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生”郑愁予:人类是过客,乡愁乃诗胆
2016-01-20荆棘
荆棘
出生于济南大明湖畔的台湾现代派代表诗人郑愁予,最近在海南岛参加2015两岸诗会并获颁“桂冠诗人”奖。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写于1954年的《错误》,传颂逾半世纪,因其大时代战争年月的归人与闺中人等待的情怀,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
在郑愁予等作家的笔下,乡愁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沧桑感的乡愁是单薄的,没有空间、时间、文化、命运共同参与的乡愁是苍白的。
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写于1954年的《错误》,传颂逾半世纪,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历年来被海内外收入教科书与参考书。此诗写的是大时代战争年月,小城中路过的归人与闺中人等待的情怀,寓意深刻。
“这首诗我写了很多年,写的是记忆里漂泊的心酸意向。它有很多版本,16岁我在衡阳出版第一本诗集,就包括了这首诗,当时它的语言不是这个样子,之后为了内容,又创造了新的形式。”
“命运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很深的乡愁。”?从小母亲就教郑愁予背诵诗词,乡愁的诗意伴随他一生。1937年秋,在古都金陵生活的郑愁予一家被淞沪战火惊扰,在“南京大屠杀”前两个月北归中原了。“那年我5岁,还记得走前去过栖霞山,枫叶红了。回到故乡河北,一进村看到一树红叶,我以为也是枫,家人说那是柿树红。”于是, “走过江南”“两树红叶”成了诗人最初的乡愁。
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 1948年冬天,随父母历经抗战、内战颠沛回到金陵的郑愁予,随二伯父的儿子去了莫愁湖。“莫愁湖里种满荷花,冬天里的荷呈枯黄,很苍凉,就像那时国民政府的战局一样了,也像老百姓心中的凄惶。那种家家户户黯然的景象,我都记在心里面。”
郑愁予是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达达的马蹄,那是童年逃难时忘不掉的声音。而父亲总在远方,母亲和他一直等待这个‘归人。”
诗人如今这样解读“乡愁”:“乡愁,其实是宇宙性的。在我的诗里头,意象相当多的是‘流星‘星空。流星、陨星、陨石,它们从天空划过,落在大地上了,这个引起乡愁。人类的生命,就像所有生命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刹那之间就过去了,都是‘过客。那为什么叫‘归人,不叫‘归动物‘归生物呢?因为人是不同的,活过一次,对生活过的地方许多的回忆、眷恋等等。所以说‘过客和‘归人这个之间引出最多的感触,用歌的形式,把它写出来的,那就是诗人。”
“我的小名叫济发”:
乡愁止于此,生活始于斯
郑愁予在不同的场合谈到过自己的名字。
他1933年出生在济南一个职业军人世家,出生不久父亲就随部队出发了,为了记住这次从济南出征的离别,父亲给他取了个“济发”的小名。从济南出发,一家人在抗日战争的烽烟中颠沛流离,所以他小时候很不喜欢“济发”这个小名。
“济南的济,就是济水,成就了一座名城泉城。我以前不喜欢我的小名济发,现在不仅喜欢,而且深爱,遗憾的是现在没有人叫我的小名了,我的小名叫济发。”
十几岁时读屈原《九歌·湘夫人》里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愁予”打动取来做了笔名。后来在司马相如的诗、辛弃疾词里都读到这个意念,特别是辛弃疾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如今,他终于懂得这个“愁”原来是诗胆。因为诗人总要表现对时间的无奈,与西方常常用“死亡”和“爱情”来表现“时间没有了”不同,我们的汉诗是用风花雪月的无常,表现对时间的无奈,恰就是这么个“愁”字。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跟随父亲举家赴台后,郑愁予曾说他的创作是受中国传统的任侠精神和人生的“无常观”影响。这种无常观隐现绵延于其半世纪以来的诗作中。一般说“无常”可能以为是消极情绪,但郑愁予解释:“正因感悟人生无常,而衍生悲悯心和任侠情怀。”
“人是万物之灵,诗人更要有性灵。”在郑愁予看来,“性灵”的最高境界是崇仁念,他说,中国传统诗词有儒家济世、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就是要把“仁”这个意念,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受到感应、启示和共鸣。“这是诗人的责任。”
