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寻路行为的地铁换乘站导向标识设置研究
2016-01-19程晏林枫张在龙刘浩然
程晏 林枫 张在龙 刘浩然
摘 要:为了使地铁换乘站导向标识能够有效引导乘客寻路,以呼家楼地铁换乘站为例,通过观察法、调查问卷法和测量法等实地调研方法搜集和分析数据,基于乘客在复杂空间寻路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对呼家楼地铁换乘站进行标识设置的评价,并提出满足乘客心理、行为需求的导向标识优化方案。
关键词:地铁换乘站;导向标识;寻路行为;乘客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1.00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地铁系统运输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地铁空间环境封闭,结构日益多元化以及客流量增加,拥挤客流心理、行为复杂等原因,也造成了乘客寻路困难的问题。地铁标识设置必须具有可识别性和规律性,否则影响乘客正常寻路,导致地铁站内人群拥堵和混乱,乘客滞留时间过长,引发不满和焦躁情绪,最终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秩序。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在复杂空间中以乘客心理和行为为出发点,利用合理的可视化文字、图形和符号引导乘客的空间认知,呈现地铁不同功能区域的功能信息和不同流线换乘信息,改善地铁空间寻路环境,从而帮助乘客及时、有效地辨认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在我国,现有的地铁导向标识研究主要是从标识设计本身入手,从视觉效果或者美学设计方面,比如信息内容、环境、标识牌形态、布局等展开,而基于乘客的实际心理和行为需求,依据寻路行为和寻路决策点来进行导向标识设置的探索和研究却相对较少,并且研究也不够充分。
本文以地铁导向标识位置设置为对象,分别从乘客寻路行为的决策需求和人体测量学的标志可视距离两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地铁站导向标识设置的基本原则,并以北京地铁呼家楼站为例,进行地铁站导向标识位置设置的评估和优化。
1 地铁换乘站导向标识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地铁站标识设置主要涉及三类:附着式(标识背面直接固定在物体上)、悬挂式(与建筑物顶部或墙壁连接固定)和地面式(通过镶嵌、喷图等方式将标识以平面方式固定在地面上)。
地铁站的引导标识是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上传达与乘客对车站状况理解、乘客行为相关的信息手段,标识设计中必须考虑三个主要因素:传递方、接受方和环境。地铁标识按照区域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决定设置类型,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区域的功能,尽可能地将信息传递给乘客,便于乘客及时、准确地找到寻路信息。地铁标识作为向乘客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应同时提供“线”和“面”两种信息,其中,线的理解较为直接,面的理解需把握空间的相互关系。地铁站中需提供的基本信息及其相对应的标识类型如图1所示。
乘客在地铁站中的行为主要包括上、下车行为和换乘行为。根据乘客的寻路行为,将引导标识主要设置在乘客行动路线的决策点上,即乘客在寻路过程中需要作出选择的参考点。决策点的位置和数量受地铁内部环境和客流量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地铁内部建筑空间平面复杂程度高、流线交叉点多,乘客寻路的决策点数量就需要相应地增加。这时,需要在相应的决策点提供充足的标识来帮助乘客进行寻路决策。基于乘客寻路行为的标识配置的基本方式如图2所示。
2 换乘站导向标识设施现状评价和优化
2.1 呼家楼地铁换乘站概况
呼家楼站为地下车站,10号线站台和站厅采用分离式岛式站台设计,以避开立交桥桥桩,左右线间距达47.2 m。由于三环路没有预留地铁通过条件,10号线车站下挖很深,因此,为了避免6号线施工难度过大,站厅层预留了6号线站台的位置,即6号线从10号线站台上部穿过。6号线车站为侧式站台设计,两侧与10号线站厅直接相连。此外,也有8条换乘通道连接6号线站台和10号线站厅,每侧各有2条短通道(楼梯)和2条长通道(斜道),在高峰时间用作单向分流换乘,其余时间则双向换乘。6号线站台东西两端上方各设置一个站厅,东侧为通往C口的站厅,西侧为在图3中,在一个楼梯口或长通道口,用相同颜色、相同方向标注的所有箭头表示一块悬挂式标识的两面,内容相同,目的是让不同方向的乘客都可以看见。此外,在每一个换乘厅都有两部电梯往来于换乘厅与10号线站台之间。左侧二层标有颜色的两部电梯与右侧标有颜色的两部电梯是相对应的,其中一部为单向上行电梯。
6号线草房方向换乘10号线金台夕照方向如图4所示。以6号线草房换乘10号线团结湖方向为例,图4中红色箭头表示6号线草房换往10号线金台夕照方向,蓝色箭头表示10号线金台夕照方向换往6号线草房方向。A101表示换乘至金台夕照方向,A103表示换乘至草房方向,A302表示换乘至6号线方向,B302表示换乘至6号线方向。
2.2 呼家楼地铁换乘站标识设置评价
