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系于田 大爱无疆
——新疆有色集团“访惠聚”工作组记事

2016-01-19何水金薛璇

中国有色金属 2016年19期
关键词:库尔班有色维吾尔族

本刊记者 何水金 薛璇|文

一唱雄鸡天下白,四方乐奏有于阗。于阗,1959年改为于田县,这个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维吾尔族县,是当年骑着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的库尔班·吐鲁木的家乡。

在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的巴什库木巴格村、央塔克库勒村和托格日尕孜村,遍种着沙漠杨树,几十米高的树木何以枝繁叶茂,给人们带来绿荫?是因为杨树扎根地下深处,饱汲着大地的水分和营养,正如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有色集团”或“集团”)一样,耕植于西北边疆热土六十余年,始终不忘国企的责任担当,以工业反哺农业,坚守在南疆大地,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帮扶维吾尔族百姓脱贫攻坚。林林总总的帮扶故事,传颂在于田广阔的沙土地上,幻化成一曲大爱有形的时代颂歌。

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担当

我们乘坐越野车从于田县城出发,延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简易道路,大约半小时后到达于田县开发区。与大沙漠一路之隔,坐落着2000多亩的绿洲,紫色的葡萄挂在架上,麻皮的沙漠甜瓜匍匐在田里,绿油油的葫芦长势喜人。承包该片土地的维吾尔族村民见我们来了,立即切开甜瓜、西瓜让我们品尝。村民说,这些无公害甜瓜每公斤可以卖到几十元钱,专供一线大城市。

沙漠中哪里来的绿洲?村民指着“有色惠民井”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新疆有色集团援建了机井,并帮助村民买树苗、搭架子、灌溉农田,才得以建成托格日尕孜乡科学立体种植示范基地,才得以把荒漠变成村民稳步增收的“致富田”。

新疆有色集团在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的对口帮扶源远流长。托格日尕孜乡常年风沙,干旱少雨,只有解决了用水难题,百姓生活才能安居乐业。从2002年至今,集团为该乡援建了11口机井,兴建了“有色连心渠”干渠、毛渠50多公里,解决了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难题。潺潺的流水记录了新疆有色集团与托格日尕孜乡老百姓的鱼水情缘。这些渠和井,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有色渠”、“有色井”。

时光往前追溯,新疆有色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北疆阿尔泰,集团捐助500万元支持牧民定居工程;在东疆哈密,捐助500万元用于十二木卡姆文化传承;在南疆于田县,出资400万元支持该县工业园的建设;在天山脚下的木垒县,投入3750万元援建兴牧定居水利工程——三眼泉水库……十年间,集团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八千万元。

新疆有色集团援建的惠民井、惠民渠(部分)

正是有了惠民井和惠民渠,荒漠才得以变为绿洲

工作组与村民一起开荒建设“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2014年,新疆有色集团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访惠聚”工作安排,分批派出三个工作组进驻托格日尕孜乡的三个村庄,每组十名干部,每批住村一年。工作组扎根农村,与维吾尔族村民同栽一棵葡萄树,同饮一瓢甘井水,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以铮铮誓言和拳拳爱心,彰显了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每天早上,每个村的工作组成员都要在各个村里转一转,看一看,问一问,这是工作组住村以来形成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我们跟着工作组成员走进各个村委会大院,看到二层楼的周转房和村民活动中心正在紧张施工中。工作组成员告诉我们:“村里没有村民活动中心,今年集团拨付资金150万元,每村50万元,再加上地方政府自筹,为三个村建设周转房和村民活动中心。今年我们还帮乡里打了四口井,每口井11万元左右,共计花费44万元。”

三个自然村有近一半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850元,而这些家庭致贫原因又各不相同,新疆有色集团工作组对症下药,竭尽全力帮扶到每家每户:为村民购买核桃苗,添置养鸽笼,帮助种植沙漠甜瓜,为村民修盖房屋,推着小车帮助村民卖瓜,协调联系贷款,外出务工介绍工作……一枝一叶总关情,修渠建井是大事,而村民的放羊种地、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建广播站和种子站等等小事,在工作组眼中也是大事,都关系着百姓对各级党委政府、对新疆有色集团的信任和依赖。

