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应对策略分析

2016-01-19戴华秀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期
关键词:拓扑结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戴华秀

摘 要:众所周知,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是数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十分关注如何安全地保存数据。因此,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Android;物联网;拓扑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2.036

截至2015-06,我国手机网民已达5.94亿,较2014-12增加了3 679万人。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更加明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移动支付漏洞、手机病毒等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014年七夕期间,一条会使用户手机自动群发短信的手机病毒在Android系统中通过短信大肆传播。网监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这是一种针对Android平台的新型移动互联网恶意木马程序。这种新型手机病毒可在Android平台的系统漏洞中传播,用户手机感染后会在屏幕上显示“XX神器”,用户点击该图标后,会进入自动安装程序,并搜索手机通讯录,向所有联系人发送信息:“XXX,看这个,http://cdn.yyupload.com/down42

79193/XXshenqi.apk.”据统计,该病毒通过短信群发,短时间内就被送至上百万用户的手机。

由于Android平台是一个开放平台,具有开源性和兼容性,受到无数生产厂家的青睐,目前已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系统之一。但该系统的漏洞层出不穷,各种信息泄露、恶意扣费、系统被破坏的情况屡见不鲜。

除了Android平台存在一些问题外,IOS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兴起,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相继投入到了物联网的建设中,但这些系统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较为薄弱。比如,家庭网络的安全性一直以来都十分薄弱。

2015年央视举办的3·15晚会曝光了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泄露用户信息的事件。这些银行的员工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将用户的核心信息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商家,导致用户多次接收到骚扰信息。此类事件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由于移动互联网具有的特殊性质,网络用户更易受到各种攻击,要想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其安全问题。

2 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具体而言,主要为网络安全、终端安全、业务安全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移动网络具有开放性

移动网络具有接入便利的特点,因此,隐藏着众多安全问题。以移动通讯为例,在2G时代,运营商自建了专属网络系统,且不与外界的网络连接,信息在封闭的系统中传输,受到外部的干扰较少。以往,一般的病毒无法通过公共网络(2G网络)传播,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技术进入了4G、5G时代,其网络具有IP混合交换的特点,用户通过公用网络进入移动互联网后,无形之中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隐患。

2.2 终端众多,安全管理难度大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视、汽车、家具都内置了上网功能,可通过移动网络、无线等方式接入网络。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其自身的接入和鉴权认证方式不一样,且其可控制的程序、网络、内存资源较多,但部分智能终端根本不具备安全防御系统。因此,数量众多、形式不一、安全防护水平不一的终端就成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隐患之一。

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流程较多

以往,在金融服务领域,用户必须前往营业网点或ATM机取钱,这些设备和网络都是银行内部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想攻击这些网络具有较高的难度。目前,智能终端已经部署在了用户手机中,用户要想进入银行内部网络,就必须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入。在用户接入银行内部网络系统的过程中,需要鉴权,且增加了相应的业务流程。

3 信息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就目前的网络攻击而言,其主要目的是窃取用户信息。鉴于移动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多终端、多业务的特点,要想实现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就要从用户入手,注重网络安全问题,加强终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

3.1 从用户入手,使移动网络透明

应实行手机号码实名制,手机用户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此情况下,任何不法行为都能追溯到个人。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就要使移动网络透明,从而使用户的行为可通过“可鉴权,可溯源”技术追溯。

3.2 注意网络自身安全问题

需要加强保护网络内部的拓扑结构、网络节点、网络口令等。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应采用不可逆的网络加密技术加密,从而达到用户保护自身网络安全的目的。

3.3 加强对终端的安全防护

目前,许多网络终端不具备网络防护能力,一旦受到攻击,则极易被击垮。由于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在彩信、手机浏览网页、下载安装软件等多种情况下都可能感染病毒或遭到入侵。因此,需要终端设备生产厂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终端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拓扑结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浅谈P2P网络的拓扑结构
信息办公平台网络优化设计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