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分析

2016-01-17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4期
关键词:烯酮异位症复发率

许 玲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现痛经、月经不调和不孕等临床症状。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该手术效果显著,但术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受孕率较低,可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电视腹腔镜手术后,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这120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或病理诊断后其病情均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患者均未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肝、肾功能异常,且在半年内均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这些患者的年龄在2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2)岁。r-AFS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49例,为Ⅱ期的患者有29例,为Ⅲ期的患者有31例,为Ⅳ期的患者有11例。这120例患者均合并有不孕症。我院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我院对对照组患者使用电视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进行电视腹腔镜手术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通过腹腔镜观察患者的子宫内膜,然后根据其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盆腔腹膜异位的患者进行电凝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进行囊肿剥除术,对合并输卵管堵塞的患者在术中行输卵管通液术,若发现其输卵管积水则需同时对其进行输卵管造口术。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盆腔,并进行彻底止血。术后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对患者进行复查。

1.2.2 我院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电视腹腔镜手术(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后,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孕三烯酮的用法是:口服,2.5mg/次, 2次/周,为患者连续用药半年。在患者用药期间以1个月为周期对其进行复诊。医生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谨防其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病情的复发率及其妊娠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经治疗,患者没有疼痛感和盆腔结节。②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其盆腔结节有所缩小。③复发: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无改善或在加重,其盆腔结节增大。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6.7%,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6.7%,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为21.7%,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为48.3%,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的效果、病情的复发率及妊娠率的比较[n(%)]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现痛经、月经不调和不孕等临床症状。经研究发现,此病患者的疼痛感与其病灶粘连的程度及浸润的深度密切相关。其中,卵巢的粘连与痛经和CPP(慢性盆腔疼痛)呈正相关,子宫的粘连与痛经和CPP也呈正相关,而直肠的粘连与痛经和CPP无关联[1]。

进行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但进行该手术易导致较多的并发症,且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粘连紧密,难以彻底清除,故残留的病灶在术后容易因激素的影响继续增殖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再次复发。有研究发现,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后,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可使残留的病灶萎缩、坏死,从而可预防或延缓其病情的复发。孕三烯酮是一种抗激素类药物。此药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作用,与孕激素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抑制垂体FSH和LH的分泌,使患者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下降,从而抑制其子宫异位内膜的生长和繁殖,加快病灶的萎缩[2]。有研究表明,服用孕三烯酮会使患者出现阴道出血、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经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在停药后其不良反应均可消失,其肝功能损害的副反应较轻微,经保肝治疗后其肝功能可明显好转,在停药后其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用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提高其受孕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缪秋娴.子宫内膜异位症腹部疼痛与病变特点的临床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52-253.

[2] 雷明.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91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0(32):42.

猜你喜欢

烯酮异位症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