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思考

2016-01-16滕建林

中国市场 2016年2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职院校

滕建林

[摘要]高职院校为加快发展,不断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行二级目标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分析高职院校推行二级财务管理必要性入手,提出加强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2.17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间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抢抓发展机遇的进程中,积极推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新举措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得到积极推广应用。

1高职院校实施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引导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体系,并以目标为指针,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的分目标,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制定行动方案,组织实施,从而使学校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

1.1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明确学校发展方向

美国管理学家埃得温·A.洛克指出,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办好一所高职院校,需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办学定位,更需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是指明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实行目标管理有助于校领导从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过程管理中解脱出来,进行更多富有成效的开创性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通过重点工作目标的实现,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1.2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推行目标管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学院在开放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管理创新的战略选择,有利于促进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汇集各方面优势因素,优化内部管理机制,从管理上求效率,充分调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目标的实现,提升办学水平。

1.3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体管理效益

学校层面通过抓住目标制定和目标考核两个重要环节,在统一管理与简政放权的结合中实现有效的权责分担,把有效的“控制”措施变为“常规”措施,把“临时”管理变为“长效管理”。对于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务不作过多的行政干预,有利于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开创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学院总体工作目标。

1.4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充分调动工作热情

目标管理是一种使组织目标和成员的个人目标、组织意愿与成员的个人意愿结合为一体的管理程序与方法。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所有教职员工都亲自参与目标的制定,并“自觉承诺”目标。在管理行为上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宽容的、放权的管理原则,把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很好结合起来,为教职工充分施展才华创造了条件,激发了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

2目标管理下推行二级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2.1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目标管理体制下,院(系)是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下的二级办学实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然而,现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制约二级院(系)办学积极性,与二级目标管理不相适应。因此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已成为高职院校推行目标管理的必然选择。

2.2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需要

实行目标管理后,二级院(系)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单位,应在学院财务制度框架下建立适合二级院(系)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责权关系,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在经费管理上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建立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确保二级院(系)财务运行安全有序,合理合法。

2.3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资金控制在学校一级,二级院(系)在财务上缺少自主权,很少有成本效益观念和节约意识。实行目标管理后,应建立一种合理高效的二级财务管理模式,理顺学校与二级院(系)的财务关系,扩大二级院(系)财务自主权,促进二级院(系)树立科学理财意识和经费使用责任意识,合理运作和调配资金,提高学校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3目标管理下加强二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二级财务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经济责任

高职院校实行目标管理后,各二级院(系)已成为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办学实体,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明确二级院(系)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责权利。①统一领导。学院对各类资金从源头上实施统一安排、协调、规划。院长作为学院法定代表人,对学院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负责。②分级管理。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后,二级院(系)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享有一定的财权,在遵守学院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对学院分配的经费有自主支配权,合理行使经费预算编制、使用和审批的权利,完成学院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③集中核算。实行目标管理后,学校财务部门为二级院(系)及时、安全地办理结算业务,加强对校内各二级院(系)资金的管理,归集校内各部门资金,统一调度。

3.2科学合理核定二级院(系)经费,强化二级预算管理

高职院校实行目标管理后,学校应根据财力,将部分办学经费指标核定给二级院(系),由二级院(系)负责管理使用。①明确经费核定范围。凡是牵涉到学校全局和长远发展事项的经费,如学校的基本建设、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等经费,应该由学院统一掌握使用。核定给二级院(系)的经费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运行经费、专项经费和创收提成经费等。其中,人员经费是指二级院(系)为完成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活动所发生的经费支出;运行经费是指二级院(系)用于正常运转的行政办公、教学业务、学生事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奖学助学金等经费支出;专项经费是指二级院(系)为完成专项工作所需的经费,如重点实验室、品牌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创收提成经费是指二级院(系)通过培训、科技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创收活动所提成的经费。②制定经费核定办法。人员经费的核定可以按照二级院(系)完成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各项活动的编制人数乘以定额计算确定二级院(系)人员经费。运行经费的核定可以根据二级院(系)学生数、教职工人数、专业性质、专业数等因素核定专项经费的核定可以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二级院(系)申报和专家评审后立项,按项目建设进度划拨经费。创收提成经费的核定可以采用按一定比例从各二级院(系)利用校内资源所取得的创收收入中为二级院(系)提取发展经费。③合理编制二级预算。二级院(系)应根据学校核定的经费指标,结合二级院(系)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按照国家及学校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编制二级预算。二级院(系)年度预算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编制,经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学院财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④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二级院(系)应遵循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与节约的原则控制费用支出、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做到事前计划控制、事中商议、事后分析总结。

3.3加强二级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二级院(系)要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完善内部会计监督。①完善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二级院(系)对一般经济事项应要求相关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对于重大事项要经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决策审批后施行。②健全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二级院(系)要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③严格预算支出控制。实行目标管理后,校一级管理机构的职能应定位于宏观调控,监督二级院(系)切实做到“经费包干,专款专用”。二级院(系)预算支出控制不仅要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而且要对每一道环节加以监督做到层层把关。要定期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将预算实际支出数与计划指标数进行比较,及时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④加强财务收支控制。二级院(系)对外培训、技术服务和成果转让等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必须由学校财务处统一开具票据,由校级财务机构集中进行收入核算,分账为各二级院(系)做好创收收入的提成。二级院(系)各项经费支出应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确保报销的单据凭证真实、合理、合法。⑤搭建财务信息查询平台。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会计电算化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高各项费用的收支、预算控制等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做到经费使用实时监控,让二级院(系)能及时地了解本部门财务收支状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学校财务部门要对二级院(系)经费使用、预算执行情况实行动态监控,学校审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二级院(系)进行财务审计,对二院(系)资金收支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严格监督,对二级院(系)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提出并要求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3.4构建二级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对二级院(系)财务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是衡量二级院(系)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为学校实施目标考核奖惩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鉴于高职院校经济效益考核的特殊性,建立二级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自筹经费能力、经费支出结构和经费使用效率等可计量的财务指标,又要有能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等难以计量的非财务指标。重点可从这几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①自筹经费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二级院(系)各种自筹经费总额、自筹经费年增长率以及教师人均自筹经费额等。②经费使用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公用支出与人员支出占年度总经费支出比、教学科研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③生均经费占有指标:主要包括教学仪器费与学生人数比、实习实训费与学生人数比、学生活动费与学生人数比等。④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年科研经费总额、科研活动经费年增长率、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教师人均科技服务收入等。⑤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就业对口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等。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单一指标与多元指标、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来综合评价二级院(系)财务运行绩效,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提高二级院(系)经费使用绩效。

参考文献:

[1]刘亚.基于战略视角的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金宗友,杨军妮.地方高职院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4).

[3]吴卫.高职院二级财务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0(8).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高职院校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