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交流研究现状分析
2016-01-19杨瑞仙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郑州450001
●杨瑞仙(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郑州 450001)
我国知识交流研究现状分析
●杨瑞仙(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郑州450001)
[关键词]知识交流;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知识交流研究在我国起源于学者们对图书馆的研究。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的出现,知识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我国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知识交流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出了目前我国知识交流研究的几大主题及研究方向。
谢拉是西方图书馆学研究中交流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才让社会产生联系,以纸质文献为载体的间接交流在社会交流中占主要地位,图书馆是上述间接交流的中介机构。[1]关于知识交流的研究,首先是Zander、Gilbert、Szulanski等学者对知识交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Hedlund、Simonin等提出了知识交流模型,国外对知识交流模型的研究一致认为知识交流是一个过程,其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知识的明晰度对知识交流有重要影响,知识交流的情景是知识交流活动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国外学者没有建立知识交流的评估模型和定量研究模型;Bardaracco、Argote等则提出了影响知识交流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知识本身的特性、知识发送者的特征、知识接受者的特征、知识交流情景等。
我国知识交流起源于图书馆和对图书馆的研究。知识交流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有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研究知识交流基本理论,第二层次是研究知识交流和认知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是研究图书馆知识交流的内在机制问题。知识交流因此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最具影响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说。
20世纪90年代末期,企业知识管理逐渐兴起,国外有的学者将知识管理定义为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反思知识和促进知识交流。我国学者王德禄认为,知识交流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没有充分有效地知识交流,就没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理论为知识交流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我国知识交流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在CNKI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出11篇论文,均为优秀硕士论文(见表1)。从学科角度来看,这11篇学位论文分属于企业管理、情报学、知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和工业工程。从时间来看,最早关于知识交流研究的学位论文是在2004年,次年又有两篇,近两年篇数有所增加;从内容来看,这11篇学位论文主要关注知识交流的机制、影响因素、行为和管理等。2011年,笔者曾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对Web2.0环境下的知识交流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社会网络研究方法的引入,基于网络环境和社会网络的知识交流研究及知识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在万方学位论文库中,检索“知识交流”,得到298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对检索结果缩小范围进行二次检索,得到关键词=“知识交流”的论文数有27篇,标题=“知识交流”的论文数有12篇。这12篇论文中2篇为博士学位论文,10篇为硕士学位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论文与CNKI优秀学位论文相同。
通过以上对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检索,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知识交流的博士论文非常少,优秀硕士论文也屈指可数,基于链接的知识交流研究更是没有。因此,对知识交流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链接这种学术关系,对研究科研人员的知识交流行为、机制、模型乃至规律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表1 “知识交流”在CNKI优秀博硕士论文库中的检索结果
下面以主题为“知识交流”检索得到的1050篇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其年代分布、类型分布、所属学科分布、语种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
1.1发表时间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讨论研究知识交流的论文数量虽然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对该问题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我国,知识交流论最早产生于1984年,代表人物主要有宓浩、黄纯元等人,其理论观点首次由宓浩、黄纯元在《知识交流和交流的科学——关于图书馆学几处理论的建设》一文中提出,之后又在《图书馆学原理》一书中详细阐述。他们二人认为图书馆活动的本质是社会知识的交流。我国关于知识交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此问题的图书情报领域学者还有王知津、吴慰慈、范并思、柯平等。其中,1982年宓浩发表的《知识、知识材料和知识交流——图书馆情报学引论(纲要)之一》一文可以说是发表最早且有代表性的文章。该文首次从哲学的角度给知识下了定义,且阐述了知识的功能和特征,知识交流的理论。严格地讲,宓浩并非“知识交流论”的开端发凡者,但正是他第一次全面阐释了图书馆活动的知识交流本质,第一次以“知识交流论”作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武器。[2]
