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耕地地力评价为主综合多种因素布局广德县种植业结构
2016-01-20朱帮忠
朱帮忠
摘 要:广德县在分析耕地地力评价为主并综合多种因素全面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南部低山、北部丘陵、盆缘岗地、广德盆地4个类型区进行种植业生产布局,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适应市场实施品质战略,实现由山区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地力评价;结构调整;广德县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1-04-04
1 概述
近年来,广德县大力加强农田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耕地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并综合多种因素能力,科学全面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主动适应市场,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充分利用地处“三省八县”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进程,争当承接苏、浙、沪农业产业转移“排头兵”。广德县国土总面积2 165km2,是山区农业大县。独特的地貌特点决定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多元化格局,水稻、油菜、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西瓜、吊瓜、草莓、葡萄、蔬菜等经济作物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且品种多,布局及茬口复杂。板栗作为本地特色经济作物广泛分布于全县低山、丘陵、岗地。
广德县的土壤质地级差较大,从砂土到粘土均有分布。且不同质地的土壤,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与地形地貌格局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近30a,如今,我县农村经营管理体制、耕作制度、种植结构、作物品种、产量水平、农药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耕地质量和土壤地力状况也有很大改变。因此,以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为平台,通过此专题分析报告,为广德县今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资源合理配置、耕地资源保护与建设、优质农产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评价方法
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和《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的要求,组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以摸清本区域内耕地地力和作物布局状况,研究分析不同耕地类型土壤地力演变规律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确立广德县种植业发展方向和种植业生产区划。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要求,我们在充分利用野外调查资料和土壤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调研。除认真分析了全县4 026户农户调查资料外,还专门走访了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村组干部、种田大户等,收集了解各地作物种植和土壤地力变化情况,将全县农业生产情况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摸排整理。
参入本次专题分析的基本资料有:广德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广德县2006-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料、广德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广德县农业统计年报等。感谢宣城市土肥站给予了具体指导。
3 评价结果
3.1 种植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3.1.1 种植业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在我县实施后,广德县作为山区农业大县,种植业生产基本完成了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在充分利用毗邻苏、浙、沪的区位优势,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稳定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德县是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08年、2010年又2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据2015年广德县农业统计年报,全县耕地面积约75万hm2,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约0.15hm2。农作物播种面积8.21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3.8万hm2(水稻2.8万hm2,小麦1万hm2),油料作物(油菜)播种面积1万hm2左右,经济作物(西瓜、吊瓜、蔬菜、草莓、葡萄等)播种面积0.4万hm2,果树栽种面积1.87万hm2(板栗1.67万hm2,其它0.2万hm2),花卉苗木面积0.2万hm2。目前,广德县主要种植制度为稻—麦、稻—油、瓜—稻等。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粮油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农业生产已由过去的单一粮油生产,逐步发展成粮油、瓜果、苗木、花卉、蔬菜等并举的结构模式,设施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初步形成,涌现出如潘村草莓、下寺蜜枣、四合蚕桑、凤桥板栗、卢村吊瓜、东亭紫竹、誓节蔬菜、五合茶叶、清溪苗木等一批“一村一品”结构调整示范村和箐箐生态、白杨生态、润华生态、援农高科、天生粮油、新龙油脂、三兄弟薯业、广益食品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园区。
