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教师基本能力评价指标刍议——基于三级指标角度

2016-01-21杨睿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科指标体系转型

杨睿宇,马 箫

(1.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2.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教师基本能力评价指标刍议
——基于三级指标角度

杨睿宇1,马箫2

(1.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2.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通过对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分类评价,着重以三级指标来评价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能力要求,以期对应用技术大学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评价指标

作者简介:杨睿宇(1982- ),男,四川自贡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马箫(1984-),男,陕西咸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6-0099-04

收稿日期:2015-07-10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YBJY168);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308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4224)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地方本科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转型发展,专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许多高校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做出的必然选择。[1]打造符合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地方现实情况的应用技术大学,就需建设一支思想道德水平高、专业理论水平好、生产实践能力强,既能上好理论课,又能参与现场实践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科研、职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实际上给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的教师评价指标,通过指标引导教师的发展和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一、师资队伍转型发展是适应新常态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是在原来的办学模式、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基础上转型升级,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也会随之改变。在这样的新背景下,作为高校发展关键因素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要不断发展,与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相适应和匹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并不是单纯让学校做职业教育升级版,而是要通过学校主动去发现社会需要,了解如何更接地气地培养学生,通过学校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能在生产一线和现场工作,并能解决技术难题的人。但这些都需要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求变,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也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进行教师评价的分类管理是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为了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海量需求。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能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善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此,教师也就要求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技术型高校只需要工科或实践的人才。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除了具备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有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法律管理知识、人文修养艺术情操,这类型的高校也需要有非工科的教师,对于这种类型教师不能单纯以一个指标评价标准就可以对他们进行统一考核,而是在教师评价上也要倡导分类管理,通过构建符合教师情况的分类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为导向,引导教师转型发展。

现在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是2000年开始升本的学校,这部分学校很多是以前的“高师专”,即大多数是专科升本、师范学校升本,学校的教师队伍有自身的特点和不足。转型发展需要结合实情,统统让老师转型或者完全排斥一些老师,这是不可能也不合理的,只有通过分类指导、分类评价,也可以先行先试,或者同步进行,根据老师特点划分为工科或者非工科,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工科类教师分类指导,通过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尝试性设计一些指标,逐步引导教师进行转型发展。

三、从基本能力评价开始构建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是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少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基础薄弱、师资结构问题突出、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地方(企业、行业)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没有必要走传统大学发展之路,也难以跟进老牌大学学术追求的步伐。因此,必须在主动、深入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合理定位,赢得并拓展学校自身的发展空间[2]。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转型是许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首要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转型发展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校要对老师做好指引,需要通过相应的评价机制,笔者参考众多研究成果,吸收各类观点,着重从应用技术大学工科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出发,既不照搬国外的评价标准,也不墨守我们已有的标准,根据我们的国情和地方高校的现状,设计出了评价工科类教师的基本能力标准(建议稿),见表1。

该指标主要以评价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等为基本原则,共有四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三十一个三级指标,以一个合格的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教师的基本评价为出发点,评价老师是否具备本科层次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本基本评价指标主要倾向于打造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型队伍”,尽管对“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认识还不统一,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双师型”教师既要有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又要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3]。

(一)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不管是工科或非工科教师,不论是在哪种类型的高校,任何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德。每一个教师都要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党爱国,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应热爱教师这份工作,对待教书育人有很高的热情,不能仅仅是把上课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而是要充分理解育人的本质。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能够把自己所学倾力付出,同时还应该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态。高校老师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他们面临家庭、社会、工作、学术等多种压力,没有好的心态和抗压能力,是不能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工科教师还需要有现场实践经验和能力,有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等良好的思想素质。

(二)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应拥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现场自我工程实践能力

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的工科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还应该熟悉自己所在领域的理论知识,了解专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清楚自己专业如何和社会需求对接,能够熟练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大学对工科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格外高。德国、芬兰的应用科技大学通常要求“双师型”教师具有三年以上的现场工作经验。结合我国的实情,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多都没有现场的生产实践经验,大规模直接聘请企业工作的人员也不符合现状,所以本指标体系特别指出应用技术大学工科教师经验实行累计制,即除了从企业聘请的教师外,若是从学校毕业直接成为教师的可以通过日常、寒暑假,在几年时间内累计在企业工作两年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资格。同时也不能只关注企业来源教师的实践经历,还得要考虑具备实践经历的企业来源教师是否具备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从而指导学生的能力。

