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初探

2016-01-16杨萍

甘肃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氛围班级管理新课改

杨萍

【关键词】 新课改;幼儿园;班级管理;氛围;管理行为;家长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31—01

幼儿园班级是对3~6岁的幼儿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是以一日生活基础作整体安排的,幼儿一日生活又涉及生活与教育诸方面,包括来园、晨检、早操、游戏、体育、午睡、盥洗、餐点、劳动、娱乐、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离园等,所以,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把保护幼儿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以游戏为主要活动,为幼儿的一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呢?

一、师生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我觉得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首先应该注重这种氛围的创设。我们都知道,年龄小的孩子情感依恋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心理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地发展。在创设物质环境时要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每个区角摆放些什么?怎样摆?墙面如何布置?都让孩子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

二、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管理行为是做好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身份。英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过去,教师是幼儿园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今教师们将幼儿园活动设计部分空间让给了孩子,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师则只是从中撷取幼儿爱好所致、幼儿发展所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题生成新的课程,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索式教学打破教师中心的倾向,让幼儿带着问题、悬念采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思考、探索,充分体现对幼儿的信任。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它非常关注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初步的社会意识的孕育,倡导为幼儿学会生活、学会探索、学会表达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及其活动空间。现在幼儿的学习探索活动已从课堂拓展到了家庭、社区、社会,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在生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自由安闲地表达表现,在生活游戏活动中轻松自然地学习。幼儿从平面的相对单调的课堂,走向立体的丰富、广阔的多元环境,他们感受到的信息量大了,内容广泛了,全方位、大容量的刺激,激发起了他们对世界多种探索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是做好班级管理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的班级治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1. 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幼儿园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我们确定了在班级管理中家园结合的目的: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园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因此有些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治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在学期初开了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了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开展了亲子活动等。家园间要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在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上,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氛围班级管理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