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与成就: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16-01-22曹前发
◎ 曹前发
担当与成就: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曹前发
编者按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
毛泽东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灵魂、发动机和指路明灯。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特联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开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栏。专栏包括“毛泽东与抗战”和“湘籍抗战名将”。“毛泽东与抗战”侧重多方位勾画毛泽东可贵的民族情怀,恢宏的战斗风骨。“湘籍抗战名将”侧重展现国共双方所向披靡的湘籍抗战将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一战争中,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列,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全民族抗战旗帜,毛泽东促进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
1938年,毛泽东在抗大讲演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响亮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陆海空军!自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后,又发表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践踏,让毛泽东忧心如焚。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后,1931年11 月27日主持发表了对外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反对日本的侵略。1932年4月,毛泽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寇将侵略的战火烧向更广阔的中国大地的背景下,以满腔怒火,主持发布了其抱病起草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随后,毛泽东又起草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指出“在接近中心城市与帝国主义势力直接统治的地方,可由游击队领导民众组织抗日义勇军,实行游击行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派大批党员、干部到抗日义勇军中工作,组织东北人民群众,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和联合各抗日组织和军队共同抗日。1933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
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出全民族抗战号召,最早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6年12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为全国团结抗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第二天,毛泽东领导的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再次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至此,毛泽东极力促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那么,怎样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成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摆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面前。
在抗日战争中,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共两党间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统一和独立、团结和斗争的关系,成为对抗战成败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性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这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阶级斗争必须服从民族斗争,但不能否认阶级斗争,必须以阶级斗争促民族斗争。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团结人民抗战的过程中,为了坚持国共合作抗战到底,对蒋介石集团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在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国内政治情况,明确地指出:在日本入侵的情况下,中日民族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仍处于从属地位,争取时局好转、克服时局逆转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共产党的任务仍应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1年年初,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9000余人除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近7000人牺牲或被俘。皖南事变发生后,面对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毛泽东不断提醒全党注意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1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指出:我们同志中却有许多人至今还把各派地主阶级各派资产阶级混为一谈,似乎在皖南事变之后整个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叛变了,这是把复杂的中国政治简单化。如果我们采取了这种看法,将一切地主资产阶级都看成和国民党顽固派一样,其结果将使我们自己陷于孤立。须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5月25日,毛泽东又在为中共中央写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指出:“新四军虽被宣布为‘叛变’,八路军虽没有领到一颗弹一文饷,然无一刻不与敌军搏斗。此次晋南战役,八路军复自动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两周以来在华北各线作全面出击,至今犹在酣战中。”并首次明确告诉全党:“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在全力挽救民族危亡的艰难阶段,中国共产党以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博大胸怀,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力地维护了全民族的坚强团结。
从毛泽东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态度,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观和战略眼光,同时也可以看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毛泽东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明了方向
全国抗战一开始,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引领全民族抗战的指南。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当时,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
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这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誓言。
抗战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人民战争路线。他说:“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实行了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战争路线,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才能够长期坚持抗日战争,并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最后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中共中央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号召全党“准备着长时间同敌人奋斗”,“为着同敌人作持久战而准备自己的艰苦工作”。在会后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强调:“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1937年8月11日,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在国民政府军委会军政部谈话会上指出:全国抗战在战略上要实行持久防御。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中国必须、也能够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强调持久战的基础是广大民众。《论持久战》犹如一轮朝阳,拨开了人们心头上的迷雾,指明了战争的前途,大大坚定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全国抗战形势的后来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论断。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作战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实践证明,毛泽东倡导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人民军队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的最好的作战形式,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经过10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锻炼成长的红军,它的政治优势就是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它的军事优势就是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抗战刚开始时,人民军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在内,只有4万多人。如果将这4万多人的军队摆到正面战场与日军打正规战,硬拼消耗,很快就会拼光,这样无益于抗战全局。但是,打游击战,这4万多人就成了4万多个火种,散播到敌后广大的土地上,可以组织起千百万群众、点燃起燎原的烈火。
实行游击战争,充分动员和高度发挥全民的力量,去同敌人进行斗争,在战争中壮大发展自己,消耗和削弱敌人,逐步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最后完全战胜敌人。
中国共产党提出实施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进而坚定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指引全民族抗战一步步走向胜利。
1938年,毛泽东撰写的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艰苦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最为重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全国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参加了各战区防御作战。同时,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广泛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1 9 3 7年9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取得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心。从1937年9月到1938 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主战场。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日寇改变了政策,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进攻为辅,而移其主力于敌后战场,残酷地对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清乡和“扫荡”。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战略上造成对日本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从抗战全局来看,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进攻对象。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有33.2万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担负起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1940年8月,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即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获1.8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
1945年,毛泽东、朱德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上
谈起百团大战,亲历这次战役的聂荣臻满怀胜利豪情地说,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前后历时3个半月。这次战役,给了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严重打击了敌人妄图分割我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钳制了敌人大量兵力,拖住了日军进攻正面战场的后腿,遏止了当时妥协投降的暗流,全国军民莫不感到欢欣鼓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承担着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从1943年起,敌后战场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在一些地区开展对日伪军攻势作战,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1945 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
事实是最好的证人。当日本宣布投降时,长期在东北战斗的,在华北、华中等地包围各重要城市的,不是别人,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军队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
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共产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
中国共产党树立了英勇抗战的楷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其中,指战员伤亡60余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余万人。八路军的“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的“刘老庄连”、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等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群体,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为代表的众多优秀共产党人,为抗战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
正如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政治报告中指出的:“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军事报告,说道:“八年来,我伟大的中国人民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的、残酷的、可歌可泣的胜利战争,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就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是正确的。”
抗日战争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经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不仅有了空前壮大,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中的政治威信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