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秋季家庭药箱 应定期整理

2016-01-21陆基宗

家庭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药箱糖浆外用

陆基宗

夏季气温高、光线强、湿度大,多种药品会“中暑”变质。夏季药品保管重点是防热、防潮、防光,谨防药品变质。有原包装的可原封不动地放置;零散的应立即装入干净的棕色玻璃瓶中,避光加盖密封,贴上瓶签,外用药贴红色瓶签,内服药用蓝色瓶签,便于区分。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病急救药、精神药品和安眠药等等)的瓶签上应写明药名、规格、用法和剂量等,严防老人和小孩误食酿成大祸!

高温会导致一些药片变色、胶丸粘在一起,有些名贵中药材易生虫、霉变等,这其实不是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高温、潮湿导致一些未过期的药品变质了。强光和高温特别易使药品变质,不但失效,而且产生毒性。特别是江南地区,在六、七月份潮湿闷热的黄梅天气里,空气高温高湿,更是药物变质的非常时期,不可麻痹大意!

家庭备药应定期清理、更换

家庭药箱里的药物不能无限期地长久存放,需要定期“新陈代谢”。长期不清理的家庭药箱,里面的药物可能会因时间长而出现种种质量变化,如变色、霉变、开裂、粘连等,影响药物的质量、产生毒素甚至完全失效。

许多人用药不看“有效期”,如使用“过期药”,则会因药物失效而引发更多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国家规定自2003年起,所有药物都必须标明明确的“有效期”,过了有效期的药品应弃之不用,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近几年药店回收过期药品,并给予一定奖励,此举也是敦促人们经常清理家庭药箱。

哪些药物可放入冰箱中的冷藏室保存

1.有的药品对热特别敏感,主要是生物制剂、活性成分和活菌制剂等,如乳酶生、胃蛋白酶,还有干扰素、活菌的微生态制剂和多种活菌疫苗等,按要求应放在2~15℃的低温处保存。夏季则要放在冰箱中冷藏。但千万不可冷冻,因冷冻会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使药效丧失。

2.注射剂,特别是胰岛素类、丙球和白蛋白等,炎炎夏日易变质、变性(即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致失效),故应放进冰箱在2~8℃下保存,避免受热和日光照射。但开封启用后的胰岛素保存要求相对较低,在室温22℃以下存放即可,5天内用完。

3.多种中药材,如常用的洋参片、灵芝或冬虫夏草等易长霉、虫蛀,在装瓶前应充分烘干或晒干,装瓶后密闭冷藏存放。

4.胶囊或胶丸类药品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漏油(即主药从外包的油丸中漏出),甚至整瓶粘在一起,并发出异味,应冷藏保存。

5.眼药水应冷藏保存,并特别注意澄明度和有无异物。检查方法是对光透视是否依然澄清,如有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和结晶等,说明眼药水已变质,应予丢弃。

6.中药制剂中,蜂蜜、红糖等是常见的添加剂,夏季更易潮解、发霉和生虫。用白蜡封住的药丸会在高温下裂开,不但药味易走失、易污染,且会变质,应冷藏保存。

7.栓剂的用药方式特殊,在37℃的人体温度下栓剂基质会被逐渐融化,释出主药而被吸收。炎夏酷暑中也容易发生质变,如出现酸败、颗粒干涸、稀薄、色变,或水油分离,甚至出现臭味,应冷藏保存。

8.避孕栓在室温较高时易变形,但仍可使用。如果变色说明发生化学反应,药效降低,影响避孕效果,故不可使用。

9.中药散剂大多由防潮蜡纸经机器分包密封,由于散剂中很多改善口味的添加剂(如糖分、吸湿剂和矫味剂等),高温高湿都可促发变质,因而散剂开封后最多只能存放7天。

10.多种外用药物,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外用药品,入夏后应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但不得“冷冻”,以防液体低温变质。

哪些药物不宜

在冰箱内贮存

夏日炎炎,有时气温高达38~40℃。许多人不分青红皂白,将家庭药品全部放入冰箱,自以为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药品并不是都适合低温储存。如糖浆、外用的乳膏如入冰箱,会影响其均匀性和疗效,甚至冻结而失效。该类药只要放在室内阴凉处即可。

1.片剂:这些药品一般都怕潮,因此包装里常附有干燥剂,开启包装后不要随意将它丢弃。每天取药后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不同药品要分开(分瓶、分袋)盛放,以免“混味”而影响疗效。

2.液体制剂:如止咳糖浆、哮喘用药、解热镇痛溶液或感冒糖浆等。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会因药物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细微结晶,糖浆中的糖分也容易析出结晶,影响疗效,故应在室温下保存,尽快用完。

3.乳膏剂类:因为外用的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与主药的分层、甚至析出,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故一般也是在室温中存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药箱糖浆外用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糖槭树——流糖浆的树
牛奶盒小药箱
来来来,看看古时药箱里装了什么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枇杷糖浆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药合剂外用治疗Ⅲ期与Ⅳ期褥疮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