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新品种华康2号广东蚕区农村生产鉴定试验报告
2016-01-17叶学林罗永森仰勇宋怡陈钦藏
叶学林 罗永森 仰勇 宋怡 陈钦藏
(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茂名 525100)
华康2号(秋丰N×白玉N)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家蚕新品种,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一安排下,我单位承担了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早秋季在我市农村试验点进行的农村生产鉴定试养试验,现将鉴定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品种
1.1 参鉴品种及蚕种来源
华康2号(秋丰N×白玉N)正反交蚕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提供。
1.2 对照品种及蚕种来源
两广二号(9·芙×7·湘)正反交蚕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2 试验方法
本试验执行2014年和2015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印发的《国家桑蚕品种试验生产鉴定实施方案》。2014年和2015年,我单位分别在化州市那务镇、合江镇各安排农村生产鉴定户10户。2014年9月9日下午9点在我单位笪桥蚕苗孵育基地收蚁共育,9月15日分发给鉴定户,每户同时饲养华康2号和两广二号的正交或反交各1张,蚕终熟后第6日收茧调查(见表1)。2015年9月13日下午4点在我单位笪桥蚕苗孵育基地收蚁共育,9月19日分发给鉴定户,每户同时饲养华康2号和两广二号正交或反交各1张,由于熟蚕后气温较高,上蔟后第5日即采茧调查(见表2)。
根据方案要求,每个鉴定点每对品种抽取鲜茧 2 kg,正、反交蚕茧等量(各 1 kg),调查kg茧粒数,然后全部切剖调查健蛹率。
3 饲育方式
3.1 小蚕共育
参鉴品种和对照品种收蚁后集中饲养,自然室温条件,每天给叶4次。一龄蚕期采用片叶育,蚕簸内垫报纸防潮,蚕座上不盖薄膜;二龄蚕期采用条桑育,蚕簸内不垫不盖。二龄蚕眠后,装车发往鉴定户,鉴定户收到小蚕后,三龄蚕期仍在蚕簸内饲养,每天给条桑3次。
3.2 大蚕条桑地面育
鉴定户四龄饷食后进行地面育,五龄饷食除沙1次,大蚕期全程采用条桑育,每天给叶3次。蚕熟后捉蚕上蔟(竹花蔟)。
4 气候条件
2014年整个蚕期高温,气温维持在27℃-35℃,8月30日至9月19日为高温多湿天气,相对湿度85%以上,9月20日至10月6日为高温干燥气候(相对湿度65%以下),湿度分化明显。9月16日受台风“海鸥”影响,我市普降大暴雨,阵风9级-12级,鉴定户桑园积水,桑叶不同程度遭到台风破坏。2015年整个蚕期高温,气温维持在27℃-35℃,五龄后期平均温度为33℃,相对湿度85%以上。
5 结果与分析
5.1 饲养情况
华康2号孵化尚齐,眠、起、熟蚕整齐,小蚕期迟眠蚕和弱小蚕很少(每张仅有10头-20头),食桑快,抗高温、抗逆性较强,易养,上蔟埋笼快,茧形较大,且匀整、洁白,蚕农反映良好。
此外,2015年有1户鉴定户家中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病发严重,对照品种病发率接近10%,但华康2号未发现脓蚕,表明该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具有良好的耐病性。
5.2 饲养成绩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早秋农村饲养成绩表明:华康2号孵化整齐度与对照种相仿,五龄和全龄经过与对照种一致,平均普通茧质量比对照种提高2.83%,平均收茧量比对照种增加3.05 kg/盒(张),提高10.61%,平均kg茧粒数比对照种少63粒,平均健蛹率比对照种提高2.68%(见表3),且死蛹均由细菌病引起,未见核型多角体病发生,表明该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和高产性能。
表1 2014年鉴定户安排及饲养情况
表2 2015年鉴定户安排及饲养情况
表3 华康2号粤西农村试验点生产鉴定成绩表
6 小结
华康2号(秋丰N×白玉N)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家蚕新品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早秋季在我区农村试验点饲养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尚齐,眠、起、熟蚕整齐,抗性好,易养,上蔟埋笼快,茧形较大,且匀整、洁白,蚕农反映良好。其平均普通茧质量比对照种提高2.83%,平均收茧量比对照种增加3.05 kg/盒(张),提高10.61%,平均kg茧粒数比对照种少63粒,平均健蛹率比对照种提高2.68%,且蚕期和蛹期均未见核型多角体病发生,表现出良好的抗病和高产性能,适宜在粤西蚕区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