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学生近年自杀死亡案例调查分析报告
2016-01-18
编者按:
为了解掌握我省大中小学生自杀危机规律及趋势,提出合理的预防策略,江西省教育厅组织人员对近年来我省大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进行了一次调查。围绕此次调查结果,江西省教育厅课题调研组撰写了《关于近年来我省大中小学生自杀死亡案例调查分析报告》,并向省领导呈阅。时任省政府副省长朱虹在阅读报告后作出批示:“这个报告做得好,可发《江西教育》,并摘发通报各市、县教育局和重点学校。”为此,本刊摘发部分内容,供全省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
今年,我们会同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对近年来我省学生的自杀案例进行了调研、收集和分析,意在寻求我省大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及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本次调查采取案例收集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收集了近年来我省学生自杀死亡案例。由于自杀不属于案件,有关部门对死因很少作出明确鉴定,许多案例只能依据相关迹象辨别,案例收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调查分析情况仅供参考。
一、基本状况分析
我们对搜集到的所有案例数据进行了横纵向比较分析。
(一)结构分布
性别:大学生自杀男女所占比例基本相同,中小学生自杀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大学生自杀各年级比例相差不大,中小学生自杀主要集中在初高中青春期。户籍:大学生自杀农村籍高于城镇籍,中小学生自杀农村籍高于城镇籍;农村籍中单亲或留守儿童占一半比例。
(二)动态分布
从年度看,近几年,大学生自杀死亡人数基本持平,中小学生自杀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不排除时间越久远统计数据越不全的因素)。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析,春季是学生自杀的高峰期。
(三)行为分析
方式:高坠、溺水、自缢是自杀采取的常用方式,其中高坠比率最高。此外,密室烧炭方式呈上升趋势。地点:大学生自杀发生在校内的高于校外,中小学生自杀发生在校内的低于校外。
二、自杀原因分析
(一)心理问题是导致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
根据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研究人员测算,目前5%左右的中国人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2014年,江西省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对全省6716名青年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发现有冲动倾向的有589人(10.37%)、过敏倾向的有639人(11.25%)、恐怖倾向的有642人(11.31%)、学习焦虑的有425人(7.49%)、自责倾向的有415人(7.31%)、对人焦虑的有390人(6.86%)、孤独倾向的有173人(3.05%)。这当中特别是有33人(0.59%)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制订个人指导计划并重点关注。在自杀死亡案例中,因心理及精神疾病方面原因直接导致自杀的占一半以上。心理及精神疾病是造成学生自杀的内在素质根源,这一结论也已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其中抑郁症又是引发自杀的头号杀手。
(二)家庭、学校、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引发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原因呈多样化特征,但总体来说有两大类:一是家庭教育的缺位。有不少父母在外务工或工作繁忙,或父母感情不和睦、离异以及再婚等因素,导致父母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与心理沟通。缺位的教育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遇事容易走极端。二是家庭教育的错位。主要表现为“唯分数论”教育和“暴力”教育。“唯分数论”教育是目前大部分家庭的通病。强调学习成绩,强调父母的付出及期望,势必对孩子造成难以负重的精神压力。“暴力教育”具有隐蔽性和高发性,表现在家庭教育孩子的行为、言语及情感上,殴打体罚、指责辱骂和情感漠视对一个理解事物还属于片面期的孩子来说会无限放大,部分处于逆反期或厌学状态的孩子反抗家长的方式更多的是负气自杀。此外,家庭遗传因素在自杀行为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一级亲属遗传度为34%。
2.学校因素。一是学业负担繁重。面对大学生的是正常毕业和就业压力,而中小学生是超负荷的学习任务和升学考试压力。二是学习环境不愉快。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感情受挫,受到歧视或诬陷以及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等因素均可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或障碍。三是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心理异常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自杀迹象没能被及时发现而酿成悲剧。
3.社会因素。当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问世后,导致不少青少年模仿其自杀行为,美国社会学家Phillips称这种现象为“维特效应”。自杀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一些新闻媒体对自杀事件过分渲染、大肆炒作,可能诱发某些学生的自杀行为。一些网络上流行的自虐游戏和烧炭自杀介绍,都影响到一些学生的自身行为。此外,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导致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定位模糊,一些不当的恶性竞争会使某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因对竞争失败的结果或预期而感到无法承受。
(三)人际冲突、感情纠纷、学业压力是学生自杀的直接诱因
学生自杀大部分是各种原因综合发生着作用,但总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一是人际冲突。人际冲突主要是与亲人和朋友的冲突,而与亲人的冲突是诱发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这些学生集中在中低年级,大多是一时激愤,无限放大了长辈的责骂,以死来抗争。本次调查中由于和亲人冲突直接导致自杀的中小学生案例就占较高比例。二是感情纠纷。感情纠纷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的学生中,部分学生恋爱一旦受挫,有的会万念俱灰,有的想表达“坚贞”悲情的爱,有的想惩罚控诉恋人,无法短时间缓冲冷却,因积聚的负面能量和激愤而选择了自杀。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和中学生失恋自杀案例也占一定比例。三是学业压力。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指出,学习压力是学生自杀最重要的原因,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杀率最高为初中生。我们收集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建议及对策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心理疾病的极端表现方式。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杀现象客观存在,不可回避。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城市人口自杀率为十万分之10.89,农村人口自杀率为十万分之12.08。