3.1.2 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薄弱。经过多年努力,我县标准化农田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但农田水利设施和耕作条件仍比较落后,加上独特的“盆地式”地形特点和较为靠近沿海,易涝易旱,易受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粗放经营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广德县县域经济位列全省前列,人们“重工轻农,重商轻农”思想根深蒂固,加之近年来农用物资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价格始终偏低,种植业效益低下,导致涉农投入增速不快,经营管理粗放,部分山区乡镇甚至出现抛荒田、冬闲田。
(3)农田生态环境面临威胁。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时,人口增长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也急剧增加,而城乡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部分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广德县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畜禽粪便有利于我县土壤有机质的提升,但也存在未经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的现象。农民滥施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仍然存在,极易造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面源污染。
(4)种植业布局不尽合理。通过多项农业项目的实施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我县种植业布局逐渐趋向合理,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意识决定了农民“跟风”种植的思想无法遏制,往往形成一拥而上,盲目跟风的局面,加上农产品加工、销售渠道不畅,从而出现局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力差等情况。
(5)农产品加工能力稍显不足。目前,广德县拥有家乐米业、天生粮油、新龙油脂、三兄弟薯业、广益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能力已今非昔比,但总体水平与日新月异的种植业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加工能力不足,产品档次不高,销售渠道不畅,市场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广德农业迈上新台阶的瓶颈。
(6)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城乡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老人和妇女已逐渐过渡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弱、小农意识强、耕作观念落后、接受新技术能力差等诸多不利因素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2 耕地质量状况 本次耕地地力调查,结合广德县地形地貌特点和养分含量情况,将全县耕地划分为:南部低山区(绝对高度500~1 000m,相对高度>200m),主要分布在本县南部的马鞍山—太山—棉花山一带,由震旦纪的硅质岩类以及白垩纪燕山运动阶段的花岗岩类所组成;北部丘陵区(绝对高度<500m,相对高度<200m),位于我县北部的邱村、新杭等乡镇,本地区主要岩层有震旦纪的泥质岩类,白垩纪的紫色砂岩和第四纪红土等物质组成;盆缘岗地区(绝对高度<100m,相对高度<50m),主要位于我县桃州、誓节、邱村、新杭等乡镇的部分地区,主要是白垩纪的紫色砂岩以及覆盖着第四纪网纹红土;广德盆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德县城周围,盆缘围绕着丘陵、低山,主要是近代山河冲积物,是我县粮油作物的高产种植区域。分别对其耕地地力进行评价。采用累积曲线法进行等级划分,共划分为5个耕地地力等级。
3.2.1 耕地地力等级面积统计 利用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外部属性数据库进行操作,检索统计耕地各等级的面积及图幅总面积。评价结果表明,广德县一级地0.5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3%;二级地3.39万hm2,占45.2%;三级地2.82万hm2,占37.6%;四级地0.58万hm2,占7.8%;五级地0.16万hm2,占2.1%。
表1 广德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面积
[地力等级\&面积(万hm2)\&占总面积比(%)\&一级\&0.55\&7.3\&二级\&3.39\&45.2\&三级\&2.82\&37.6\&四级\&0.58\&7.8\&五级\&0.16\&2.1\&]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德县耕地地力等级在三级以上的6.76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0.1%。表明耕地质量总体情况良好。
3.2.2 耕地地力空间分布 由耕地地力等级分级图中可以看出,一级地、二级地主要分布在广德县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势平坦,水利设施相对良好,灌溉排涝能力较强,其利用类型多为灌溉水田,并且农民的耕作、施肥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土壤各类养分含量丰富;三级地在新杭、邱村和桃州三镇交界处及东亭乡、誓节镇分布较多,该地区地势平坦,灌溉条件等也相对较好,影响耕地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养分含量有缺失,特别是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较缺乏;四级地、五级地主要分布在卢村、四合、柏垫、杨滩等乡镇的山地、丘陵地区,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以望天田居多,且土壤缺素症状相对严重。
4 结果分析
4.1 种植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根据广德县耕地质量状况,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全县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高产为前提,充分发挥我县农业的特色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生产结构,逐步建立总量适合、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的种植业体系,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把广德县建设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区域性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基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作物布局,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实现由山区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角色转换。