图 CNKI中“知识交流”的发表时间分布
s
1.2期刊分布分析
对知识交流研究的文献主要分布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期刊上,尤其是图书馆学期刊居多。如表2所示,列出了刊载“知识交流”研究文献数量在5篇以上(包括5)的期刊名称,如刊载数量位居前5位的期刊分别是《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研究》《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和《图书馆》。
表2 CNKI中“知识交流”的期刊分布
1.3学科分布分析
除去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交流研究较多外,还有管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但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
此外,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进行搜索,得到我国有关知识交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自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简称“社科”)项目的立项资助情况(见表3)。我国对知识交流的立项研究在2009年以前寥寥无几,近两年才出现该方面的研究。知识交流立项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或组织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交流方面,有的是从技术角度,有的是从社会学角度为切入点进行探讨;有的研究知识交流的模式、机制和规律,有的研究知识交流的评价方法。这些项目都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管理科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的融合;二是适应了现实
需要,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还涉及了实证研究,使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社会。
表3 我国有关“知识交流”的立项资助情况
2 主要研究方向
2.1知识交流理论的研究
(1)知识交流理论的研究。宓浩最早从哲学角度阐释了知识的范畴、知识的特点和功能,他认为知识生产是“无形的”,知识的生产具有开放性,知识的生产和发展具有扩散性、交流性、探索性、创新性、非重复性。同时他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认为知识交流就是知识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吸收过程,知识通过信息而被表达和记录,知识交流依赖于信息手段和处理技术。知识交流的相关理论和观点首次由宓浩、黄纯元在《知识交流和交流的科学——关于图书馆学几处理论的建设》一文中提出,之后又在《图书馆学原理》一书中详细阐述。他们二人认为图书馆活动的本质是社会知识的交流。[3]他们关于知识交流的理论研究被称为“知识交流论”。在此之后,宋晓亮(1985)、刘洪波(1991,1992)、杨祖逵(2008)等人对“知识交流论”进行评论,并研究“知识交流论”的产生过程、意义、特点、缺陷及其与1988年以来理论研究低潮的关系,并提出完善知识交流论的设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图书馆的活动本质以及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问题。2013年梁灿兴在回顾历史上三种交流论基础上,从波普尔定义的“客观知识”原意出发,梳理了客观知识交流、公开知识交流、公共知识交流和私域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并对公共交流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被称为“新知识交流论”。
(2)知识交流特征特点的研究。倪蕙文对知识创新体系中知识交流途径和交流特征的分析,说明非正式交流途径同样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社会行为特征,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引进知识管理理论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赵静分析了当前网络技术环境下高校知识交流的主客体、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与特点,并提出高校促成知识交流实现的控制策略。[4]
(3)知识交流作用的研究。姜霁探讨了知识交流及其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她认为研究知识交流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有助于弄清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跳跃性、整体性、创造性和动力机制,从而深化对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解。全面把握认识的社会性,必须考察知识交流活动。翟杰全认为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的知识交流状况直接决定国家的知识传播和知识交流能力,也将影响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4)知识交流影响因素的研究。李春昌、徐福缘等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克服各种障碍因素的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知识创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知识创新水平的目的。刘丽群、宋咏梅从社会学的社区及团体动力学的角度考察虚拟社区成员参与知识交流的行为动机及刺激因素。该研究发现,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知识交流的动机因素包括延展个人对他人亲和的需求,以及发展个人的自尊与权力需要,“知识欲求”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个体与其他社区成员的相似性,“知识贡献”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与社区其他成员的相似性,以及该成员必须对此虚拟社区有认同。王瑞文、刘东鹏分析了开放存取环境下,学术信息机构库在建设上面临的政策、法律、技术资金、文化环境等诸多问题,并提出构建高校学术信息机构库来改善知识交流环境的思路和想法。[5]朱红涛在分析知识的可表达性、复杂性和粘性等特性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知识特性对知识交流效率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提升知识交流效率的建议。[6]
