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放式高中数学教学

2016-01-18蒋红雅

江西教育C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开放式高中数学

蒋红雅

摘 要:教师应当在兼顾书本内容的同时,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如社会、自然、生活,让学生汲取到多于教材的数学知识。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思维得到发散,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也使他们思考灵活,获得独到的解题思路,逃离先验知识的模式化阴影。这体现一种开放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它取代了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兴趣,产生热烈的听课欲望,也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使课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关键词:开放式 高中数学 传统教学 照本宣科 先验知识

在开放的数学教学方式下,无论教还是学,对知识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促成课堂教学知识和视野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不仅点缀课堂,还吸引和点缀每一位学生,使其产生新的联想,获得对解题独到的见解。丰富知识体系的建立使学生摆脱先入为主的经验对思维的限制,也使教师破除数学课就应该照本宣科的传统。可以说,开放性的高中数学教学摒除了旧的、老化的,不适合现代教育观念的,已成为高中数学课堂的新风尚,学生在其中流连忘返,体验百变数学知识的乐趣。

一、开放课堂之自主学习

学生拥有自主探究平台是课堂开放的基础,只有学生行动自主化了,才能获得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机会,进而摆脱先验知识对思维的限制。高中数学教材涉及的知识有些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生在生活之处所走的每一步都可能会触碰一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以多种形式先于教材理论知识占据学生的思维,成为一种长期进驻的先验知识,决定学生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新事物的认识、见解的独立性、联想的创新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有准备投身自主探究平台的意识,并创立这样的环境,使课堂沟通生活,呈现开放的趋势。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通过生活实践总结而来的正确经验,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获得有趣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比传统教育以班级为平台、以课本为根本、以教师为权威的教学方式更能让现代学生接受。

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愿望,这让他们精神放松,行动随意,思考自如,他们所有的独特创新想法、解题的灵活思路都出自自主探究学习中,这类同于文学层面的“百家争鸣”,开放宽松、具有包容性的大环境塑造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自主平台,让学生回归生活,用实践把握理论,这不仅可以缓解学生高考压力,还会使学生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以概率这一知识点为例。从概率的概念来看,它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即某件事所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样的实例有很多,可以随手拈来。教师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选取一个实例,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进而了解概率的意义和公式的应用。有学生举出这样一个案例:“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购买满200元商品,就可以参与抽奖,奖项都写在小球上,小球都被放在抽奖箱里。其中一等奖写在红球上,共有两个;二等奖写在黄球上,共有20个;三等奖写在蓝球上,共40名。问每抽一个奖项的概率是多少?”这当然根据概率公式就能算出。自主探究的环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将目光转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亲身实践又使学生得以验证概率概念,形成深刻的记忆。

二、开放课堂之学科跨越

知识世界是网状的,所有学科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不能将一个学科的知识孤立来看,联想和类同点的找寻,将一个个看似没有联系的知识孤岛联系起来,建立关系,彼此说明,知识的网状结构形成。关于数学知识也是如此,它的抽象性让学生难于理解,教师也常常为了缩短学生的理解时间,找形象具体的例子进行联想说明,试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易于理解。但这些联想来的例子是琐碎的,甚至也是凭空想象的,更可能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例如,有些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图像的时候,经常说三角函数图像像心律图上下波动,虽然比喻很形象但欠缺正确性,这就误导学生。因为当学生想起三角形函数的时候,便会首先想到这一错误的比喻。所以,为了使学生清晰、正确、快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不妨进行跨学科教学,即应用其他学科简单易懂的知识来说明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在这里,教师的教学是开放性的,学生既能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又能感受其他学科知识与数学知识的殊途同归的联系性,培养其联想能力,丰富其知识储备,锻炼其见解的创新性。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时候,教师便可联系图书管理专业的知识,用图书的分类来说明集合的概念和应用。关于集合的概念,将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而从图书分类这一专题知识中,也可以找到与集合知识殊途同归的知识,如图书基本学科分类这一知识,图书基本学科是集合总体,类别中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泛论学科是集合元素。而对于图书分类这一知识本身而言,有很多种,但百变不离其宗,都是一个总体类别下囊括一系列的元素,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主体进行例说。有学生将图书以经、史、子、集的方式分类,有些学生则按照学科进行分类,还有学生按照图书的作用进行分类,将图书分为教材、教辅、教参。这涉及学科的跨域,即用容易理解的某一学科的知识来说明所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容,通过学科之间的说明,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看到学科之间有趣的互通性,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三、开放课堂之精彩回放

开放课堂的营造不仅仅在于学习空间的拓展、学科间的横向跨越,还在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可以说,知识本身是深邃的,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里完成对知识的全部理解。对知识的理解是要分步进行的。分步就要有前有后:前面讲了,后面想到要提出来;后面涉及到了,前面的知识就要回放出来。为了使知识全面呈现,也为了使学生唤起记忆,印象深刻,教师不能忽视对前面学过知识的回放,而是要像写文章一样,首尾呼应,完成表达。这会令课堂收放自如,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但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数学教学是封闭的,它将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局限在两个空间里,只要不妨碍解题,便让彼此在课堂教学中互不来往。这使学生无法建立知识网,所有知识都琐碎如散珠一样存在学生大脑中,既不容易记忆,也不容易建立关系,加以深层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要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将琐碎的知识穿上线,知识变得丰富,其脉络转为清晰,学生愿意去学,而且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例如,在讲到常用数集及表示方法时,教师便可进行知识精彩回放:自然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是什么?在这里,教师可先提问学生,然后将一些数打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辨别自然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都包含哪些数。例如,自然数用“N”这一符号表示,又被称为非负整数集,包含0及所有正整数。这一精彩回顾是开放性的,学生思维飞离课堂,进入曾经历过的课堂世界,进行知识的联系,无论是教学课堂,还是学习内容都变得丰富起来。

拥有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是每个学生最为迫切的愿望。在开放之中,学生得以不受固定思维模式限制,思维发散,进行独立思考、联想,丰富知识汲取,这利于他们的学习,也成就数学课堂向现代教育的迈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中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开放式高中数学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