4.2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面向市场,突出优势;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形成规模,独具特色;种植、加工、贸易全方位协调发展。依据各类型区位置优势和养分状况,因地制宜规划作物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防止区域间的过度重复;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倡导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4.3 种植业生产布局 广德县地处皖东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地貌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盛产水稻、油菜、小麦、茶叶、毛竹、板栗等。按照区域化、优质化发展思路,结合市场取向、品牌战略的要求,以南部低山、北部丘陵、盆缘岗地、广德盆地4个类型区进行种植业生产布局。
4.3.1 南部低山类型区 本区位于我县南部,辖柏垫、杨滩、四合等乡镇及卢村、誓节、东亭等乡镇一部。全县四、五级地主要分布在该区。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灌溉条件较差,土壤养分含量低,缺素明显,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区域配方施肥的主导是强化有机肥施用,提高无机肥料用量,重点增施磷、钾肥,防止肥料流失及肥料施用时的土壤水、肥、气、热失调。结合区域特点,其发展方向为:在保证基本口粮田的前提下,立足各地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结构调整示范乡、村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走品牌发展之路。建议具体布局:四合乡大力发展蚕桑业,巩固壮大该乡“安徽丝绸第一乡”地位;杨滩乡充分利用“五合茶叶”的知名度,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提高制茶工艺水平;柏垫镇紧紧围绕凤桥“中国板栗之乡”称号做足文章,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和保鲜、加工技术水平;卢村乡以“卢湖风景区”为依托,全力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猕猴桃、西瓜、葡萄、吊瓜、板栗、草莓等作物的优良品种是本乡的种植重点,以实现游客的时令采摘为发展目标;东亭乡以“三兄弟薯业”为龙头,积极发展薯类种植,以“志云笋业”为基地,培育竹类丰产林;誓节镇以出口创汇农业企业“广益食品”为抓手,极力倡导山地蔬菜种植和无公害绿色食品开发。同时,本区竹资源、林地资源丰富,竹木加工业,花卉、苗木、盆景、兰花、南天竹、山地西瓜等产业基地亦是发展重点。
4.3.2 北部丘陵类型区 本区位于我县北部,辖邱村、新杭、誓节等乡镇北部地区。该区耕地地力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4级),坡度大于5°,水利设施相对较差,土壤质地多为轻壤土或重壤土,土壤pH<5.3,有效磷含量也相对偏低。区域配方施肥的主导是完善排灌系统,大力实施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质地,合理调整化肥配比,科学施肥,防止土壤酸化。综合区域特点,其发展思路是:在稳定基本口粮田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议具体布局:新杭镇北部地区依托国家4A级景区“太极洞风景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利用独具特色的“农家乐”资源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将西北部的砖桥村建成杭白菊生产示范基地;邱村镇北部地区发挥“下寺蜜枣”的品牌效应和“润华生态”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果树种植,蚕桑、茶叶、苗木也是本地区的优势产业;誓节镇北部地区发展山地蔬菜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种植支持“广益食品”出口创汇。本类型区毛竹资源、林地资源丰富,竹木加工业、苗木、山地西瓜、丰产林培育是发展方向。
4.3.3 盆缘岗地类型区 本区为围绕广德盆地盆缘耕作带,辖桃州、邱村、新杭、誓节、卢村等乡镇一部。耕地地力水平属中等偏上(2~3级),受粮油主产区影响,种植制度以稻—麦、稻—油为主。该地区地势较平坦,灌溉条件也相对较好,但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特别是土壤有效磷、速效钾较缺乏。区域配方施肥的主导是突出有机肥的增施,加速土壤培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其次是“稳氮、增磷、增钾、补施中微量元素”。整合区域特点,其发展目标为:以提升品质,提高单产为目的,巩固粮油种植面积。适度发展特色作物和观光农业。建议具体布局:桃州镇盆缘地带以“白杨生态”模式发展观光农业,以“潘村草莓”模式引导特色经济作物示范基地建设;邱村镇盆缘地带依托“新龙油脂”推广油菜、大豆、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依托“和威饲料”发展玉米、大麦等作物种植;新杭镇盆缘地带以“箐箐生态”为龙头发展猕猴桃、葡萄、青梅种植,形成生态观光农业与果酒酿造业并举格局,以“流洞西瓜合作社”为载体,建立优质早熟小西瓜生产基地;誓节镇盆缘地带以“红梅山庄”为中心,打造杨梅、青梅生态观光园区,让一年一度的“广德杨梅采摘节”享誉“长三角”;卢村乡盆缘地带依靠“卢湖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无公害瓜果蔬菜种植,满足游客及当地“农家乐”的消费需求。
4.3.4 广德盆地类型区 本区分布在广德县城周围,其盆缘围绕着丘陵、低山,主要是近代山河冲积物,为我县粮油主产区。该地区地势平坦,水利设施相对良好,灌溉排涝能力较强,多为灌溉水田,农业生产管理、耕作、施肥水平较高,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丰富。区域配方施肥的主导是实行有机肥增施和无机肥料施用比例的调整,做到“稳氮、调磷、增钾、巧施中微量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拟合区域特点,其发展规划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加快农田标准化建设步伐,结合“高产创建”、“高产攻关”、“产业提升行动”等项目活动的开展,抓单产促总产,将该区建成具有广德特色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议具体布局:稳定水稻、油菜种植面积,运用“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质量保护与提升”等措施,大力推广优质粮油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实现优质高产。立足“家乐米业”、“天生粮油”、“新龙油脂”等一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抓住城市扩建、开发区扩容用工需求量大的有利因素,引导耕地向“种田能手”、“种粮大户”流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城区为中心,建立富家村蔬菜种植基地,清溪花卉苗木培育基地,将“援农高科”葡萄种植基地打造成有影响的农科教示范观光园区。
