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喜乐一半忧愁,财报负增长的京东怎么办?
2016-01-21不二
不二
增速放缓,亏损继续
前不久,京东发布了2015年Q3季度财报,净营收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交易总额达到1 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服务和其他项目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净亏损为5.3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0.1%。值得一提的是,Q3季度净收入较Q2季度的459亿元人民币出现小幅下滑,这也是京东成立后首次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不仅如此,不容忽视的细节是京东的交易总额增长几乎停滞,Q3季度只比Q2季度增长5亿元人民币。
京东财报首次出现负增长的现象,这并不是一件偶然事件,查阅京东的财务历史,可发现原来这家成立12年的电商巨头,虽从来没有盈利过,但净收入负增长还是头一次。同样,据相关媒体分析报道,京东持有的现金从2014年年中到2015年年中,已从350亿元人民币下降到了250亿元人民币,下降了29%。而应付账款从16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60亿元人民币,增加了60%,应付账款第一次超过持有现金。分析认为,电商物流竞争逼迫京东必须投入更多资金,才导致持有资金的减少和应付账款的增加。但无论如何,明眼人都能看到的是—京东的步伐愈发蹒跚。此外,Q3季度京东净亏损人民币5.3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仅0.1%,京东陷入增长乏力、持续亏损的泥潭,也就显而易见了。
京东经不起持久战?
出现财报负增长的原因逃不开市场整体和规模基数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京东自身和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苏宁等电商竞争的影响。
从京东本身研究,会发现京东已不是当年那个京东。当年的京东,靠着刘强东发起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发展起来。最早期的血洗电脑城,后来2012年涉足大家电,甚至全国招募5 000名价格情报员到苏宁和国美抄价格,针对性地打压价格。在疯狂的价格战下,京东掳获了大量用户。然而截至今天,京东在价格上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
另一方面,这么多年以来,刘强东在诸多场合强调过“巨资投入的物流才是京东核心竞争力”,并号称京东的“亚洲一号仓库”天下第一,可是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前几年,京东的物流服务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苏宁后起发力,以超越京东的巨额资本投入,在物流体验和速度上已经逐渐追上了京东,特别是京东提供部分商品下单后3小时送达的极速达服务,而苏宁依托门店仓优势,推出急速达而且承诺2小时送达。关键是,京东极速达收费49元人民币,而苏宁急速达则是全部免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财务上的压力,京东的急速达肯定应该选择“提速+免费”。可是,京东却选择了“提价”—京东发布声明:“2015年12月1日起, 极速达配送时效由3小时达提升至2小时达,同时将原配送费用由49元提高至99元。”
雪上加霜的是,京东之前一直以“真”自居,吐槽阿里的假货,然而2015年12月阿里集团与国家认监委达成战略合作,阿里成为首家打通认监委国家级数据库的电商平台,通过在数据层面的互通,阿里可以直接识别平台上3C产品的真伪,对于那些没有国家3C认证的产品将采取拦截、下架和禁止发布等处理。此次合作对阿里的3C业务发展将有重大影响,而这对于京东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物流成为自己的财务压力,但是产品价格和质量也拉不出太大差距,而本以为与腾讯的合作能给自己加持更多的用户流量,如今加持效果慢慢散去,在阿里、苏宁以及其他一些细分电商平台的冲击下,京东的好日子仿佛要到头了。
电商平台逐鹿中原,京东如何扭转乾坤?
在互联网这个江湖,所有事物都瞬息万变,所以如果京东不求变,上一秒还意气风发,下一秒就绝迹于互联网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么问题是,面对强大的阿里,准备充足的苏宁时,京东又该怎么办?
对京东而言,可以考虑合作和投资其他细分领域的电商平台。之前有不少媒体建议京东投资唯品会,这并不是空口无凭,女性市场现目前还不是京东的强项,要补足在这一块市场的劣势,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加上前不久唯品会的股价暴跌30%,这仿佛是京东入股唯品会的最好时机。另外,与腾讯旗下投资的美丽说等展开合作甚至合并,也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除此之外,京东还应该着重发展生鲜市场和农村电商市场。现目前,无论是生鲜电商市场还是农村电商市场,都没有寡头出现,甚至大家都在摸索期间。反观其他细分领域,诸如电子产品和化妆品之类的,已经鏖战多年,京东想从这些领域入手根本翻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所以拓展新领域也非常有必要。
这或许是京东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但无论如何,如果京东不求变,被苏宁超过是迟早的事儿。而如果京东能做出一些正确的调整措施,那么电商市场未来将还有更多的精彩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