(5)知识交流机制的研究。戴俊、朱小梅运用博弈理论和情感理论分析了团队组织中的知识交流机制,对Druskat的情感作用模型进行了完善,构建了一个团队知识交流模型。曾翠、高波在阐述学习共用空间的定义及其对知识交流作用的基础上,对由资源层、平台层、交流层和用户层4层组成的LC结构模型进行剖析,进而解析了基于LC的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以及多对多的三类知识交流方式及其实践。[7]
2.2隐性知识交流的研究
迈克尔·波拉尼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一直是知识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重
点和难点。在知识交流的研究中也对隐性知识的交流有所涉及。当然在图书馆和组织的知识交流中也会涉及隐性知识的研究,为了对实体进行分类研究,故将部分隐性知识交流放在后面的实体中进行阐述。不涉及实体,只对隐性知识和知识交流的研究也不少,如员巧云、程刚将隐性知识交流中的透视变换分为空间透视变换、时间透视变换、期望透视变换和知识关联透视变换四种。隐性知识交流的透视变换规则在于知识主体更倾向于和时空上接近、知识关联密切的客体交流隐性知识,而且交流带来的期望满足程度越高,效果越好。[8]余菲菲、林凤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隐性知识量化评估的层次模型,依据对比尺度给出了成对比较矩阵,进而计算出各因素对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效果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李国栋等通过分析隐性知识交流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障碍与不足,并提出社会化推荐服务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和个人间的隐性知识交流,从而解决问题。[9]姚伟为解决隐性知识交流在认知、表述、耗时等方面的问题,引入社会化推荐,通过分析社会化推荐在知识交流中的工作机理,设计出不同社区利用社会化推荐进行隐性知识交流的算法,并构建面向社会化推荐的隐性知识交流模型。[10]
2.3图书馆与知识交流的研究
知识交流的研究源于对图书馆的研究,目前知识交流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方面。王彬最早研究了图书馆与知识交流,她分析了图书馆中知识的交流与阻梗现象,并提出一些促进知识交流的建议。十年后,张波就同一主题进行探讨,他认为图书馆是在知识交流的需求下才出现的,因此它得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这样的社会知识交流新需求。[11]韩珏(2008)从知识交流的视角观察图书馆2.0,并从交流的角度论述了图书馆2.0给图书馆带来的深刻变化。潘琳、孙祯祥(2010)通过自主设计开发的“馆员网络学习交流平台”,采用系统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馆员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等方面的实际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宫平(2012)运用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理论描绘出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构成,通过分析各层次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知识交流,构建以动力机制为牵引、保障机制为基础、管理机制为实现模式、监督机制为效果评价的知识交流机制体系。
2.4企业或组织的知识交流研究
企业或组织为了达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目的,也积极推进知识交流,通过改善知识交流的环境和激励员工的策略来提高知识交流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研究企业和组织的知识交流和组织的隐性知识交流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内容。钟辉新(2003)从知识管理的定义出发,论述组织中构建知识交流渠道,增强知识交流量,积累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黄官伟从参与知识交流的知识员工之间的组织关系出发,推导出业务流程中知识交流的四种模式,分析和表示了业务流程中知识交流的结构,探讨了影响业务流程中知识交流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业务流程中的知识交流进行综合建模。程钧谟等提出了员工参与知识交流热情程度的激励模型,分析了有效提高员工参与知识交流热情程度的激励策略。刘军通过问卷调查、隐性知识流转网络以及Page Rank算法的基本思想,提出建立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评价模型。[12]林敏等通过调研分析了研发团队知识交流活动的非正式性和交流对象选择的偏好性,将选择偏好归纳为四类,并通过对研发交流网络的结构分析发现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特性以及国内外研发人员在知识交流行为上的差异。[13]
2.5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的研究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人们的知识交流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知识交流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科研人员的需求,很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网络环境下,如博客、Wiki、网络社区和论坛、开放存取的知识交流。王艳和李杉最早关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交流,他们分别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知识交流的要素、特征等问题。之后,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交流研究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孔庆杰等采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等研究方法对博客社区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进行研究;吕娜、余锦凤等通过对在线参考咨询工具Wiki的研究,使用焦点团体来评价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交流;彭红彬、王军以国内著名的技术网络论坛CSDN为研究实例,对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进行分析;陈向东等分别通过对在线知识交流协作状况、在线知识交流回帖动因、Wiki环境下知识交流的个案研究来探讨知识交流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进在线知识交流和协作的质量。袁留亮归纳了QQ群成员知识交流的自主动机并探讨不同层次的自主动机与知识交流行为的结构关系。