扶贫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真心真情的帮扶,更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当前,全国经济增长乏力,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低迷,价格疲软,新疆有色集团的经济效益大不如前几年。即便如此,集团每年对于田的资金投入仍然保持在100万元以上。“企业再困难,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力度不能减;资金再紧张,定点帮扶南疆脱贫的资金不能减。”新疆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海棠这样说。

不忘使命 守土尽责

新疆有色集团工作组进住的这三个村子,由于地处南疆沙漠边缘,经济落后,远离现代文明,长期以来受极端宗教势力思想影响,非法讲经、聚会现象严重,妇女们戴面纱、穿黑袍,葬礼不准哭,婚礼不准笑,整个村庄的宗教氛围过于浓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制度不健全,班子成员文化水平低,管理简单,政策宣传不到位,基层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

九月的南疆,太阳比内地迟来两个小时。晨曦穿过村委会院内的大树,照在整齐排列的“访惠聚”宣传栏上。新疆有色集团选派的维吾尔族年轻干部沙迪克江·吐尔逊江任央塔克库勒村第一书记,他告诉我们:“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是一个阵地争夺战,你不占领,极端势力就会占领。我们工作组进住之后,与住村‘两委’干部、村民警共同开展工作,反复地用正确理论、法律、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监控。我们还定期与宗教人士沟通座谈,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采取各种手段以正驱邪。”

三个村子里会汉语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外出务工、经商做生意受到很大的限制。工作组在各村组织开展了双语夜校,你好、谢谢、再见……先从最基本的问候学起,再逐渐教给村民日常用语。每逢夜校开班,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和孩子参加。至我们采访时,工作组已经举办了43期双语夜校,让年轻人学习汉语的同时,也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一位村民说:“看看村里,谁会汉语,谁就能发家致富,我要好好学汉语。”

当央塔克库勒村工作组来到该村小学时,看到的一幕让他们心酸不已:学校开展“六一”活动时,连音箱都没有,老师用手机播放音乐,孩子们随着节拍跳舞……大家落泪了,当即工作组就给学校买了音箱,给老师们发放了慰问金。各村工作组在“六一”前夕,给小学和幼儿园的每个孩子捐赠一个书包和一双鞋,看着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工作组成员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扶贫先扶智。新疆有色集团专门设立了“捐资助学帮扶基金”,用来解决考入高中、大学的维吾尔族贫困孩子的上学问题。在2016年“金秋助学”行动中,工作组又拿出5万元,为贫困学子们解决学费和生活费。

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一张张纯朴的笑脸,充满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充满着对知识文明的诉求。住央塔克库勒村工作组副组长熊诗强是新疆有色集团所属基层单位的经理,他说:“教育一个孩子,团结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用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正向对冲极端宗教思想,就没有培养不好的下一代。”这些语言里充满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工作的信心。

依力汗·阿合买提,这位帅气的维吾尔族青年现任新疆有色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他已经是第二次住村扶贫了,担任着巴什库木巴格村第一书记。他说:“上次我住村时,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不到60%,今年我村已达到100%。这几天,还有学生家长拿着转学通知书,想让孩子到县里、市里去上学,这说明什么?说明村民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了。”

新疆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海棠与央塔克库勒村村支书握手交谈

我们在央塔克库勒村村委会看到,整齐划一的文件夹摆放有序,资料档案分类整齐,这都是工作组的同志们帮助该村建立健全的。为了规范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工作组的同志们帮助各村完善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大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托格日尕孜村村支书肉孜·赛迪说,工作组来了之后,他以工作组为榜样,努力学习和改变工作方法,将来即使工作组走了,这些方法他也会延续。

文化相融,心灵相通。每逢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各个节日,工作组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动员男女老少积极参与,用这些正能量的活动来影响村民的思想,让现代文化的浪潮覆盖全村。工作组成员、央塔克库勒村第一书记沙迪克江说:“现在村里留大胡子的人没有了,也没有人蒙面了,婚礼也很热闹,载歌载舞的,村民的精神面貌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进。”

