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评价探究
2016-01-19朱雪林
朱雪林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有效性是教学活动的效能,是效率、效果、效益三者的融合,是指教学活动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最高的效率,最佳的效果。作为传统翻译教学的一个突破,提高翻译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途径,翻译工作坊教学是应用于翻译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翻译实践中学习翻译”,从而达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而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则可最大程度地反映其教学效能,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社会和个人的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程度的高低进行价值判断,而就翻译工作坊教学本身而言,是对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是否提升的评价。
一、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评价的逻辑起点
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评价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教学有效性这一评价客体的一种认知性活动,而这种认知活动又将内隐性的教学有效性评价外显于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发展的评价中。
(一)评价的价值取向
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评价是研究和分析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是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一直贯穿于整个翻译工作坊教学的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诊断价值。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全面、科学分析,将能发现翻译工作坊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诊断出教学过程中所隐含的问题。2.自省价值。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的评价对象是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发展,通过对学生在工作坊中的各方面表现以及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在工作坊教学前后的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的结论将有助于指导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3.导向价值。通过制定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工作坊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引导工作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向着更适合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评价的目标设计
翻译工作坊教学是以提升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翻译实践能力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其教学评价的核心也是实现这一目标,即通过对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分析,判断教学计划、教学实践情况、是否符合翻译实践教学的要求,是否能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量地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具体而言,可从三个视角出发对翻译工作坊教学进行评价。其一,认知评价。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的最核心内容是学生的双语语言基本知识,因此应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对学生的基本双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其二,行为评价。对工作坊教学过程的各个翻译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最后得出每个学生进入工作坊前后的翻译实践能力变化的评价结果。其三,态度评价。可对学生在工作坊中与其他学生的合作情况,管理翻译任务的情况、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等进行评价。
二、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原则
翻译工作坊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教学活动能完全真实、有效地实施教学方案,教学的预期结果与实际效应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通过花费较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一)差异性评价原则
在翻译工作坊教学中,学生在进入翻译工作坊前的翻译水平不一,具有的翻译实践能力不同,而翻译实践能力的构成不仅有基本的语言知识、翻译理论,还应包括专业知识,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采取统一的评价方式。此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参与程度不一,对于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则要按照学生的翻译实践的时间长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与教师进行对话和沟通的情况,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的情况等,进行差异性判断,对学生发展水平变化进行评价时,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分类的评价。
(二)可观察性评价原则
不同于传统翻译课堂上教师传授,学生倾听的模式,翻译工作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完全地参与到完整的翻译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绝大部分的翻译过程均是由学生来完成。基于此,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应以学生为导向就具体可观察到的事项,如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双语转换能力的提高是否有效引导学生完成翻译任务,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利用翻译工具辅助翻译;教师给学生译本的评语是否有助于翻译实践的完成,具体的帮助是什么,等等。
三、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内容特征
翻译工作坊教学是实践性的翻译教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其有效性评价不应是依据教的预设来评价,而应是关注“学”的有效,依据学生的需要和感受评价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系统性
翻译工作坊教学的过程是多个有顺序的教学环节的有机组合,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发挥推进作用。因此,要全面、客观地评价翻译工作坊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对翻译工作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工作坊开始前的教学准备工作作出评价。由于工作坊教学前教师或学生对翻译任务的材料搜集和挑选工作直接关系到工作坊教学最终的成败,因此评价应包括学生在工作坊学习前,准备过程中搜集的资料或学生在翻译前对教师所下达翻译任务的资料搜集;其次,应对翻译过程中情况作出评价。应对学生参与翻译过程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译过程中问题解决的能力,与其他学生合作的能力,运用翻译软件或其他翻译工具进行翻译的能力,使用网络搜集翻译资料等能力作出评价;最后,应对翻译结束后活动进行评价。对于译文的选择和甄别的能力,对其他学生译文的检查能力,进行文字校对和编辑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二)向生性
翻译工作坊教学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因此翻译工作坊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核心为学生,应以了解教师如何通过工作坊教学让学生在翻译实践能力上取得的进步为评价方向。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应更多地关注指导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翻译原文的兴趣,是否能够鼓励学生自主运用各种翻译工具进行翻译,是否能够协调学生进行合作,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检查译文,提高翻译质量,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翻译和独立进行翻译实践的能力。
只有摆脱负效,超越虚假有效,翻译工作坊教学才能实现“有效性”的追求,才能够克服低效,高效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而要在特定的时空限定的翻译工作坊教学中,将学生从具体知识积累的低效窠臼中解脱出来,转向高效的提升翻译实践能力,翻译工作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从通常大学评价中的关注“对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兴趣指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对教学有效性进行反思,指导教学。
[1]陈瑞生.学生发展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J].教育探索,2009,(8).
[2]袁钢.法律诊所教学评价方法探究[J].法学杂志,2011,(2).
[3]蔡敏.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6,(6).
[4]杨启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础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