(三)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应具备指导学生专业和实践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是对应用技术大学工科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能有效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现场实践结合起来。在我国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学校的人才培养将逐步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如何解决“社会需求”与“围绕社会问题组织课程”之间的矛盾将成为课程组织形式改革的主战场[4]。一方面老师要有备课、设计教案等课前准备能力,同时上课时能深入浅出为学生做好讲解,能够合理地利用相关教学资源,用新的方式教学。教师要能够针对自己授课对象的大致情况给他们做出学习安排,并能及时对学生的上课状况、接受知识情况通过作业、考试、日常交流等做出回馈反应,结合学校的评价系统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指标体系特别提出要能有将实践情况通过理论输出给学生的能力,这也是对应用技术大学工科教师的能力要求。

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工科类教师还需要通过自己的现场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在实训基地实践,具备带领学生去企业现场实习指导的能力,能结合现场情况给同学做好安全教育,能带领学生参与相关应用项目,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表1 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教师基本能力评价指标(建议稿)

(四)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应具备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指导他人的能力,还要有自我提升的能力。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本身就应该与实践相联系,生产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如果老师不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随时掌握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就不能胜任应用型学生的教育工作。应用技术大学的工科教师不仅要能够专注于自身的专业发展,还要帮助其他教师或者科研团队进步,也要将自身理论和实践知识融合起来,并能够对于自己日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不断分析、评估和改进,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引导教育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技巧作出调整。

四、应用技术大学工科类教师基本能力评价指标的实际运用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表1的基本能力评级指标主要是针对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后要成为专业实践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象。应用技术大学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基本能力评价指标是对老师的综合考量,本能力评级指标着重从德、能、勤、绩进行考虑,对于指标没有进一步设置观测点,是考虑到应用技术大学多为地方本科高校,高校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开展的教师评价工作,选择不同的评价制度,筛选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5],从而使整个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为了方便操作,高校可根据评价指标,结合学校自己的情况设计相应的观测点进行考核。

五、其他说明

(一)教师类型的分类说明

本指标主要是对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的指标评价体系基本能力评价进行阐述,在此指标体系下可以根据相关情况设计具体评分细则,评价方式还有自评、他评、同行评价等多种组成,教师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着重探讨的是针对工科类老师的基本能力评价可行度。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评价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衡量综合评价,之所以要对教师进行工科、文科、经管等分类,是因为面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对于他们的应用型要求是截然不同的,细分指标是杜绝出现不适合不同类型老师的具体情况,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工科类老师的评价,对于文管类老师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今后的研究拓展方向。

(二)配套政策的重要性

应用技术大学在做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做好相关的政策配套,做好教师的基本能力评价实际上也是一个转变观念的过程,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套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起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机制,才能使教师基本能力评价工作收到实效。

在制订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变革情况,不能把评价机制独立于其他综合政策之外,在实际评价教师的能力时,其他诸如职称晋升、绩效工资、职业生涯发展等都应该作为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综合配套考虑在内。

(三)加强对指标体系的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也是在研究中实践,实践中不断提升,应该与教育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相关智库、主管部门加强交流,并可以尝试分工做好部分专题的研究,教师评价和教师成长应该作为一个重点研究,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共同提升。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尝试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优势强、试点积极性高的地方本科高校先行试点,通过政策配套,广泛动员企业参与其中,可以选择部分专业的教师尝试采取新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方式,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和调整,最终得出合适的考评指标体系,确保制订的评价指标能够形成标杆,形成辐射,适用于新常态下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为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应用技术大学相关标准贡献力量。

六、结语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特色应用大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是关键。做好教师的转型既能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又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高校的基本能力评价指标,积极探索适应新常态、新形势下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又能指引好教师发展,为教师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转”的目的,最终构建起适应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实现地方高校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6-20.

[2]严欣平,陈显明.深化改革 走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4(Z2):58-60.

[3]李娟,肖志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5):75-77.

[4]牟延林.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进程中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9):84-91.

[5]谢博.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2010.

[责任编辑石悦]

Evaluation index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basic ability in applied technic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ree-level indicatorsby YANG Rui-yu, MA XiaoP.99

The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is to adapt to the new needs of China’s economic upgrading, transforming into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 Thus, these universities need build a teacher team with high moral level,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deep level of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excellent practice ability, being good at teach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urses. So a more suitable evaluation for teachers is needed to guide them.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s i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vice about three-level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engineering teacher’s basic abilities in these universities, hoping that it can be helpful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engineeri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猜你喜欢

工科指标体系转型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