5 对策措施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依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争当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排头兵,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部署,现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5.1 加强政策宣传,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农业政策和布局规划,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着力解决城镇建设、工业发展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增加支农信贷份额,改善农业融资环境,对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大、适宜当地发展的农业项目给予倾斜性扶持,确保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按布局规划稳步推进。
5.2 加强农业科研,加速成果转化,确保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逐步加强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改善其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我县农业科研、推广整体技术水平。加强名、特、优、新、稀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让广大农民切实得到结构调整带给他们的实惠,积极主动配合结构调整工作。
5.3 加强企业扶持,加快品牌建设,确保结构调整长期稳定 全力扶持各类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申报认证体系,坚持品牌战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商标注册意识,最大限度的提升广德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根本上扭转农民过去“盲目跟风”易造成农产品“局部过剩”的种植观念,从而实现结构调整后作物布局的长期稳定。
5.4 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广德县位于苏、浙、皖“三省八县”交汇处,地处上海、南京、杭州“三小时经济圈”内,独特的区位优势引导我县作物布局可以有针对性的围绕苏、浙、沪的市场需求进行。因此,通过深入细致地市场调查,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开发种植符合质量安全国际标准且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应成为我县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之一。
5.5 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广德享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美誉。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风景区”,卢湖景区、笄山竹海、桃姑迷宫、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底蕴深厚的“祠山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览胜。所以,应充分利用气候适宜、地貌独特、物种多样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旅游土特农产品,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5.6 加强农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广德经济的异军突起,对农产品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二、三产业产生的“三废”达标排放,加强畜牧养殖业管理,以沼气、有机肥等方式强化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杜绝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面源污染,降低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7 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实现科技进步的基本途径在于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应通过多种形式的经常性的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农业技术骨干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狠抓“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园区建设,引导带动各地农业生产走上规模化、产业化。让广大农民真正掌握、主动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使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贤胜,叶军华,杨平,等.基于GIS的广德县耕地地力定量评价[J].土壤,2009,41(3):490-494.
[2]李贤胜,杨平,等.皖南山区土壤酸化趋势研究-以宣城市广德县为例[J].土壤,2008,40(4):676-679.
[3]聂文芳,等.基于GIS的广德县耕地水稻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
[4]叶军华,等.基于GIS的广德县耕地小麦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35.
[5]卢祖瑶、杨平、李贤胜、等.基于GIS的广德县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