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与发展: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的生态与路径设计

2016-01-22翁惠根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校创新生态

翁惠根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创新与发展: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的生态与路径设计

翁惠根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课堂教学创新是学校教学创新的主阵地,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文章从积极构建“三课堂有机融合”、“课内外一体化”、“多类型多层次课程有效契合”的体育课程教学生态视域,提出了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生态构建和“第一课堂”提质增效创新行动路径等方面的设计思想与若干案例,旨在为高职体育课堂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生态;创新;设计

1问题的提出

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有序、有效推进《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教学创新计划,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浙江省教育厅于2014年9月出台了《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1]》,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占“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以及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创新的整体设计并付诸实践,正是广大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线上线下相融合” 、“课内外一体化相结合”、“多类型多层次课程相契合”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理念,分别从“三维”课堂教学观的认知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生态、课的教学模式、课的结构与教学组织形式、体育课程学分制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以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涵,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2“三维”课堂教学观的认知创新

课堂教学形式萌芽于16世纪西欧,我国采用班级教学最早的雏型始于同治元年(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以后,逐步地在全国采用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2]。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班级授课制”,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现代的课堂教学集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认知实习、社会实践等课余活动的“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网络学习的“第三课堂”于一体的 “三维”体育课堂。高职体育课堂应包括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和其它类型、层次体育教学课,以及基于学生体质增强、职业素质与能力养成、思想品质熏陶等教育目的“第二课堂”以及“第三课堂”等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如:网络课堂、公开共享视频课程等,见图1。

图1 高职体育“三维”体育课堂

3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生态” 的创新设计

3.1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生态”基本常态

体育课课程体系、授课安排、体育师资、体育场馆是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生态链”中最核心的环节,通过对全国73所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基础保障力的调研[3],反映出以下制约高职体育课堂教学进一步“提质增效”的“症结”:

3.1.1目前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必修课校均开设2.8学期,1至5学期的分别占1.4%、41.1%、34.2%、21.9%和1.4%,体育课开设门数(含必修课、选修课)共13.4门,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4]》(以下简称《工作基本标准》)“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的要求相比,“达标率”为89.3%。

3.1.2体育必修课总学时设置与《工作基本标准》相比,高职院校体育必修课总课时不足率为57.5%。

3.1.3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配备不足率23%,平均每位体育教师每周工作负载量为19.2节(含16节体育必修课、0.43节选修课、指导0.78个体育类社团或俱乐部工作,每学年负责0.5项次校级传统性运动竞赛、1个校级运动队训练以及平均至少520名学生8项身体素质、2项身体形态和1项身体机能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补测工作),超出一般院校基本工作量(每周12节)的60%。

3.1.4我国高职院校折合体育场馆生均总面积为4.68 m2(其中室外生均4.04 m2,室内生均0.64 m2),校均室外生均面积不足生均配备标准的14%。

课堂教学总学生数不足与体育师资配备不足、工作负载量大并存;场馆资源配备率不足与场馆资源利用饱和度大、群体活动缺乏必要场地保障并存;学校关注现代体育课堂创新发展与体育教学部门注重传统体育课堂常规稳定发展并存;这是全国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的主要常态,浙江省高职院校在总体上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相当。

3.2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的创新设计

3.2.1“第一课堂”教学时数总量设计。确保108学时体育必修课教学总量(即3学期),以15减去体育必修课门数为基数开设体育选修课,努力达到体育课开设门数不少于15门的基本标准,不仅提升体育课程设置学时数量基本要求,同时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努力构建“体育课堂常态—工作标准”生态链。

3.2.2“第一课堂” 分层分类契合式课程组织的创新设计。在目前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选项课主导教学模式外,需要积极优化体育教学课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开设多类型、多层次的体育课,如:特殊体育和特色体育课,主要包括因病因伤因生理性残疾等肢体运动障碍学生的特殊体育保健课,学生因体质健康水平不足亟需指导提高的体质健康促进类课程,满足学生改善体型的健身健美类课程,以及为提升未来职业岗位身体活动、特殊身体活动技能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实用体育类课程,科学构建“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体育需求—职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生态链。

