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2016-01-18王媛
王媛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缺乏动手氛围。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养成学生动手的习惯
小学是学生的初学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兴趣,但小学生往往没有摆放物品的习惯,所以在做完实验后,会不自觉地乱放工具。这就要依靠教师来引导,让学生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首先是在动手操作之前,让学生仔细地检查学具的完善性,如果发现忘带学具应及时补齐,并规定学具的摆放位置;其次是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明确告诉学生不得随意拿别人的学具,“一切行动要听指挥”;再次是在动手操作之后,要保留操作结果,课后收拾,归类轻摆放,不得乱丢扔;最后还应提醒学生要注意操作的时间,操作时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整理。
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合理安排是顺利完成操作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动手可以增强学生思维。动手操作前,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安排适当的操作,莫让那些浪费时间的无用操作泛滥成“灾”。如一位教师教学数字游戏时,安排了如下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每人随抓一把硬币,然后往一个纸壳箱里丢,最后算算总共有多少个一元和五角、多少个两角和一角,看谁的总面值多,谁就是“赢家”。
其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及游戏发生的可能性和极限思想等,而这位教师只图一时的热闹,组织一次又一次的操作活动,纯粹只是为了操作而操作,却忽视了操作背后的真正目的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操作活动的安排要在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实践兴趣的同时,做到以下三要:一要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二要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三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
三、提高学生动手的效用
一切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落实到应用,又要更好地为生产、生活而服务。让学生在数学生活中提高动手效用,因为课堂的时间是较为有限的,模拟生活的场景也会受时空的限制。作业设计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绵延,成了思维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在融通生活的课外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补充、体验。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潜移默化地丰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了“认识人民币”以后,笔者要求学生放学后和爸妈一道去超市买东西,给爸妈和收银员算一算,所购商品总共该付多少钱,实际付了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回学校后和同学们交流。这样把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能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解释,也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学得兴趣高涨,灵活有效。
让学生动手,参与“数字”生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属。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倡导“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我们指明了当下的数学教学必须朝着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的方向发展。
四、锻炼学生动手的技能
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将动手与动脑有效地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通过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另一方面为学生构建思维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 “相等与不相等”一课时,可设计以下两个操作环节:
第一环节,摆一摆。第一排摆6粒纽扣,第二排摆同样多的纽扣。同学通过操作得出: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纽扣粒数相等,都是6粒。第二环节,想一想。要使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纽扣相差4粒,怎么摆?有多少种摆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同学们得出了多种答案。如第一排添上或去掉4粒,第二排不变;第二排添上或去掉4粒,第一排不变;第一排移2粒纽扣到第二排或第二排移2粒纽扣到第一排;第一排去掉1粒,第二排添上3粒;第二排添上1粒,第一排添上5粒……。
上述操作活动过程,激活了口、手、脑等多项联动,让学生切身体验了认识过程,不仅掌握了“相等与不相等”这一知识,而且领悟到只有手脑并用才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结果来。这样的学习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让学生动起来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也许会忘记,看过了也许会明白,但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