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水到渠成
2016-01-19张坤
张坤
2015年11月30日,IMF执行董事会认定人民币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人民币将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起构成SDR新货币篮子,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的权重分别是41.73%、30.93%、10.92%、8.33%和8.09%。为了避免SDR货币篮子在交易量较低的日历年末发生变化,促进与SDR有关的操作继续平稳运行,留足时间进行调整,新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SDR是IMF成员国对可自由使用的货币的潜在求偿权,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汇率体系中,美元被等同于黄金使用,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这一安排在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满足了国际经济往来对于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但其中存在一个悖论,即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元需要保持币值稳定,这要求美国保持长期国际收支顺差;但作为国际货币意味著,境外美元持有量将随着国际经济往来繁荣而持续增加,这意味着美国需要发生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这一悖论于1960年被罗伯特·特里芬发现,亦称“特里芬难题”。国际社会在IMF支持下于1969年创造了SDR,作为一种补充性国际储备资产。1973年美元危机中,美国宣布美元贬值,主要货币转向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政府借款的便利及官方储备资产的积累等因素,导致国际社会对SDR的需求有所下降。在SDR创设之后的近30年时间里,只进行过两次普遍分配,合计金额214亿。2009年8月28日进行了总额为1612亿的第三次普遍分配,为向全球经济体系提供流动性并补充成员国的官方储备。另据2009年8月10日生效的IMF协定第四次修订,进行了特别一次性分配,总额为215亿。目前,SDR累计分配总额达到2041亿特别提款权。IMF成员国可以通过买卖SDR来偿还对IMF的债务,或调整官方储备构成。
正常情况下,SDR货币篮子每隔五年审查一次。在IMF执行董事会2010年完成的上一轮审查中,我国符合出口标准,但人民币不满足“可自由使用”的标准,没能入篮。2015年的审查的主要焦点是人民币是否“可自由使用”标准,即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以及在主要外汇市场上广泛交易。要使人民币被纳入SDR,我国需要在汇率形成机制、交易时间覆盖、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开放、数据披露等方面进行一些技术和操作层面的改革。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5年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通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接近6:1的水平。根据BIS测算,2005年6月到2015年7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从86.3增加到127.39,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83.53增加到132.1。随着美元走强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大宗商品生产国货币贬值,人民币估值偏高的问题逐步显现。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允许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此前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收盘价之间的差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据估计这一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这种误差是不可持续的,不利于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8月11日,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2%的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经历了连续三天的贬值之后进入微幅升值区间,11月2日达到6.3154之后再次进入小幅贬值区间。11月30日IMF执行董事会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决定,并没有止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步伐,截至12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为6.4783。
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是我国深入推进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需要的体现,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里程碑。按照入篮货币选择标准评估,我国是第三大出口方;自2010年审查完成以来,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和交易均显著增加,达到了可自由使用标准。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未来,我国仍然将按照既定方针,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完善全球经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