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为例
2016-01-20王良桂陈继阳
严 军 王良桂 陈继阳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为例
严军王良桂陈继阳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210037)
摘要:针对现行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等问题,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对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首先,从确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计划、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3个方面,构建“1”个实践教学体系。其次,建设“2”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建设以实验为主、实践为辅的校内实践平台,以及以产学研实训基地形式为主的多类型相结合的校外企业实践平台。最后,实施“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Course)中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训(Studio)中的实践教学、学位论文(Thesis)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特别是强调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注重与国际接轨,学位论文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教学要落实学位论文指导的双导师制。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专业硕士;风景园林;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对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的实际工作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直线上升。2009年3月11日,教育部决定在2009年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指标5万个,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1]。2010年,教育部又进一步扩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范围和规模。
一、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大幅扩张,专业硕士的实践教学模式仍沿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的弊端正日益凸显,由此导致了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存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急待改革和创新。
专业硕士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硕士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的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三大环节,其中专业实践环节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3]。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是与任职资格联系紧密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风景园林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招收对象多为风景园林、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因此,开展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具有现实的意义。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4]。其涉及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生态、观赏园艺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主要研究方向领域包括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园林植物应用、园林建筑以及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等。因此,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具有应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我国的城乡园林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等领域。这就要求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以行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适应行业需要为最终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对行业的敏感度,从而为风景园林相关领域培养具有系统的园林学科知识以及国际化视野、乡土化行动能力、现代化思维的专门人才。
南京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学院是我国南方地区高校成立的第一个风景园林学院,是我国风景园林研究生最主要的培养基地之一。南京林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至今共招收学生约450人。由于所招收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普遍存在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的问题,所以探索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构建与相关主干课程配合的、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当今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为了更好地实现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南京林业大学对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了更加适合于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生源特点的“1+2+3”实践教学模式。
鉴于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南京林业大学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程实施嵌入式“1+2+3”实践教学模式,即“一体系、二平台、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详见图1),具体包括“1”个实践教学体系,“2”个校内校外实践平台,“3”个实践教学层次——课程(Course)中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训(Studio)中的实践教学、学位论文(Thesis)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简称CST)。
图1 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体系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核心,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平台(即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产学研实践基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把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程;特别是与校外相关单位合作,对加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总结,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高层次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提供了借鉴经验。
(一)构建“1”个实践教学体系
1.确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计划
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较风景园林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针对所招收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存在的缺乏风景园林方面的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对风景园林实际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施工等的操作程序和基本要求了解甚少、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风景园林实践相结合等问题,南京林业大学遵循适用性原则对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加强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突出了对新型风景园林高层次专业人才5大特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国际化的视野和竞争观、扎实的园林专业技能、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创新务实的管理技能)的塑造。
在南京林业大学原有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大约仅占四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南京林业大学从改革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内容入手,确定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计划。一方面,提高了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开设“风景园林综合实训Studio”课程,并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的实践项目,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与实际相结合,要有明确的风景园林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要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2.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教育发展与改革全局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5],也是高校建设的根本以及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6]。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优秀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是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和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因此,根据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课程的特点,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从以下2个方面加强了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重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近2年来,风景园林学院先后派出近30人次出国进修、开展合作科研和科研考察等,同时鼓励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目前风景园林学院有教授、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4名;在风景园林学院专任教师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有52人,占教师总数的96%以上。另一方面,为了切实体现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学体系的实践特色,风景园林学院对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整合,聘请众多优秀的园林企业家以及富有产学研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和专职指导教师,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授课或开办讲座,以及指导学位论文。
3.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
实践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的综合性训练环节[7]。一个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还应包括多维度的实践教学。因此,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加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构建和利用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多维度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实践基地建设、网络资源建设和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等3个方面。除了充分利用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校外的16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之外,风景园林学院还非常注重相关网络资源的建设,如专门开发了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研究生信息交流系统,使学生能够通过与同学、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交流与合作得到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同时,风景园林学院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了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
(二)建设“2”个实践教学平台
南京林业大学紧密围绕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校内实践平台和依托相关设计单位的校外实践平台,使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得以贯通。风景园林学院依托多个重点实验室以及其他相关实验室,以研究所和导师工作室的方式,建立了以实验为主、实践为辅的校内实践平台;并以校外的相关企业为依托,以产学研实训基地的方式,构建了多类型相结合的校外实践平台。与此同时,为了使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得以贯通,风景园林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校内外两大实践平台的融合。一方面,风景园林学院聘请参与产学研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设计单位的骨干专业人才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对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派遣学院的专业教师进入产学研合作的设计单位参与工程实践,以提高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实施“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通过将实践教学全程嵌入各类教学环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层次分明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详见图2)。
1.第一层次——“C”层次:课程(Course)中的实践教学
图2 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CST”3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1)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开展案例教学。一方面,教师通过搜集国内外优秀的相关案例和案例使用说明以及自编案例等,丰富了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教学案例库。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而且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案例讨论、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并鼓励学生现身说法,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加强师生互动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能够积极参加教学互动,如参加模拟竞标、进行设计方案汇报、主讲专题报告等,从而通过教学角色的变换充分激发学生自由辩论的潜力,进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注重与国际接轨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注重对国外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办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材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自己现行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进行不断调整,设置符合时代需求的选修课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培养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独立思考的能力。
2.第二层次——“S”层次:综合实训(Studio)中的实践教学
目前,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以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经历的问题。为了加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南京林业大学在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增加了“风景园林综合实训Studio”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风景园林相关实际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全方位地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南京林业大学还与相关设计公司、设计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与这些校外单位共建实践、实验基地,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3.第三层次——“T”层次:学位论文(Thesis)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教学
(1)结合学位论文开展实践教学
南京林业大学要求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在进行学位论文选题时,要针对当前风景园林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选择具有明确的风景园林背景和应用价值的题目;在开题时,要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要与“风景园林综合实训Studio”以及其他相关实践相结合;在答辩时,要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落实学位论文指导的双导师制
为了提高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南京林业大学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论文评价机制的同时,大力推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指导的双导师制,聘请相关合作单位中富有产学研经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副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指导其学位论文的完成,以确保其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完成过程与风景园林行业的实际发展紧密结合。
三、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南京林业大学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特色和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特点开展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风景园林高层次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所培养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质量明显提高,先后有3篇学生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8篇被评为全国风景园林硕士学位优秀论文;同时,有上百名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中国科学院、规划设计院等重要部门任职,或进入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深造。此外,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还荣获梁希优秀学子奖1项,有46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所参加的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及国际奖项的数量也由2007年以前的年均2~3项跃升为近年来的年均20~30项。
南京林业大学实施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科学合理地调节了学生与同学、教师、实践单位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风景园林专业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从而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了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资助项目:江苏省2012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渐进式开放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ZZ12_04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2009-03-26)[2015-03-11].http://gs.xj-tu.edu.cn/zhaos./data/20090326155602739.html.
[2]杨院.由专业学位硕士扩招引发的思考[J].中国考试,2009(12):57-61.
[3]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4]李俊英,王刚,金煜,等.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2):4-6.
[5]王辉.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3):81-84.
[6]李虹.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发展旅游教育的必由之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6):47-49.
[7]卢胜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3):17-18.
(责任编辑柳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