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
2016-01-21尹博林
尹博林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现有人口872万,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彝族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但主要以“诺苏泼”(彝语,意为“主体的族群”或者“尚黑的族群”)作为自称。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音乐舞蹈、文学艺术以及生活习俗。
服饰。 彝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总的来说,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服饰的民族特点相当显著,而其他彝族地区虽也有一定的特点,但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周边影响。彝族服饰原料多系自织的麻布,也有外地输入或自织的棉布。
大小凉山的彝族男子以不蓄须为美。男女都穿右开襟窄袖贴身上衣,袖口、领口、襟边都镶有花边。男下装的裤脚以大小分为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三种。彝族无论男女老幼,经常身披羊毛毡的批衫(瓦拉),一般长度刚刚过膝,无论春夏秋冬,“瓦拉”基本不离身,白天用以遮风雨,夜间用以作被盖。大小凉山的彝族妇女多用丈余青色或蓝色窄布卷成扁卷或叠成瓦状覆于头顶,再以发辫缠绕,发中有时还会夹带假发,或外缠青布,以特别粗大为美。年轻女子则加蓝布尺许覆盖于发上,表示尚未出嫁。老年妇女则戴青布缝成的平顶六角帽。
彝族装饰品有项链、手镯、戒指、耳环等,以银器为主。大小凉山彝族男子也戴手镯、戒指、耳环,唯耳环只穿左耳。
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一般多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有关这个古老节日的来源,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传说。又因彝族分布较广,各地火把节的仪式和内容各地不尽一致,云南巍山的彝族,届时每户人家都要在门口竖起一个小火把,村村寨寨还要在广场上竖起一个大火把,到夜晚火把熊熊燃烧,并用松脂撒在火把上,发出耀眼的火花,也含有消灾祝福之意。
除全体彝族共度的火把节外,各地还有一些地区性的传统节日,如大理地区彝族的“拜本主会”,云南弥勒西山彝族的“密枝节”等等。
传统乐器与舞蹈。 彝族人民创造了多种多样独特精制的民族乐器,以表现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传统乐器比较常见的有横笛、马布、唢呐、三弦等,此外还有用管类制作而成的吹奏乐器巴乌、闷笛。
云南彝区的传统歌舞极为突出,歌舞品种类型多种多样,性格粗犷、刚健优美,情绪热烈豪放、韵味无穷。参与的人数也有由几人、数十人乃至数百人不等。主要分为几个种类:1、打歌,流行于大理地区的“南涧打歌”“巍山打歌”;2、跳乐,流行于石林、弥勒等彝族地区的“大三弦歌舞”“阿细跳月”;3、迭脚,流行于楚雄地区的“迭脚舞”“左脚舞”;4、烟盒舞,流行于红河彝族地区,手持烟盒边弹边跳。
工艺美术。 彝族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主要有:漆器、金属用具和饰物、面具、编织、布贴、刺绣等。
漆器:彝族漆器以大小凉山和禄劝等地区的较为出名。相传,彝族的漆器技术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漆器按用途可分为酒器、餐具、兵器、马具、毕摩用具等五大类。漆器的漆料为过滤过的尘土漆,颜色一般为生漆与朱砂、石黄、锅烟调和而成的红、黄、黑三色。纹饰制作大致有漆彩绘、雕刻、镶嵌和堆漆四种。
刺绣:彝族传统刺绣文化很发达也很有特点,到了现代,彝族刺绣文化,仍保持浓厚的地区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形式及图纹包括符号象形字刺绣、文化刺绣、历史刺绣、各种图腾刺绣等。
农业生产。 彝族人口中的大多数居住于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少数聚居或与汉族等民族杂居于坝区。由于生存的地理条件有差异,自然资源不尽相同,农业生产有地区差别。呈现立体农业结构,即从云南红河州河谷、坝区到楚雄州的山区,再到大小凉山的高寒山区。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彝族先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如今各地彝族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生产经验,绝大多数都是世代流传下来的。云南禄劝一带的彝族农民,能从观察蚊虫活动情况中,找到打井的最好位置;滇南石屏等地的彝人有看物象栽种的习俗,春暖花开时节,当地老农会催促众人整田撒秧,认为“花蕾撒秧得宝,花盛撒秧正好,花谢撒秧成草”;四川凉山的彝族人民,当听到布谷鸟鸣叫或者树木长出的嫩芽能包住一颗种子时,就知道下种季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