库尔班大叔故乡的变化

从巴什库木巴格村驱车几公里,就到了托格日尕孜村。这里是上世纪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库尔班·吐鲁木的故乡,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到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的红色传奇,并被拍摄成影视作品。

在库尔班的故居,我们见到了库尔班的孙子亚森·买买提明,他负责看管故居和库尔班纪念馆。在库尔班老人的故居中,悬挂着毛主席与他握手的巨幅照片。森亚告诉我们,新建的纪念馆正在紧张施工中,不久就可以开馆迎客,让祖辈的红色故事教育和感染各族同胞。在纪念馆建设之前,该村有18户村民需要搬迁,工作组帮助平整土地、盖房子、搬迁,房子进展很快,18户村民很快将会搬入新房。

在该村北边一角,一座现代化的小型养鸡场渐成规模,这座养鸡场由村民买买提·伊明出资建设,工作组为了让他的鸡场早日建成,出资7万元帮助平整土地,目前鸡场每天可产鸡蛋5000个以上,并雇用了4名村民。买买提·伊明对我们说:“工作组很支持我们,很感谢,我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就业,帮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掏心窝子的“热合麦提”

时间长了,每位工作组成员与村民都结下了袍泽之情,潜意识里都把自己当成了这个村的一份子,他们聊起天来,都是“我们村如何如何”。而村民也视工作组为自家兄弟,维汉两族同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进入秋季,于田一带遭遇了20年一遇的降雨,时间长,雨量大。9月2日,当我们在巴什库木巴格村工作组驻地一起吃午饭时,一位工作组成员指着盘子里的青菜和西红柿说:“昨天,一个克孜巴郎(维吾尔族语:姑娘)手里提着三塑料袋新鲜蔬菜,冒雨来到工作组驻地,说她妈妈让她把菜送给工作组,我们虽然不认识这是谁家的孩子,但是孩子和家长肯定认识我们。类似这样的事情经常有,让我们很是感动。”

青年村民们在“双语”夜校中认真听讲

巴什库木巴格村是典型的维吾尔族村庄,村中有500余户、2100多口人,柏油路两边高耸的杨树排列成行,平顶的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和彩钢尖顶的政府安居房分布在各条巷道。当我们跟着工作组在村中走访时,每一位维吾尔族同胞都热情地和我们握手,嘴里说着“亚克西姆赛斯”(维吾尔族语:你好),上中小学的孩子们则主动地微笑着用汉语对我们说“你好”。与以前孩子们羞涩地躲在大人身后相比,这种进步和表现让有色驻村人备感温馨。

工作组成员吐逊江·肉孜巴吐,采访期间一直给我们做翻译,他带领我们一行来到80岁的村民买买提·努尔家里,查看老人漏雨的房屋,并给他带去了砖茶和方糖,老人家立即从屋里捧出一个金灿灿的毛主席像章。他眼里含着泪花,哽咽着说:“我很激动,我有很多的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工作组帮我们修路、打井、修渠,要是你们早来几年,我们的生活就更好了,希望你们常来。”

66岁的老党员穆萨·苏来曼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剥核桃。他告诉我们:“工作组来了之后,在全乡修了很多口机井,每口井可以灌溉500亩土地,因此我们种植的核桃、葡萄等经济作物得以灌溉,工作组非常辛苦。”他握着工作组成员的手连声说:“热合麦提,热合麦提。”(维吾尔族语:谢谢)

这一句掏心窝子的“热合麦提”,诠释了什么叫作“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托格日尕孜村村支书肉孜·赛迪对我们说:“工作组来了三年之后的变化有目共睹。第一个实惠是打井,机井的投运让41名村民有了固定收入,每人每年可以增收15000元;第二个实惠是工作组投资56000元,给村民买了9000株核桃苗,帮助完成了500亩葡萄的搭架,我们正朝着每亩地增收200元的目标努力;第三个实惠是帮助村委盖周转房和村民活动中心,如果没有工作组到来,我们一百年也盖不起。”

