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饮片外洗法治疗扁平疣的效果评析
2016-01-17张瑾
张 瑾
(陕西省商洛市第二人民医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扁平疣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皮肤遭受HPV(人类乳头瘤状病毒)3和HPV5感染引起的。扁平疣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使用饮片外洗法对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2]。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扁平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扁平疣患者。这7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1)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扁平疣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3]。(2)他们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我们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外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在常规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15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6.8)岁。在外洗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18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9±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为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使用我院自制的中药免煎颗粒对患者进行治疗。该方剂由山豆根、香附、木贼草、板蓝根、大青叶、墨旱莲等药物提取而成。该方剂的使用方法为:将一剂中药免煎颗粒加入到150ml的沸水中搅拌均匀,待药液完全溶解后温服。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应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2.2 为外洗组患者使用饮片外洗法进行治疗。进行饮片外洗治疗的方法是:使用我院自制的饮片外洗方剂对患者进行治疗。该方剂的药物组成和用法为:山豆根10g、木贼草25g、香附12g、板蓝根35g、大青叶13g、墨旱莲20g。将上述药物一起入锅用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然后使用毛巾蘸取药液对患者的皮损处进行擦洗,每天擦洗1次。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应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4]
(1)痊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2)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其皮损的消退率在70%以上。(3)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好转,其皮损的消退率在30%至70%之间。(4)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好转,其皮损的消退率在30%以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外洗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292,P=0.011)。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外洗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复发的情况,其病情的复发率为20.0%(7/35)。常规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复发的情况,其病情的复发率为37.1%(13/35)。外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091,P=0.012)。
3 讨论
扁平疣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皮肤遭受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扁平疣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药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使用饮片外洗法治疗扁平疣的方法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饮片外洗法进行治疗的外洗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 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常规组患者,治疗后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用饮片外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伍沁苗.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外洗治疗扁平疣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567-578.
[2] 牟重临. 对目前中药汤剂改革的刍见[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10,27(12): 283-284.
[3] 侯慧先,等 中西医治疗扁平疣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报,2012,(02):107-108.
[4] 曲柏超.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外洗治疗扁平疣效果探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434-445.
[5] 张源,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5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