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阅读学案的设计与编写
2016-01-16马宏斌
马宏斌
(宁夏永宁县闽宁中学 宁夏 银川 750100)
浅谈中学英语阅读学案的设计与编写
马宏斌
(宁夏永宁县闽宁中学 宁夏 银川 750100)
“导学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英语阅读教学更加有效,然而,学案的设计与编写则是五花八门,有的把学案设计成了练习题、有的设计成了教案、有的设计比较凌乱没有规律可循。笔者就中学英语阅读学案的设计与编写浅谈一下个人观点。本文从“导学案”的理论依据、核心概念入手,从学案设计的原则、主要涉及内容、学习过程设计几个方面简要进行阐述。
英语阅读;学案;设计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新发行的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中增加了阅读内容的量和难度。这就给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另外宁夏中考英语试卷中阅读分值也占很大比重。试卷满分120分,阅读理解题占40分,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能否得高分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导学案”便应用而生,“导学案”也是体现“先学后教”理念的有效载体之一。然而,导学案的编写、设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导学”的理论基础及“导学案”的核心概念
1.“导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导学”理念是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维果茨基的“支架理论(scaffolding)”和“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nl Devel-opment)”。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维果茨基的“支架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也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支架理论”,教师就像是建设大楼时用的脚手架,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而学生通过参与和完成教师设计的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基于这一理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1】
2.“导学案”的核心概念
“导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在充分体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汇集了知识梳理、能力训练、思维拓展和巩固练习等。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的路线图。同时它还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学习方案。“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2】
二、编写英语阅读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篇章性原则
学案设计要讲究课时性原则,即一节课设计一篇学案。然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注意其篇章性原则,有的较长篇幅的文章可能需要两个课时,这时不能将一篇文章分开设计成两三个课时。这样不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理解文章,会对文章前后衔接造成影响,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的训练。以体现阅读文章的整体性、连贯性,应该注意其篇章性原则。当然一个学案可分两个或三个课时来用。
2.主体性原则
在学案的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学案。阅读学案的设计要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填词、连线、填空、组段等丰富的题型训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问题的设置上除了设计封闭性的问题之外要恰当地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of…?/If you were… what will you do?/ why do you like … ?/what will happen ?等等,信任学生,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更加开放地看待世界,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地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自主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3.导学性原则
通过思维导图、问题、表格或填空等形式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段式阅读或由主旨大意到事实细节进行分层阅读,以便让学生理解文章、吃透文章。重视引导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恰当的方法点拨也是必要的。比如:用查读的方法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通过图片猜测文章主题大意;读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推敲文章大意;把文章中表示建议的句子找出来等。
4.梯度性原则
阅读学案的编写也要把握梯度性原则。从学案整体上讲要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从每个单独任务的编写上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这样有梯度的编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另外,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认知水平肯定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需要与收获,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有梯度,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梯度性原则。在设计问题或练习时也要注意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相结合;基础知识类和拓展运用类相结合的形式。
三、英语阅读学案编写涉及的主要内容
在英语阅读学案主要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自我反思、拓展阅读等几项主要内容组成。在学案开头要清楚地注明本节阅读课要掌握的生词、短语、句型及主要阅读技巧使学生一拿到学案,自己要学什么?实现什么目标?哪些是重点?主要用什么阅读方法等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自学。自我反思的设计让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从阅读后的感想、掌握了哪些阅读技巧、自己完成学案的情况等多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人教版《课标》中明确要求中学的阅读量要达到 15万字,仅靠教材上的阅读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利用导学案补充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的一种途径。另外拓展阅读的内容尽量要与学生所读教材中的文章体裁、题材相近、难易程度相近为好,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扩展词汇量、阅读量的同时,更能锻炼学生自己运用所学阅读技巧,理解类似文章、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四、英语阅读学案中学习过程的设计
学习过程设计要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即三大环节:
1.Pre-reading.“读前”的活动通常围绕阅读主题主要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预测,产生阅读期待。通常可采用问题引导法、故事法、设置悬念法、图片引入法、游戏法、背景介绍法等进行导入,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目的性。
2.While-reading.“读中”活动或任务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能,比如获取主旨大意、获取细节信息、猜测生词、推理判断、总结归纳、信息转换、语篇分析等。
3.Post-reading “读后”的活动主要让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进行拓展性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同时对启发、升华学生思维都有很好的训练效果。主要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辩论、解决问题、角色扮演、复述课文、读写结合等。
“导学案”在中学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有事可做;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然而,前提是学案的设计要有质量,尽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阅读内容有不同的学案设计,但是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规律。
[1]谢本渝 张竹怡.导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创新,2011(2).
[2]田宏忠 逄凌晖.教师如何写导学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1).
[3]郑旺全 张献臣.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
马宏斌,男,汉族,永宁县闽宁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