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漳平元沙矿区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16-01-19

福建地质 2016年2期
关键词:钼矿北东闪长岩

徐 芳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三明,365001)

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的中段东侧,处在政和—大浦深大断裂和连江—永定断裂带的交会部位[1]。区域上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晚侏罗世火山岩、白垩纪的中酸性侵入岩。内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仅为晚三叠世文宾山组,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岩性为粉砂岩、石英砂岩夹泥岩,偶见煤线,底部为复成分砾岩。

1.2 侵入岩

区内出露侵入岩,主要有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二次侵入的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侵入的中细粒花岗岩(图1)。石英闪长岩*福建省地质局,1∶5万龙岩、适中、坎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82。分布于测区西部,岩石呈灰色,细-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由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等组成。花岗闪长岩分布于测区中部、南部,为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呈灰白色,中细粒-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组成。中细粒花岗岩分布于测区东部、西部,岩石呈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等组成。

1.3 构造

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形迹,构造节理(岩体原生层节理)发育,有北东和北东东向2组,北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裂隙中常有辉钼矿细脉充填,是矿区钼矿的容矿构造。

含矿构造裂隙大致分布于2个地段,一是在115~100~116线,裂隙带长约503 m,宽约311 m,裂隙走向变化较小,主要为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以后者为主。倾向南东或南南东,倾角中等至较陡,该裂隙带是矿区主要钼矿化分布地段,已圈定的主矿体均分布于该裂隙带中;二是在120~148线,裂隙带长约548 m,宽约413 m,裂隙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中等至较陡。根据地表揭露、深部工程验证及矿体特征分析,含矿裂隙带沿倾向从上往下有由陡变缓的趋势。

1.4 围岩蚀变

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偶见绢云母化。硅化在各种岩石中均有发育,主要呈面型分布。钾长石化和绿泥石化均分布于裂隙中,绢云母化在局部裂隙可见,黄铁矿化与钼矿化关系密切。

1.5 地球化学特征

区内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Mo单元素异常12个,其中2Mo、3Mo、6Mo、8Mo为主要异常。

2Mo异常:走向北西,呈椭圆状,异常面积0.026 km2。Mo含量一般为86×10-6~110×10-6,异常强度101.71×10-6,衬度10.340,异常规模0.248 8 km2。异常分带为外带、中带。

3Mo异常:走向北西,异常呈不规则状,面积0.014 km2。Mo含量一般为77×10-6~120×10-6。异常强度106.33×10-6。衬度10.810。异常规模0.151 3 km2。异常分带为外带、中带。

6Mo异常:走向北西,异常呈不规则状,面积0.012 km2。Mo含量一般为80×10-6~120×10-6。异常强度93.17×10-6。衬度9.471。异常规模0.113 7 km2。具外带和中带异常分带。

8Mo异常:走向北东,异常呈椭圆状。面积0.003 7 km2。Mo含量一般为100×10-6~114×10-6。异常强度107.00×10-6。衬度10.877。异常规模0.040 2 km2。异常分带为外带、中带。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区内共圈定钼矿体22个,其中14个矿体控制程度较高,2个矿体为2个工程点控制,其它6个矿体为单工程控制。其中8,9,10三个矿体为主要矿体(图2)。

矿体控制走向长为660~1 150 m,倾向延伸控制210~560 m,规模中等,经对123~100~164线钻孔和PD1验证,矿体连续性较好,显示矿体走向、倾向上分布较稳定,类型系数定为0.5。

8矿体:分布于123~100~164线。地表由P3水渠壁控制,深部由坑道和钻孔等57个工程控制。矿体总体走向65°,倾向南南东,倾角39°~66°,矿体呈大脉状。沿走向长1 006 m,倾向延伸一般为366~419 m,矿体单工程厚度一般为1.42~6.83 m,平均为3.76 m,厚度变化系数为79%,为较稳定类型矿体。矿体单工程Mo品位一般为0.060%~0.132%,平均为0.126%,品位变化系数为58%,为均匀类型矿体。矿体贮存标高401~800 m,矿头埋深0~50 m,矿尾埋深100~273 m。

9矿体:分布于123~100~164线。地表未有工程控制,深部由坑道和钻孔等42个工程控制。矿体总体走向67°,倾向南南东,倾角46°~60°。矿体呈大脉状,沿走向长1 120 m,倾向延伸一般为213~421 m,矿体单工程厚度一般为1.43~7.05 m,平均为5.01 m,厚度变化系数为89%,为较稳定类型矿体。矿体单工程Mo品位一般为0.065%~0.143%,平均为0.133%,品位变化系数为53%,为均匀类型矿体。矿体贮存标高379~791 m,矿头埋深12~71 m,矿尾埋深98~320 m。

