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奏家与乐队员
2016-01-16陈音来
陈音来
乐队员与独奏家都被称为演奏家,但却是两个专业。独奏家要有个性,而乐队员则必须抹去个性,需要绝对严谨的纪律,与众人步调一致。
一个好的独奏家要有超人的专注力,完全投入于自我的境界;一个好的乐队员除了要专心照乐谱演奏以外,还要能分出一点心,留出一个眼角来紧随指挥的动作。独奏家必须听到自己的声音,才更有助于演奏,而乐队员,特别是弦乐乐队员,如听到自己的声音过于清晰,就说明你太响,没融入整体。独奏家是全舞台的中心人物,而乐队员则是整体的一分子,每位乐队员都如一部机器上的各个零件,各自有不同的运作,需要把握好尺度,恰到好处,做得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机器的转动效率。独奏家的苦在于一人独当,乐趣也在于独享荣誉;乐队员苦于要永远保持整体一致,但共享的快乐是巨大的。独奏家的生涯要能忍受孤独,但安静,乐队员始终有伴,却会生出人事矛盾。在音乐的海洋,独奏家如同驾驶单人快艇,乐队员则像在一起划大龙舟。独奏与乐队表现音乐的形式不同,却各有乐趣。
在音乐学院,专业老师总是把每个学生都当成独奏家来培养。很多学生抱有当独奏家的梦想,然而能当上独奏家的毕竟是极少一部分,大多数人都必须去从事乐队或教学工作。在乐队用独奏家的演奏方法是行不通的,会与整体格格不入。学生时代虽然有乐队课,但处身于一片不会拉乐队的同学中,起点就很低,是很难懂得如何去做一名好乐队员的。
作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记得我当年刚到澳洲留学的第二天,就去参加了澳洲青年乐团。青年乐团虽不是专业乐团,但他们每年有固定活动,水平相当高。面对谱台上三场音乐会的三套不同曲目,我当场傻眼,连滚带爬,连混带躲,挨到排练结束,抱回一堆谱子,当晚就恨不能把乐谱练个通宵。第二天,我虽然音符都完成了,但还是感到不太自如。
一年后,我虽然轻而易举地考取了墨尔本歌剧院,但上班后马上遇到最难的曲目,一部汇集了大批巴托克作品改编的舞剧《钟楼怪人》,简直要了我的命。巴托克作品我在国内几乎没接触过,他独特的调性节奏让我不知所措,幸好同谱台的演奏员经验丰富,我就像个拉着大人衣角的傻孩子,寸步不离、胆战心惊地紧跟着她。好在歌剧舞剧与交响乐不同的是,即使曲目再难,一旦排好就会连续演出很多场,变换不如交响乐团多,压力没那么大。
后来我进了新加坡交响乐团,一周一套的音乐会曲目让我接触了不少交响乐作品。两年后,满以为自己很不错了,可等我再进了欧洲的乐团,才发现同样是交响乐团,观念却很不同,这里的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地按照乐谱上的各项标记来演奏,认真记下指挥的每一个要求,日寸刻跟着指挥走,音乐运行的轻响快慢幅度很大,每个人的演奏都很准确。乐队的声音非常干净,所以谁出了错就格外明显,要以绝对的专注、敏锐的反应来对付,甚至可以说必须与众人的呼吸一致,才能不脱节,融入其中。
在乐队工作并不是一个完成音符的简单任务,要理解作品,理解音乐,才能完成好它。乐队这一行,要靠每个人自己在其中摔打滚爬,真正悟懂在乐队工作的奥秘,才能成为一名好乐队员。当一名乐队演奏员懂得了如何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时,其演奏的方式就必须为顾全大局而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往往会影响到个人水平,如果不注重在工余时间自我修炼、调整,水平肯定会下降。两个最致命的危险是:音准退步,音包失去纯净。
弦乐的音准太精确了,稍微偏离零点几毫米就不准。弦乐的音准完全靠听觉来判断,再凭手感的记忆,在演奏中如果听不清自己的声音,就无法对音准做出精确的调节。但是在乐队的轰响音量中,乐队员经常无法听清自己。乐队的音准与独奏的音准也有区别,独奏可以用倾向性强的旋律性音准,而乐队因为要注意和声效果,通常要使用十二平均律音准。剧场的温度、灯光、空调都可能造成乐器音高的改变,乐队员为了随时调整、照顾整体的音准,手指难免会落到不寻常的位置。这些客观条件为音准的把握制造了更多的困难,偏离准确位置次数多了,就会造成手感记忆混乱,把握性自然下降,失去精确度。
弦乐演奏家在乐队中的运弓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轻的段落,经常需要奏出自己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很多指挥还会夸张地要求不超过“两根弓毛”的力度,这样的力度在拉独奏时是不可能有的。而当需要奏出强音响时,通常乐队员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指挥还常常嫌不够,这种特强的演奏方式会让人无意中去用蛮力。过轻过响的演奏都会造成右手运弓的错觉,轻时没质,响时粗糙,因而丢失了干净透明的好音包。
乐队员要想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准,唯一的办法就是,平时必须以独奏家的练琴标准来要求自己,永不松懈,而进入乐队时,又要能够抛去独奏家的意念。这听着有点儿矛盾,但要想真正当好一名乐队员,要在乐队坚持到退休仍然保持良好的演奏状态,只能这样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