本次调研针对呼家楼地铁导向标识设置的使用现状设计问卷,从乘客对呼家楼地铁站空间复杂性、标志设置的连续性、换乘方向及出口是否容易找到等现状出发,共设计了8个问题,其中主要研究问题为4个。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7份,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8.5%,问卷有效率为94.5%,数据可靠。表1所示为用里克特量表法调研结果的统计。
根据里克特量表法调研结果的统计,乘客对于呼家楼站导向标识设置使用现状的态度的平均值集中分布在3.5~4.5之间,评语为较好。总体来说,被调查者对于呼家楼站的导向标识的设置持比较满意的态度。另外,由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大部分为通勤人员,因此能很快找到目的地,这也是评语为较好的主要原因。
本次问卷调查完成后,根据被调查者的各个项目的分数计算代数和,并计算每个被调查者对测量对象的态度总和,以了解被调查者对呼家楼站地铁导向标识设置使用现状的整体态度。在调查问卷中,少部分乘客认为高峰期人比较多是寻找标识牌的干扰因素;大部分乘客认为卫生间标识设置不合理,标识不明确、卫生间较少是主要问题。
2.3 呼家楼地铁换乘站标识设置优化
呼家楼站地铁空间度比较复杂,在换乘和出入过程中都需要上、下楼梯。经测量,乘客在下楼梯时能看清标识的最远距离是4.679 m,上楼梯时能看清标识的最远距离为5.330 m,而楼梯长度为8.013 m。由此可见,在上、下楼梯时,乘客走到楼梯的一半才能看清标识,如图5所示。假如乘客在楼梯上发现即将到达的地方不是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在早晚高峰期还要再走下去重新寻找目的地,这样不仅浪费了乘客的时间,还加剧了拥堵。优化方案:经测量,标识的悬高是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如果要使乘客能在刚上楼梯或者刚下楼梯时就看清楼上或楼下的标识,改变楼梯的缓度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就需要在楼梯的中间设置一个悬挂式标识或者在楼梯的侧墙上贴上附着式标识,增加乘客获取信息的机会。图6所示为呼家楼站楼梯口导向标识优化。
呼家楼站在二层和三层大厅都设置了C口。在呼家楼站第二层开往草房方向,在草房换至10号线的两个大厅中都可以看见C出口和D出口的定位标识。然而,却只在草房方向换往团结湖大厅的入口处才附着两个“C出口”字样的标识,在换往金台夕照的大厅中,虽然C出口和D出口都可眼见,却只贴了“D出口”的标识。另外,在6号线开往草房方向的站台中,所有悬挂式和大部分附着式通往C口的标识,都是通往6号线东侧、连接第三层的C口。就10号线而言,从二层换乘厅出C口较为方便。因为10号线的两个方向需要从不同的换乘厅出C口,因此,在二层两个大厅设置C出口是很有必要的。优化方案:两个大厅的两个C出口应以“C1出口”和“C2出口”予以区分;而在三层大厅设置C出口的初衷如果是分流6号线的人流量,那么,在10号线往C&D口的通道中,标识应连续设置。为了避免混淆,6号线的站台附近不应设置通往二层大厅C&D出口的标识,优化图形如图7所示(去除和增加标识以红色文字标注)。
开往金台夕照方向没有去B出口的悬挂式标识的优化如图8所示(图中红色标识为建议增加的标识)。
在10号线换往草房方向的标识中,大部分标识以“开往6号线”表示。6号线为侧式站台,即站台被轨道分隔,此时,乘客必须利用三层大厅往来于两站台之间。因此,单用“开往6号线”表示换乘站台,而没有具体站名,如果乘客想去草房方向却去了海淀五路居方向,要再换到草房方向,就需要走三层大厅,十分不便。本文建议将10号线往6号线方向的换乘标识“开往6号线”(图中标识号为A302)修改为“开往6号线草房方向”(图中标识号为A103)或“开往6号线海淀五路居方向”(图中标识号为A104)。
下面以草房—金台夕照换乘为例,提出修改方案(其他路线修改方案与此呈镜像对称),如图9所示。
3 结论
通过调查问卷得到了关于呼家楼站的基本信息,包括呼家楼站的空间复杂性、标识设置的连续性、能否顺利找到换乘站及出口、乘客在换乘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标识的测量得出呼家楼站标识设置的优劣,从而画出乘客换乘、出入流线图,以系统分析呼家楼站标识的优缺点。
本文基于实地测量数据,运用软件定量绘制该站平面图,并标示乘客寻路流线及决策点标识信息。此外,在流线图的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法和科学实验法的分析结果,对呼家楼站标识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优化方案。
综上所述,解决乘客寻路问题,对于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提高地铁服务水平以及保障城市交通运输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吉颖.西安地铁商业空间导向标识的设置问题研究——以钟楼站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北京市地铁线路公司,等.GB/T 15566.1—2007 公共交通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张露芳,黄薇,吴明.公共环境中人的行为方式与标识设置研究[C]//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2003.
[4]张海晔.综合客运枢纽诱导标识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