教育部有一份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学生自杀率平均为十万分之2.25。而就我省来看,学生总体是阳光的,自杀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如此,由于自杀事关学生生命,社会高度关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面对学生自杀事件,既不能大肆渲染,也不能刻意回避。要坚持做到正面教育、重点干预、积极防范,最大限度减少悲剧的发生。
(一)学校全程督管,防止一般心理问题恶性发展
心理问题是学生自杀的内在原因,不良心理恶性发展导致学生最终走上绝路。实践证明,学校预防学生自杀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干预。如,华东交通大学实施的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程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了“校、院、班、寝”四级预警机制,每年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15名左右的高危个体,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近十年来,该校无一例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其基本经验:一是要把好“入口”关,将新生入学第一时间接受心理健康普查作为常态化工作,及早发现高危心理隐患的学生,并建立重点学生心理预警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把好“日常”关,对重点群体主动实行心理干预,进行全程心理跟踪,不断关心和疏导,必要时联系家长及时送医就诊或休学治疗,做到“不失控”。三是把好“处置”关,对突发事件诱发的冲动性自杀行为的学生,学工、保卫等部门要迅速果断采取应急措施,把事态控制在初发状态,做到“能化解”。
(二)社会齐抓共管,优化学生成长外在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学生自杀是每个家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引导他形成坚强的人格是每位家长应尽的监护义务,而对心理异常的孩子要及时送医就诊并有义务告知学校。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构进行生命、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防范可能引发自杀行为的隐患。媒体对舆论引导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体应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热线、援助机构等求助信息,对自杀事件的报道要尽量淡化,要有所取舍,尤其是对网络和新媒体,网络运营监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坚决取缔那些教唆诱发自杀的网站、贴吧等。社会中每个人都应重视爱护生命,用科学态度面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做到不歧视、多关心,尽可能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帮助他们。
(三)善于把握规律,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
调查显示,学生自杀存在一定的规律,把握好事发规律,预防才有针对性。
一是把握事发时间规律,提前进行预警。春季是学生自杀高发季。春季特有的低气压、阴雨天、疲倦困乏现象容易诱发“心病”而导致自杀。重要考试前后、开学及毕业季是学生自杀的高发时间段。学生在这些时间段的压力负担很重,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环境或无法接受一时的失败,可能引发悲剧。把握这些规律,学校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文体活动来舒缓学生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事先发布危机预警,提醒老师要敏锐观察学生日常状态、行为及语言的变化,及时发现了解其心理变化,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努力减轻其压力,避免过激言行刺激。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应及时进行疏导或专业治疗。
二是把握自杀高发群体规律,分类开展指导。自杀高发群体第一类是存在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初高中学生。对这类学生批评教育,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理性教育,充分体现家长的亲情关爱,杜绝“暴力教育”。第二类是感情受挫的大学生及高年级中学生。对感情受到伤害的学生,父母及教师要做他们倾听诉说的朋友,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引导他们控制情感冲动。第三类是有学业或就业压力的学生。对于学业压力大、考试失败的学生,教师更要及时给予关注鼓励,帮助分析失败原因,挖掘赞美其优点,不吝啬表扬和鼓励,这都是让其树立自信心的途径。高校要切实担负起消除或减缓就业存在的困难给毕业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社会压力,尤其是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及帮扶推荐要更有担当,应积极指导其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第四类是农村户籍生源,尤其是单亲或留守学生。这类学生大多有自卑心理,有孤僻内向缺乏安全感或暴躁冲动缺乏自控的两极化性格。社会、监管人、学校老师同学要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帮助,才会让他们在关爱中自理、自立、自强。
三是把握自杀方式规律,堵塞管理漏洞。高坠、溺水、自缢是自杀采取的常用方式。学生自杀方式的选择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如坠楼事件中一些高校高层建筑不加装门窗限位器,通往天台的通道不加锁等,这无形中给自杀行为提供了便利。学校完善高层建筑安全防范,排除高坠场所的隐患,就可以减缓有自杀意念的学生选择最快的自杀方式。另外,加强学生活动范围的湖泊水域管理,加强学生校外租房的管理,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加强危险药品、物品的流出管理等也是预防学生溺水、自缢、服毒等自杀行为的有效方式。(注:报告中一些具体数据较为敏感,案例涉及隐私,本文做了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