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

2016-01-20谭小龙

关键词:恶性肝癌准确率

谭小龙

( 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

谭小龙

( 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目的 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在患者平静状态下采用三通管在患者手背进行静脉注射,患者仰卧,激光线定位于股骨中上段,往头部静态断层扫描,选择感兴趣区技术,之后使用计算机进行帧对帧对位融合显示,取标准值。结果 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67例,恶性17例,误诊2例,准确率为97.6%(P<0.05)。结论 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准确率高,对患者没有损伤,在临床上应该推广应用。

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效果

肝血管瘤如果早期没有及时发现,很可能在后期发展为肝癌,对患者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在我国,肝血管肿瘤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年轻人也有一定的发病率[1]。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发射诊断在肝脏中应用逐渐广泛。本文选择了肝血管肿瘤患者84例,研究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我院就诊的肝血管肿瘤患者84例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在32到71岁,平均年龄为(47.84±5.23)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或者手术确诊,其中,患肝硬化的患者有36例,患肝炎的有39例,其他病症的患者有9例。肿瘤的最大直径在0.6-12-5 cm,病灶深度在2.4-10.7 cm之间。对患者的各类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结果显示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Discovery LS产品,层厚为4.25 mm[2],显像剂选用18F-脱氧葡萄糖,选择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3],在患者平静状态下采用三通管在患者手背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5.5 MBq/kg18F-脱氧葡萄糖。让患者静卧1小时,排尿之后行CT显像,患者仰卧,激光线定位于股骨中上段,往头部静态断层扫描[4],在扫描的过程中,让患者平稳呼吸,这样才能扫描出来的图像才能和PET更好地匹配,选择感兴趣区技术,之后使用计算机进行帧对帧对位融合显示,取标准值。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指标分别为原发灶、淋巴结转移情况、腔静脉或者门静脉癌栓。记录患者肿瘤良恶性鉴别情况,误诊情况,计算经过放射诊断对于鉴别肝血管瘤良恶性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放射诊断,良性患者69例,其中肝血管瘤患者有4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有6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有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有5例,其他患者有12例;恶性患者有15例,其中,肝细胞型肝癌患者有7例,混合型肝癌患者有3例,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有3例,转移性肝癌患者有2例。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67例,恶性17例,误诊2例,准确率为97.6%(P<0.05)。

3 讨 论

肝脏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有着很强大的功能,肿瘤在这里很容易滋生。肝血管肿瘤发生在干细胞或者肝内胆管上,我国人民患有肝血管肿瘤的几率相对较高。肝血管肿瘤在发病的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在初期很难诊断出来。在临床上能够发现的时候通常已经到了肿瘤晚期,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都有一定影响。近些年,甲胎蛋白影像在检查时能够看出对于肝血管肿瘤的检出率有大幅度提高。

传统的检查方法主要是病理活检,但是这种方式对患者会有一定的伤害,也有很多并发症和禁忌,效果也不理想。B超、NRI和CT各有所长,但是也有各自的局限性[5]。

PET/CT可以有机融合起来,能够准确地区分肿瘤的良恶性,并且对于寻找肿瘤原发灶,探测复发和转移情况有很大的价值。本次研究选择了我院的患者84例,检查准确性为97.6%。

综上所述,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准确率高,对患者没有损伤,在临床上应该推广应用。

[1] 韩 彬,刘 炜,田艳红.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J].山西医药杂志,2007,21(08):346-347.

[2] 李建初,蔡 胜,张缙熙.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13(02):2352-2353.

[3] 邢西迁,刘艳红,李志东,等.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治疗气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23(01):2341-2342.

[4] 余春开.核酸锁定原位杂交分析hsa-miR-96及hsa-miR-217在胰腺导管腺癌形成过程中的表达[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13(02):1842-1843.

[5] J.Brederhoff,N.T.Racoveanu.刘玉清.世界各国的放射诊断服务[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3,23(03):348-349.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46.11

B

ISSN.2095-6681.2016.30.192.01

猜你喜欢

恶性肝癌准确率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