本刊记者与工作组一同看望村民买买提·努尔

这里是锤炼干部的基地

当我们采访时,正值于田鲜有的连阴雨,工作组住在逼仄的村委会里,屋顶到处漏雨,大家忙着用脸盆接水。问及语言不通、饮食不同、想家情节时,工作组成员大都付之一笑:“忙得顾不上想那么多。”

我们在村里吃午饭,工作组成员、37岁的文响明正带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哈萨克族干部热合木江·木吉打下手。不一会儿,他们就端出了香喷喷的大盘鸡。原本在家中不进厨房的大老爷们儿,到这里住村时间长了,每个人都成了厨师、木工、教师、农艺师,人人都是多面手。

采访库尔班的孙子亚森·买买提明

采访托格日尕孜村村支书肉孜·赛迪

工作组成员每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在家里停留十天。从住村坐车,穿过村庄、国道、沙漠公路,大约三小时后才能到达和田机场,再乘飞机到乌鲁木齐。我们在回和田的沙漠公路上,遇到新疆有色集团副总经理、住托格日尕孜村工作组组长库马提·托盖,他刚刚结束了短暂的探亲休假,休假也不轻松,参加了好几天的人大会议。公路边片刻寒暄之后,就只留下他们车轮滚滚奔向住村的背影。一年住村事,一生住村情,前两批工作组的同志返回后,还依然惦记着那里,挂念着那些老乡,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和支持那里。住村的经历,让这些城里人对这片乡村土地爱得如此深沉。

工作组入户看望老党员

工作组与维吾尔族同胞一起干活、一起吃饭

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组自身的学习建设一点也没有放松,纪律要求、组织要求、学习要求从来没有松懈。新疆有色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第三批“访惠聚”活动总领队彭士群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工作确实很辛苦,这不是矫情,但是家里(集团)的同志们分担了我们的工作,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等,他们更辛苦。今天如果说住村 ‘访惠聚’工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离不开集团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全体工作组成员的倾心帮扶,更离不开前两批工作组打下的好基础、创造的好条件。”

来到托格日尕孜乡,每个工作组成员都会经历从神秘到孤单,再到充实的心路历程,这些可爱的同志们也像沙漠里的杨树一样快速成长起来。“访惠聚”工作至今,新疆有色集团共计派出三批优秀干部奔赴南疆,每批都由两名集团级领导干部担任总领队、工作组组长。南疆广阔的土地成为干部的磨刀石,接地气,受教育,大家扶贫工作中得到锤炼成长,很多干部经历了“访惠聚”活动磨炼之后,很快成为集团的中流砥柱。

久久为功 驰而不息

基层组织强起来,社会稳定固起来,百姓民生好起来。“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一个延续、强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需要有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需要持续发扬“水滴石穿”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拼搏精神。新疆有色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国华道出了新疆有色人真帮扶、长帮扶的拳拳之心:“我们在对托格日尕孜亲戚的帮扶脱困上,不求‘大水漫灌’,但求‘细水长流’,不求一时亲疏,但求永结亲缘。”

我们采访期间,正值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来临之际,巴什库木巴格村工作组准备拿出两万元,再加上该工作组成员个人捐助1.2万元,定点帮扶村里的贫困户。

汽车经过于田县城,这里矗立着毛主席与库尔班大叔握手的雕像。回想起维吾尔族大叔们发自内心的“热合麦提”,回想起维吾尔族大妈提着杏子和鸡蛋送给工作组,回想起孩子们领到助学金时的真心笑容,我相信所有人心中都会涌现出一种自豪和感动。而当一个工作组任务结束,下一个工作组接续时,我相信送别的场面一定会令人动情难忘。

我们告别了工作组,即将返回北京,而这些可敬可爱的工作组成员依然每天走百家门、入千家户,在扶贫攻坚、去极端化、民族团结的大道上疾驰。就在我们乘车前往和田机场时,工作组司机陈权说,他与这里的人、这里的土地有了感情,一年的住村帮扶结束后,他还想再续一年。

猜你喜欢

库尔班有色维吾尔族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库尔班大叔跨越千里的爱心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凉爽有色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