西方人说诗表现的只有一样东西,这是郑愁予1968年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参与“国际写作计划”体会到的,那就是人类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状况。他当时写的《矿工》正是应了这句话,诗的第一行写的是:“当你生下来,上帝在你手上画了个十字。”
老师说这首诗是人道主义的。他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之所以会写这个题材,是因为当时见到矿工的小孩,一放学就在矿口玩,郑愁予就问他们:“你们怎么在这边玩,那边不是有秋千、滑梯吗?”“我们等爸爸出来。”
“所有的诗人实际上都是左派,都是同情弱小。”郑愁予强调说,“很多人写诗常常表现的是自己的私密,这就违背了性灵的作用。”郑愁予说,这样的作品即使文字非常巧妙,但却让人难以亲近。”
郑愁予是性情中人,深具知识分子襟怀,他曾于2003年赋诗相赠台湾著名作曲家、歌手罗大佑,事缘罗大佑因不满美国特使访台时建议台湾应派兵赴伊拉克助战,愤而在演唱会中怒撕自己的美国护照。这种保护民族尊严的良知与正义感,郑愁予深为欣赏,因而赋长诗相赠,题为《你的真爱,来自生就的台湾良心》。
台湾乡愁文化:“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瓦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精神滋养文化的年代。大陆文化人流沙河主编的《台湾诗人十二家》,收录了郑愁予、余光中、商禽、痖弦、杨牧等人的诗歌 ,一批诗人都是读着这些台湾诗歌或朦胧诗,开始诗歌写作的。
就整个中国的历史变迁而言,台湾一直处在特殊的境遇中。尤其是在西风东渐以来,不仅有多次被殖民的屈辱,而且有长期脱离母体的悲哀。独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乡愁”这一命题在当代的表现,从台湾文学中去寻找是最恰当而精准不过了。
诗人余光中在《从母亲到外遇》一文中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瓦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
而另一位女诗人席慕容,以女性的视觉与笔触去回望怀念她的故乡,写出了最为“个人化”也是最感性细腻的“乡愁”。白先勇的小说,则带着对历史、命运、生命沧桑的喟叹写出了人生的无常与“乡愁”的多个侧面。
在奠定了白先勇于当代华文文学地位的小说集《台北人》中,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从大陆到台湾的各色人物,从红交际花,退伍的老兵到知识分子,舞女……写尽了无常的命运,人世的漂泊与沧桑。
“乡愁”并不能涵盖这些作品的主题与思想内涵。但是,如果把“乡愁”的定义进一步扩大,把对逝去的时光与生活,对代表着青春、荣耀、爱情、希望、人世繁华的过往的感叹与愁绪看作是一种乡愁的话,那么这样的“乡愁”,同时又带着对命运、时间与死亡的永恒思考。
白先勇在《蓦然回首》曾道出当初写作台北人的初衷:“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
大多数的艺术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都是对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与时光的一种无奈的挽留。在郑愁予的笔下,乡愁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年海外生涯,身份感对郑愁予而言就是一种乡愁。
“以前的乡愁,指的是农业社会时,回去看亲戚、土地的感情。对现代人而言,这种乡愁非常抽象,我以前看《黄土地》,非常感动,但这并不等于我就要回到黄土地,继续过以前那样的生活,所以说这种乡愁是人类一种“不忘本”的精神状态。”
乡愁的精神内涵就在于文化上,没有了文化的庇佑,乡愁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82岁的郑愁予,一生行过了长江,漂过了西江,渡过了海峡,飞过了大洋,在美国耶鲁大学教书十多年,如今在金门大学研究闽南文化。
“最喜欢自己的一张背影照:我背着黄背包,面对着个帷幕,帷幕里隐约可以看到个马槽,就是耶稣基督降生的那个马槽。在那样一个地方,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站在我背后照了相,照完了以后他把这个相片给了我,我非常珍视这个照片,我想背包里面就是我的乡愁。”
“我现在说,我的乡愁就在我的背包里,到哪里我都背着它,包括我的文化认同,也被我装在了背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