现了较多的定量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一般都是研究入境旅游与目的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既有研究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又有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但都表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同时,多数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这是因为相关研究要么仅限于定性研究,从而缺乏数据支持;而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成果要么仅研究入境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要么仅采用单一指标(如旅游总收入)分析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鉴于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的研究者可以考虑引入多种指标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证研究,从而取得更加可信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利克里什,詹金斯.旅游学通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2.

[2]瑟厄波德.旅游的含义、范畴和度量[A].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3.

[3]戈尔德耐,里奇,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8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Ghali,M.A.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Study[J].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1976,24(3):527-538.

[5]Tosun,C.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Inbou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urkey[J].Tourism Economics,1999,5(3):217-250.

[6]Balaguer,J.,Cantavella-Jordá,M.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 The Spanish Case[J].Applied Economics,2002,34(7): 877-884.

[7]Dritsakis,N.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or Greece Using Causality Analysis[J].Tourism Economics,2004, 10(3):305-316.

[8]Ongan,S.,Demiroz,D.M.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the Long-Run Turkish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s,2005,53(9):880-894.

[9]Kim,H.J.,Chen,M.H.,Jang,S.S.Tourism Expan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aiwan[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5):925-933.

[10]Narayan,P.K.,Prasad,B.C.Does Tourism Granger Causes Economic Growth in Fiji[J].Empirical Economics Letters, 2003, 2(5): 199-208.

[11]Brida, J.G., Carrera, E.J.S., Risso, W.A.Tourisms Impact on Long-run Mexican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Bulletin,2008,3(21): 1-8.

[12]Lee,C.G.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Singapore[J].Regional and Sectoral Economic Studies,2008,8(1): 89-98.

[13]Nilgun,C.Y.Test for the Effect of Tourism Receipts on Economic Growth in Turkey: Structural Break and Causality Analysis[J].Dogus University Journal,2006,7(2):162-171.

[14]Eugenio-Martin,J.L.,Morales,N.M.,Scarpa,R.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 Panel Data Approach[EB/OL].2004,FEEM Working Paper No.26,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504482,2011-12-23.

[15]Soukiazis,E.,Proenca,S.Tourism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Regional Growth in Portugal:A Panel Data Analysis at NUTS Ⅱ and Ⅲ Levels[J].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2008,7(1): 43-61.

[16]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5(1):10-14.

[17]申葆嘉.关于旅游带动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3,18(6):21-24.

[18]张伟,周秉根.基于灰色理论的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2):117-120.

[19]吴利.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4):136-140.

[20]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J].旅游学刊,2001,16(4):32-38.

[21]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S2):63-67.

[22]宋增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J].旅游科学,2007,21(2):7-12.

[23]张华初,李永杰.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7,22(4):15-19.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经济增长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