此外,近三年来,大量学者开始针对学术性知识交流进行深入研究。邱均平、王菲菲采用链接分析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多角度探讨科学网博客虚拟社
区内基于好友链接关系的学科间以及学科内部直接或间接的知识交流情况。[14]谢佳琳、覃鹤在阐述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的过程及步骤基础上,针对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的特性,对比传统知识交流进行重点分析。[15]丁敬达等提出学术虚拟社区存在基于会话、链接、引证关系的三种主要知识交流模式,并基于三种关系依次归纳十六种、三种及两类知识交流模式。[16]
2.6知识交流网络和知识服务的研究
随着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些知识交流网络的研究,如陈蕾、陈忠探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知识交流网络的结构,陈亦佳、赵星从期刊引证网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知识交流,[17]施杨、李南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的中心性对知识扩散的影响。[18]知识和知识交流的出现,也将信息服务提升到知识服务的高度,如党跃武提出基于知识交流的知识服务。[19]
2.7特定学科领域知识交流的研究
彭继东等以JCR数据库中期刊间的引用关系为基础,应用期刊引文网络分析方法,从学科整体和期刊个体两个层面分析纳米科技学科领域的知识交流。[20]李力、刘德洪以竞争情报领域期刊类文献为数据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主要作者的互引网络进行分析,揭示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间的知识交流情况及其结构。[21]
[参考文献]
[1]霍国庆,等.西方图书馆学流派论评(一)[J].图书情报工作,1998(4):4-8.
[2]重读宓浩[EB/OL].[2013-12-02].http://dangyw. bokee.com/6453687.html.
[3]黄纯元.知识交流与交流的科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7.
[4]赵静.高校知识交流的特点与控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88-89,Ⅳ.
[5]王瑞文,刘东鹏.构建高校学术信息机构库的知识交流环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4):554-556.
[6]朱红涛.知识特性对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7):34-37,23.
[7]曾翠,高波.基于学习共用空间的知识交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21-25
[8]员巧云,程刚.隐性知识交流中的透视变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5):95-98.
[9]李国栋,等.社会化推荐在隐性知识交流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6):83-87.
[10]姚伟.面向社会化推荐的隐性知识交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6):42-47,131.
[11]张波.图书馆与知识交流[J].图书馆, 2008 (6):33-37.
[12]刘军.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评价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 2010(4):79-81.
[13]林敏,等.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9):63-70.
[14]邱均平,王菲菲.基于博客社区好友链接的知识交流状况分析——以科学网博客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1(6):25-33.
[15]谢佳琳,覃鹤.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研究[J].情报杂志,2011(8):159-162.
[16]丁敬达,等.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64-68.
[17]陈亦佳,赵星.基于期刊引文网络视角研究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交流[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6):55-60.
[18]施杨,李南.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中心性对知识扩散影响及其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28-37.
[19]党跃武.将知识服务进行到底——基于知识交流的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6(4):19-22.
[20]彭继东,谭宗颖.纳米科技学科领域的知识交流——基于期刊引文网络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4):15-18.
[21]李力,刘德洪.我国竞争情报领域主要作者知识交流结构研究[J].情报科学,2013(10):70-74.
[收稿日期]2014-09-02 [责任编辑]菊秋芳
[作者简介]杨瑞仙(1982-),女,博士,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信息计量、科学评价与知识管理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机理与促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ZD-093)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4-0026-05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