3.2.3体育“第一课堂”教学安排整体设计。多数高职院校体育必修课由体育部门第一时间排定,教学时间多为上午3-4节,下午5-6节、7-8节,小部分院校并不由体育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排课,而是学校多数系(院)排定后,再由体育部门“见缝插针”排课,这两类现象的共同点在于下午7-8节都属于体育必修课密集授课时段,而这一时段也恰是学生课余自主锻炼、运动队训练、体育俱乐部活动的主要时段,不仅体育场馆资源出现冲突、体育师资指导需求与可能性也出现矛盾。要建成有效的校园体育活动生态,应该将下午7~8节时段首先让位于学生课余锻炼、运动队训练和俱乐部活动,积极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 生态链。

3.2.4体育“第二课堂”有序延伸与补充设计。设立与“第一课堂”体育课开设门数相适应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并以《工作基本标准》中各所高校体育社团总数不少于20个的基本标准为基数,充实职业素质拓展类体育社团或俱乐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通过以一年级军训团军训后早锻炼体能强化“准军事化”等行动计划,改善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欠佳、运动不足、体质弱化的现状,使得“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在育人功能方面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有效构建“课内体育—课外体育”生态链。

3.2.5体育“第三课堂”有机融合设计。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共建共享集《体育运动技术学习》、《校园体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技术与锻炼方法》、《学生体育成绩自主核算与查询》、《校园运动安全防范与临场临时处置救护技术》、《体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于一体的体育网络课程或视频资源,架构“体育课堂学习—网络自主学习”的生态链。

3.2.6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为有效突破高职院校体育必修课选课次序滞后于其它学科的“瓶颈”,有序腾出7-8节教学时段“让位”于“第二课堂”运动训练和体育俱乐部活动,有力促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成绩评价机制融入学籍管理、学分管理的制约与促进机制建设,为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三自主”(自主选择授课时间、自主选择体育课学习科目、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制度的推进创设有利条件,高职体育课程通过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可有效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质健康评价”生态链。

4高职体育“第一课堂”提质增效创新行动路径设计

一切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的目标主要在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素质和职业综合品质,即“四质”,其主要载体在于高职体育课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多类型多层次课程相契合”的整体“生态型”运行机制与行动计划,其手段在于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

4.1分段式课的结构创新设计

以学生体育项目学习兴趣为驱动,以运动项目为特征,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导,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体育选项课模式,是目前高职体育课教学的主流模式。体育选项课的结构基本围绕运动技术和专项素质组织进行,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水平的干预促进多局限于动员和测试,没有形成可持续性干预与促进的长效机制,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尚未能有效提升的因素之一。

积极树立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与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并重”的教学理念,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课的结构创新改革,将一次体育课的结构进行有效分段,如体育必修课实施“2+1”(60min运动技术课,30min体质与体能促进课),体育选修课实施“3+1”(2/3课时运动技术课,2/3课时体质与体能促进课),通过体育课堂结构的分段式改革,既提升运动技术课教与学的效率,顺应了《工作基本标准》中“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的基本要求,同时,也给课余体育锻炼与专项技能自主学习、体育俱乐部活动提供了学习与锻炼的空间(多数选项课学生课间技术学习时间过长,已呈现厌学倾向)。

