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研究

2016-01-19沈清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办学院校职业

沈清文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

黑龙江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研究

沈清文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

众所周知,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职业教育影响深远且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中外教育体制的差异以及办学历史较短等原因,黑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目的,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促进地方经济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合作办学的内涵建设。

黑龙江;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对策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通过近几年的对外合作办学已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合作办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受办学发展较晚和相关理论调查研究不足等因素制约,致使我省合作办学理论与办学策略还不很成熟,特色体现不够鲜明,办学模式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合作办学发展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明确办学目的,以促进地方经济作为出发点

在调查中发现,黑龙江高职院校普遍对办学目的、条件、范围,适用对象没有准确的把握。正因为办学目的不够明晰,在实践办学中,许多并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也被误归此类,一些合作项目只是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对专业和学科建设作用不大。目的不明确导致本末倒置,很多学校只关心如何申请合作办学,怎样运作,很少谈及办学目的、定位和可持续发展。对合作办学的目的,黑龙江省高校存在着以下误区。

误区一:盲目跟风,有些高校认为别人有自己就得有。有人形象地将国外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比作淘金者,而国内则多为随波逐流者。其直接结果是简单粗放地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照搬照抄,盲目模仿,将国外的教育模式“复制”“粘贴”过来,忽视了教育的本土化,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办学。有些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投入大于产出,花费了大量资金、精力赔钱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但引进国外资源的目的是什么却没有想清楚。

误区二:以合作办学为噱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近年来,招生难成为全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不以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就业为途径吸引生源,而是抓住学生及家长希望到国外获得优质教育的心理,以合作办学作为招牌,其实质是追求高额的学费。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变成一些办学机构谋求利益的途径。

质言之,合作并不是复制,更不是简单谋利的手段,而是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更好的教育。合作办学是推动我省高职教育高速、高效和持续发展的助推,不可本末倒置,忽视当地实际,盲目合作。在教室里遍布着欧洲的教学体系和文化传输方式,忽视地方

文化,做出不切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合作,使教师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的教学模式,而丢掉了思考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合作是不可取的。

职业大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公认的卓越学术先锋。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立足于本校实际,明确办学目的。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构建一种将国际和地区因素结合在一起以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鼓励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基础的合作。不断持续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和本地区产业创新,以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的办学目标。黑龙江省以生产石油、煤炭、木材和粮食等产品闻名,农业和工业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作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发挥我省地源优势,与俄罗斯、韩国、日本职业教育充分合作,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发展为优势产业服务的相关专业,而目前我省高职合作办学大多集中于语言、管理、汽车,地方经济特色未能充分显现。

二、合作办学应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合作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建立办学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的机制,养成职业教育时时关注市场的习惯,了解学生、家长对合作办学的诉求,以地区经济需求为指导,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首先,办学必须实事求是,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服务地区为宗旨,增加地方企业在合作办学中的参与度。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的同时,鼓励省内知名工厂、企业、公司、农场和政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到合作办学,定期征求他们对合作专业及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和招生人数的确定等方面的意见,使合作办学的专业的设置、各种课程的开设都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地方需求。合作院校共同开发适合本省的探索式课程,强调创新合作研究和项目设计,所有的课程都被合作双方所认可。

其次,以学生需求为指导。合作办学要考虑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水平差距也比较大,学生缺乏兴趣,容易失去学习动力,所以要了解教学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应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就业市场需求进行适当的删减,应着重介绍与实操和就业企业紧贴的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突出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学校需求为指导,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出特色合作办学。

最后,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评估以市场化手段运作。为保证办学质量,对黑龙江省的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市场化评估迫在眉睫。市场质量的好坏要由社会、尤其是消费者来认定,而不能由办学者和教育管理者来评定。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教育举办者”、“教育评鉴者”三者各司其职,不能有利益交集。尤其是“教育管理者”不能扮演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其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法规和宏观政策,对办学单位和项目的合规性审查,把好入门关,并对评估(认证)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而评估和认证则应由独立的中介部门完成。

三、加强合作办学的内涵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长期以来,黑龙江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但粗放的办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一)加强合作办学学生的内涵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较之其他学生更应具有国际合作精神,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出国的机会增多了,但出国后回来的学生很少,即使回来,他们对母校的认同和归属感也不强,这样的合作办学得不偿失。培养科学无国界的思想、合作意识,发展多国学生共同学习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提倡校校合作的合作办学模式,选择合作学生时可遵循效仿高考自主招生模式,如北约、华约教育的招生合作联盟,组织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联盟。

(二)形成本土化合作办学的文化内核

在合作办学方面,具体应合作哪些内容有益于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职业教育建立在成熟西方教育体制下的,是否适用于我省职业教育有待商榷。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可能直接导致西方职业教育模式无法有效地与当地的教育融合。这也正是长期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症结。所以建立有效的本土化合作办学模式、以地方职业教育为中心的灵活教育模式以及形成自己的文化核心显得极为重要。

摒弃所谓西方某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思想垄断,切实地认清本地、本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解决策略。这并不是高职教育不需要国际合作,恰恰相反,这更是强调合作的本土化意义,使得西方优势办学经验与地方职业学校能融合,警惕西方和平演变的有效途径。应做到一方面促进教育全球化进程,推动一种世界认可的教育全球价值取向的确立;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理解教育的进程,推动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教育间的差异,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自我建构以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总之,合作办学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明确办学方向,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走内涵发展之路,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中外合作办学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

[1]张晓东.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汤子琼,张平,张家华,等.论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下的特色管理[J].经济师,2011,(11).

编辑∕高伟

沈清文(1964-),女,黑龙江望奎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课题编号:GZB1213004

猜你喜欢

办学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