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析
2016-01-22党利伟赵丹丹
党利伟 赵丹丹
(河南省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过量饮酒、肥胖、精神长期紧张、过食油腻食物、摄入的钠盐过多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疗法治疗该病。为了探讨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患者中,排除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存在严重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2]。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其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58.7±6.2)岁。其中,有轻度高血压患者31例,有中度高血压患者20例,有重度高血压患者9例。在乙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其年龄为48~80岁,平均年龄为(60.1±8.4)岁。其中,有轻度高血压患者28例,有中度高血压患者22例,有重度高血压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控制其饮食,减少其钠盐的摄入,叮嘱其戒烟戒酒,并指导其进行适量的运动。在此基础上,我院对甲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硝苯地平(生产企业:浙江泰利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8)的用法为:每次服用20mg,每天服用1次,连续治疗30天。我院对乙组患者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生产企业: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88)的用法为:每次服用5mg,每天服用1次,连续治疗30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①我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恢复正常或其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收缩压下降10~30mmHg。无效: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本研究中的数据,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血压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其血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患者有52例,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甲组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患者有43例,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血压水平的比较(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以及眩晕等[3]。该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就可能诱发高血压性脑病、高血压性肾病等并发症,从而危及其生命[4]。过去,临床上常采用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该病,但效果一般,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该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以及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降压效果显著[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舒[6]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
[1] 孙元杰.从精虚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J].河南中医,2013,33(9):1393-1395.
[2] 王静,陈群.716例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J].中医研究 ,2012,25(4):12-14.
[3] 郑曦(综述).寒冷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关系[J].西南军医 ,2014,16(2):171-172.
[4] 张红杰.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465-2467.
[5] 杜霞,袁洪,邢晓为.DNA甲基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37(4):364-369.
[6] 王舒,杨华,石学敏.国外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新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3):3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