10矿体:分布于123~100~164线。地表未有工程控制,深部由钻孔控制。矿体总体走向68°,倾向南南东,倾角44°~65°。矿体呈大脉状。沿走向长1 150 m,倾向延伸一般为280~436 m,矿体单工程厚度一般为1.84~4.94 m,平均为3.75 m,厚度变化系数为71%,为较稳定类型矿体。矿体单工程Mo品位一般为0.065%~0.130%,平均为0.111%,品位变化系数为45%,为均匀类型矿体。矿体贮存标高346~794 m,矿头埋深12~68 m,矿尾埋深160~340 m。

2.2 矿石特征

矿石结构呈细小鳞片状结构,矿石构造呈脉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

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极少量磁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少量绢云母、绿泥石,微量石榴石、绿帘石、磷灰石、锆石、褐帘石等。

化学分析成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为Mo,伴生有用组分有S、WO3、Ag,有害组分为SiO2。矿区物相分析结果,区内没有氧化带,且混合带不发育,而原生带分布在地表及深部。

按矿石氧化程度划分,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矿石。硫化矿石主要为硫化钼矿石,少量分布于地表,主要分布于深部。硫化钼矿石是矿区主要矿石类型;按容矿岩石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型及石英闪长岩型。根据矿石的物相分析及岩矿鉴定结果分析,矿区钼矿石工业类型为单一的硫化钼矿石。

矿体围岩为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只能通过采样分析来区别划分。矿体夹石主要有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少量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等。矿体与夹石没有明显界线。

容矿岩石基本为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二次侵入体的似斑状中粗粒闪长花岗岩。在矿区西部出露的石英闪长岩中也见有辉钼矿化。

3 矿床成因探讨

(1)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侵入花岗闪长岩是该区的成矿母岩,也是主要的贮矿岩石。成矿母岩主要为钼矿化,而围岩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等。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侵入细粒花岗岩Mo含量为7×10-6,是酸性岩维氏克拉克值的3.5倍(酸性岩维氏克拉克值为1.9×10-6),是省内花岗岩Mo含量的2.9倍(福建省花岗岩类Mo丰度平均值为2.4×10-6),矿质可能来源于该期岩体。该岩体属于SiO2过饱和富钾斑状细粒花岗岩,福安赤路钼矿侵入岩也属于富硅、富钾(钠)的花岗岩(边缘相为似斑状花岗岩)*福建省区域地质测量队,1∶20万德化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7。,省内多处钼矿均有类似特征,故认为此类花岗岩是形成钼矿有利成矿母岩[2]。

(2)福建钼成矿带的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带控制,钼矿远景区的分布主要位于2组以上的构造复合部位,区内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广泛出露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钼矿床成矿作用来源于燕山中晚期地壳深部的含矿酸性熔浆。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中段东侧,处在政和—大浦深大断裂和连江—永定断裂带的交会部位。该区域断裂主要为近南北向,其次为北东和北西向。区域断裂派生的北东、北东东向裂隙为岩浆期后富含Mo等有用元素成矿热液的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通道及空间。

(3)中侏罗纪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碰撞俯冲-岩石圈消减,中国东南沿海进入活动大陆边缘造山阶段,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形成浙闽粤大面积高钾-钙碱系列酸性火山-侵入杂岩陆相火山构造岩浆带。古太平洋板块活动后期,挤压应力松驰、伸展以及底侵作用等,使重熔的岩浆不断上涌形成复式岩体,在岩浆热液的驱动下,早期岩石中Mo等成矿元素被萃取,进入以硅质为主的热液载体中,贯入、充填于岩浆上涌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裂隙带中,形成矿体(图3)。

(4)区内钼矿体贮存于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二次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受岩体的北东或北东东向构造裂隙(岩体原生层节理带)控制。矿石中辉钼矿呈他形片状结构,星点状、细脉状、稀疏浸染状构造,显示了构造控矿和热液充填的特征。与福建古田西朝钼矿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型钼矿床。

4 找矿标志

(1)钼矿体受近北东向次级断裂(裂隙带)控制,矿体呈大脉状、透镜状或脉状,矿体产状与裂隙带基本一致。因此,近东西向构造裂隙密集带是直接找矿标志。

(2)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与钼矿化关系密切。尤其是黄铁矿化蚀变越强,矿化越好,是主要找矿标志。

(3)矿区内1∶5万水系或土壤化探异常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该文是在福建省漳平市元沙矿区钼矿详查阶段性资料总结而成,系集体劳动成果。文章编写过程中承蒙林志明高级工程师审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深表感谢!

1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 徐国才. 江西铅山杨林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矿产与地质,2012,26(5).

猜你喜欢

钼矿北东闪长岩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印度尼西亚纳比雷地区高镁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北山洋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构造演化:内蒙古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南部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的制约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浅谈钼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CSAMT在豫西栾川某钼矿勘查中的应用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