4.2检测出勤的“坐标式”点名创新设计

点名制度是目前教学管理中出勤率检测的“常规技术”,体育课堂教学中课前、课中按点名册逐个点名的方式平均每轮耗时约3min,不仅费时,也影响教学效率。“坐标式”点名方式通常不足30s,而且可随时进行,时间省,效率高。其方式为:①第一次上课时,首先将学生按性别从高到低分别排成两排;②将男生从高到矮次序按D-C-B-A-B-C-D……“蛇形”依次排列;③男生排完后,女生也从高到矮次序按D-C-B-A-B-C-D……“蛇形”依次排列;④将所有学生按身高从高到矮排成A、B、C、D四组,男生在排头;⑤各排报数,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本人的一个“坐标点”,如A5,C8。每次集队进行出勤率检测时,每位到课学生都站在自己的“坐标点”上,缺勤学生就立即“一目了然”,如果在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在地面适当位置贴上第一排的1-12号“地贴”,就更加直观、便捷。

4.3利用“朋辈教育”实施课间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不单是体育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关系,还应包括课间学生相互之间学习与指导的“第三边”关系,即朋辈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可创设体育课堂教学中“一周体育新闻速递”、准备活动、整理活动、体育团队活动组织、竞赛分组与轮值裁判制度等载体,通过朋辈教育,实施课间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既提升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亦培养了学生表达、沟通、交往等职业综合素质。

4.4课外考勤纳入体育课评价体系的创新设计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制度,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并有考勤记载。为积极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相结合”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理念,需要将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纳入体育课的评价体系,比例以15%~20%为宜,既有利于激励经常参与运动的学生,也引导经常“宅”在寝室的学生走向操场、走向阳光、走向运动。

4.5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纳入学年体育综合测评的创新设计

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评价制度是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目前学生体质达标成绩与毕业管理尚未能充分挂钩的高职院校,多数学校呈现学校主动,学生被动的工作局面,通过实施学生体育综合测评(学生学年综合测评的组成部分),可以较好地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杠杆”和激励或制约作用。开设体育课年级(班级)的评分公式可设计为:

×10%±奖(惩)得分

对未开设体育课年级(班级)的评分公式课设计为:

体育综合测评得分=[健康标准成绩×50%+课外考勤得分×50%]×10%±奖(惩)得分

4.6体育课与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网上自助核算与查询系统开发与设计

一方面,学生体育课成绩与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核算工作多为教师单方面行为,并处于教学计划的“末端程序”,学生缺少完整信息的知晓权,也沦为被评价的对象,完全处于学业评价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学生对体育课成绩、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结果的查询需求,常常造成体育教师“应接不暇”。再一方面,因为学生们不清楚具体的评分标准或不宜直观性评分等原因,缺乏标准对照和自我激励,从而影响锻炼积极性。体育课与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网上自助核算与查询系统的开发,能即时使学生获取阶段性成绩,也便于学生通过网络自助核算系统进行即时性的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不断通过学习和锻炼提高水平。

5结论与建议

5.1课堂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载体,创新与发展是体育课程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和任务。

5.2基于目前高职体育基本保障力水平现状,积极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多类型多层次课程相契合”的整体“生态型”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5.3体育课堂创新的目的在于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体育素养,需要在生态型运行机制的构建基础上,通过体育课的结构、教法和评价体系等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具体创新付诸于实践,才能全面实现提质增效发展目标。

5.4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应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全员实施,方能取得最大改革效益。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体育素质发展与健康成才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和谐团队,积极作为,才能有效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生态设计与创新实践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Z].杭州:浙教高厅[2014]102号.

[2]互动百科·课堂教学.[oL]http://www.baike.com/wiki/课堂教学.

[3]翁惠根.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基础保障力调研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4(10).

[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Z].北京:教体艺[2014]102号.

·学校体育学·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of Ecological Design and Path

WENG Hui-gen

(Financial College of Zhejiang,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The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the main carrier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sitive to build “three class organic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multi-type multi-level course effective conjunc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ecological vision, put forwar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building and “the first class” quality, and the synergistic innovation path of design ideas and several case studies, aimed at the classroo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assroom teaching;ecological; innovation;design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3-0048-04

作者简介:翁惠根(1966-),男,浙江海盐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课程建设.

收稿日期:2015-02-11

猜你喜欢

高校创新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