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园昆虫群落结构的调查
2016-01-17杨妙苏艳环黄扬玉
杨妙 苏艳环 黄扬玉
(1南宁市植保植检站,广西南宁 530001;2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 530001)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深入推进,广西桑蚕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桑蚕生产大省,蚕茧产量连续9年稳居全国榜首。桑树栽培是蚕业的基础,在蚕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区桑树面积不断扩大,桑园害虫种类多,我国桑树害虫多达200多种[1],其中广西分布有86种[2],严重威胁着桑蚕业的健康发展[3-4]。单一化学防治容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且易造成家蚕中毒[5-6],影响蚕种、蚕茧的质量、产量,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7];同时天敌也会受到影响。为了更好的防治病虫,了解桑园昆虫群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实地调查取样,了解桑园昆虫种群结构,运用群落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群落的稳定性。探明了桑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的组成,对实施桑树害虫生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桑树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影响害虫发生的因素及机制,为防治桑园桑树害虫提供有力的依据,2014年9-10月,对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桑园内桑树进行了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调查。群落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指数越高的群落,一般被认为越稳定,抗外界干扰或受干扰后恢复原样的能力越强。了解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及优势种的优势度指数(d)等,以便了解广西桑园昆虫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恢复力及其优势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度等,以便施行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 调查方法
2014年9-10月期间在广西桑园内随机进行昆虫群落结构调查,调查中选取选择长势、土壤类型、地势、栽培管理条件较一致的地块,采取棋盘式5点抽样法进行定时、定点、定株调查,每点随机抽取10株为调查对象,每隔隔一周时间调查1次,每次调查桑园1株样树,先环绕样树一圈目测2 min,调查在树冠层的大型昆虫,然后调查其他昆虫[8]。每次调查结果分种类及数量记录,对于暂时看不出种类的另做收留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
2 数据处理
2.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一般认为,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其多样性就越高,群落结构则越稳定,高度多样性是稳定自然系统的特征之一[8]。多样性指数表达公式如下:
H'=其中Ni为第i物种的个体数,N为所有物种的总个体数,s为调查期间物种总数。
2.2 Pielou均匀度指数(J)
均匀性指数,指的是物种间的平衡性。均匀性指数越高,则物种间的平衡性约好,其群落结构则越稳定。均匀性指数表达公式如下:
式中H'为实测多样性值;H'max为最大理论值。即假定群落中各个物种以相同比例存在时的H'值,表达式:
2.3 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d)(dominant index)
优势种是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种,优势度是表示群落中优势种数量上占优势的程度。优势度指数表达式如下:
Nmax为优势物种的数量,N为所有物种的总个体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桃园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
物种组成及类群相对多度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桑园害虫大多是食叶害虫,危害枝干害虫较少。在试验桑园共调查害虫及天敌31种,分属9个目,18个科。
表1 桑园昆虫群落组成
由表1可以看出,桑园昆虫群落主要类群为缨翅目(Thysanopt era)、同翅目(Hom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鞘翅目(Coleptera)和蜱螨目(Acarina)等6个目,这6个类群占所有昆虫科的83.33%,种类的87.10%,个体数的97.46%。其中,个体数最多的是缨翅目,占总个体数的33.85%,同翅目次之,为23.83%;物种数最多的是鞘翅目,占总物种数的35.48%,同翅目次之,为25.81%;科数最多的是鞘翅目,占总科数的27.78%,鳞翅目和同翅目次之,分别为22.22%、16.67%。植食性昆虫占绝对优势,有5目13科2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有3目3科4种;其他类昆虫有2目2科3种。
3.2 桑园昆虫数量动态
从图1可看到:2014年9-10月桑园昆虫数量动态随着时间的推移,9月初至9月中旬呈下降趋势,9月中旬至9月下旬稍有起伏,9月下旬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总趋势是下降的。9月桑园昆虫数量相对稳定,9月中有下降而后增加,实为昆虫世代交替致使数量发生变化;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10月开始,桑园昆虫逐渐开始进入入冬准备,虫体总体数量减少。故此,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这段时间,可适当防治,以减少越冬虫口数,减少来年虫口基数。
图1 2014年9-10月桑园昆虫数量动态
3.3 桑园昆虫群落中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J)的时间变化
桑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物种数及总个体数的时间变化见表2。从表2看到,2014年9月到10月桑园昆虫个体数减少,而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均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因此,除了虫口数在减少外,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相对稳定。
表2 桑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
3.4 桑园昆虫群落主要生态优势种的时序动态
通过观察优势种的时序动态,可以粗略了解昆虫群落的变化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优势种桑蓟马优势指数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优势种桑粉虱的优势指数则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因此2014年9-10月桑蓟马总趋势是减少的,而桑粉虱先增加后减少;总体看来,桑园昆虫群落是趋向下降的。
表3 桑园昆虫群落主要种类的优势指数
4 讨论与总结
昆虫群落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天气,害虫迁飞性,天敌等,本次仅做了桑园昆虫的初步调查,结果为:在桑树树上发现了31种昆虫,隶属9目18科(包括蜘蛛、螨类和蜗牛),其中缨翅目昆虫为主要类群,其次是同翅目、鳞翅目、柄眼目、蜱螨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螳螂目;桑蓟马和桑粉虱为主要优势物种,其中桑粉虱为优势种与相关报道吻合;昆虫群落结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9月中旬昆虫个体数减少,下旬有所回升,9月到10月昆虫群落结构中个体数总趋势为减少;但桑园昆虫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均匀性比较稳定。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次调查结果欠缺全面,但可为今后进一步调查提供参考。在今后了解桑园昆虫种群群落结构中,还要进行更加严谨的、全年周期性的、不同地区及不同方位的定期实践调查,方能得到详细的、准确的桑园昆虫种群群落结构;同时,还需每年进行调查,进行虫情测报,以及时了解广西桑园昆虫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优势种群的更替),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桑树害虫的发生与防治和保护天敌行之有效的方案。
[1]魏庆祥.沁县桑树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55+159.
[2]白景彰,莫现会,周顺心,等.广西桑树病虫害普查报告[J].广西蚕业,1995(2):24-27.
[3]张子平,吴维光,张维球.广东桑园害螨发生与控制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11(4):17-24.
[4]虞崇江,屈达才,陆俣伽.桑螟幼虫在广西桑园的空间分布型研究初报[J].广西蚕业,2012,49(2):14-16.
[5]钟健,江秀均,储一宁,等.蒙自地区桑园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及几种天敌的特性[J].中国蚕业,2009,30(4):36-38+47.
[6]侯守鹏,唐璞,高明清,等.桑粉虱天敌及其利用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2):426-430.
[7]李有江,程锦发.农药中毒影响蚕种产量的调查[J].蚕桑通报,2007,38(4):27-28.
[8]张育平,吕文彦,秦雪峰,等.观赏桃园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6):144-146.
[9]黄立飞,杨朗,姜建军.桑园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1):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