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的相关性探讨

2016-01-15郑晓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能源消耗

摘要:目前我国最突出存在的社会发展矛盾,就是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处理这种矛盾,是解决当前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对交通运输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重点就我国交通运输在发展过程中所影响到的能源消耗进行阐述,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发展矛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3-008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3.043

通常来说,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越快就意味着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因为在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本文认为此观点是相对片面的,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最为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突出存在的一个经济发展矛盾,它就是能源消耗问题。在当前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交通运输产业不断变革中,所出现的能源消耗问题经常过多地被经济增长速度所掩盖,但是这种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大环境之下,信息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我国交通运输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问题、矛盾更加突出。在现阶段,必须树立一种科学发展的战略理念,针对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管控。国家政府应当把能源消耗的问题放在一个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

1 关于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的初步认识

根据2005~2014年十年发展时期关于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相关数据统计,可以得知我国在交通运输发展领域关于对能源资源的消费是全方位的,所涉及到的细分产业也是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最近十年时间内,在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柴油等)消费方面,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交通产业、水上运输行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其中道路运输业能源消耗所占总消耗量的35%,铁路为14%,水上运输业为17%,城市公共交通为14%,航空运输业为9%,管道运输为3%。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所影响到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包括航运、客运、货运以及物流商贸旅游等各相关的产业经济。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规模的壮大,随之带来的能源消耗是不可避免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虽然能源消耗是肯定的,但也不能以严重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这种粗犷式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在新时期,一些交通设施的建设、机场轨道的建设等一切相关的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应当严格遵守与执行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关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针对能源的使用与消耗,本文从下面多个角度来进行概述:

1.1 铁路运输

关于铁路运输的阐述,它主要是指机车牵引列车借助两条平行铁轨实现货物载运以及乘客交通的一种专线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从当前发展规模以及经济增长、能源消耗角度来看,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源消耗小、运输量大并且其辐射影响范围较广。当前,为了能够充分地调动与增强行业内相关人员对于节能减排政策支持与执行的积极性,通过增强他们的能源节约意识来有效实现这一既定发展目标。基于此,国家政府相继制定与出台了一些关于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标准的规划方案,包括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标准以及降低能源评价指标等。

1.2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主要是指汽车等交通工具,通过公路运输来实现货物或者乘客的一种交通方式,包括乘客的换乘以及货物的周转等。公路交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运输周转速度较快、载运量较小,但是它的缺陷就是受天气气候影响以及地形影响大,并且对大气污染较为严重。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发展时期,我国大中型以及微小型公用、民用、家用汽车数量急剧增加。

1.3 城市交通

关于城市交通,我们最常接触的像城际公交、地铁、轻轨等,能够有效地实现城市道路体系中物流与客流之间的流转速度。同时也包括一些汽车(出租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相比较于电动车、自行车而言,汽车、摩托车等城市交通工具所消耗的能源燃料是巨大的,包括像汽油、柴油、天然气等,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2 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相关性分析

2.1 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影响关系

2.1.1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能源消耗,但是,现阶段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保证能源资源燃料不被过度浪费。在现阶段,做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协调发展才是有效解决当前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之间矛盾关系的关键。国家政府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将节约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纳入到我国的基本国策当中,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交通运输产业所涉及到的各领域全面入手,狠抓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工作。

2.1.2 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当前我国产业经济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而交通运输产业作为产业体系中的支柱经济,所影响的范围以及造成的问题自然不少,像我国许多大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虽然这些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但是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相比较于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城市而言,其交通运输种类多,交通设施也较为完善,基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众多问题的思考,在今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问题,包括公交车与私家车等燃料油气的排放、消耗相关问题,都要对其做出严格规定。

2.2 进一步协调与强化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费发展的措施

国家政府加强引导,制定政策强化管理;加快交通运输产业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大节约型、环保型运输工具的使用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与利用;按照国家五年发展规划来制定相关针对措施,并加大科技的研发力度,逐步实现与优化产品、产业的运输

方案。

当前,我国还处在一个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许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理念也不够成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也丝毫不能掩盖国民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先发展、后治理”“先经济、后环境”,这些都是相当落后的发展观念。本文重点针对交通运输发展领域与能源消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此次探讨与研究可知,我国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影响主要属于大气污染,所以从中央政府到各地区各级相关管理部门都要在协调能源消耗、交通运输、社会经济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以降低能源消耗为基本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机制措施。针对交通运输产业经济发展中所使用到的能源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加大经济投入、科技研发。

3 结语

关于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及其关系演变,本文重点分为三部分内容对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通过上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论述,我们得到一个初步推断,就是降低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不仅是在能源消费量上有所下降,更重要也是最应该注重的是充分利用其与能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达佳,储子昀.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关系综述[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5).

[2] 冯旭杰,孙全欣,冯佳,等.考虑能源消耗的城际列车运行速度优化[J].中国铁道科学,2013,34(2).

[3] 高洁,张晓明,王建伟,等.中国碳排放与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演变及对比分析[J].生态经济,2013,(8).

[4] 许士春,习蓉,何正霞,等.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J].资源科学,2012,34(1).

[5] 贾顺平,毛保华,刘爽,等.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1).

作者简介:郑晓晨(1994-),男(回族),河南沈丘人,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學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责任编辑:秦逊玉)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试析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的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分析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分析研究
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联测度及其特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