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01-15唐任伍范烁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小康社会毛泽东

唐任伍 范烁杰

摘要:毛泽东对民生改善有深切的关注,他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保障。毛泽东事实上确立了民生改善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思想保障,为民生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加快经济建设以改善民生;他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诸如急于变革生产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平均,忽视了效率的提高;偏重生产建设,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等。

关键词:毛泽东;民生思想;当代价值;富民;生产关系;客观规律;民生问题;生产力;公平与效率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1-0116-06

民生关乎人民的生计与生活,关于“民生”一词的内涵,不同时代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中国古代各学派提出的亲民、爱民、富民、利民、安民、惠民的民本思想尽管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民生思想的光华,对于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早在先秦典籍《尚书·皋陶谟》就提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左传·宣公十二年》也曾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一词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和外延涉及到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辞海》中认为“人民的生计”即“民生”,可理解为人民的生活与生计状况。笔者在《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就将“民生”定义为基本生活需求、尊严和关爱,[1]本文也认为“民生”涵盖收入与就业、居住与出行、安全与健康、文化与健康几个维度[2]。

民生是人民生存之本,民生的改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之向往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人民的生存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幸福感、政府的形象、社会的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并非小事,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人一直都非常关心人民疾苦,关注民生,重视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确立了民生改善的政治前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民生改善的制度基础;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了民生改善的思想保障,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民生思想。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民生”这一概念,但他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他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在他丰富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对于“民生”的关切。面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在新常态形势下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具有时代意义,能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价值引领,为改善民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一、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当代语境下重温毛泽东经典著作可以发现,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投射出时代的气息,它深切表达了毛泽东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结合中国的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民生思想。

(一)确立了改善民生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思想保障

毛泽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这对民生改善意义重大,由此实际上确立了改善民生的基本政治前提,新政权的建立使民生改善有了基本前提;而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奠定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基础;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党的根本宗旨,这实际上构成了改善民生的思想保障,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突出亮点,对各级领导干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得人心。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能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基础,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毛泽东认为没有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民生问题自然也无从谈起,这实际上就是强调民生改善需要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政治前提。民生改善不仅需要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政治基础,更需要有社会制度的基础,“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使民生改善有了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需要了解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而民生问题恰恰就是关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现实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民生改善提供了价值引领,由此可见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保障。毛泽东认为,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执政理念需要把民生问题解决好,切切实实改善人民生活,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让人民站立起来。毛泽东曾指出吃饭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穿衣问题,住房问题,婚姻问题,疾病问题都是需要十分关注并着重解决的,毛泽东所说的几大方面问题都是民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可见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较为丰富全面的,他注意到了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遇到的各方面问题。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才能够真正把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解决好,把民生改善好,才能坚持为人民谋福利,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说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保障,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最突出亮点。毛泽东事实上确立了民生改善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思想保障,这三者有机统一,三位一体,为民生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影响深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发展经济,强调加快经济建设以改善民生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就应当迅速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这个思想,虽然在如何发展生产力上由于各方面因素毛泽东没能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但他一贯重视经济发展,强调经济建设能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尤其是在早年,这一思想尤为突出,早在1934年,他就强调发展中央苏区经济,重视加强物质基础。而在建国前夕,毛泽东提出了“用束缚还是解放生产力作为衡量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好坏的标准。”[3]这对后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观点有重要的启示。建国后,毛泽东又强调:“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4]可见毛泽东不管在建国前还是在建国后都比较重视经济建设,只是在晚年没有把正确的认识坚持下去,犯了些错误。毛泽东还提出了:“一是关于解放和提高生产力的理论”。[5]二是坚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观点,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认为发展就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故在建国后,毛泽东在谈到农民问题时,他指出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还曾风趣地说:“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6]可见毛泽东强调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十分关注经济发展,甚至可以说急于谋求发展,只是在如何发展上他没有探索出合适中国的发展道路,走了一些弯路。

(三)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人不但要为中国人民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要为中国人民的文化革命而奋斗。”[7]他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强调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号召人民群众积极学习先进的文化,与落后文化作斗争。特别是毛泽东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和促进文化繁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实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可见毛泽东很早就强调文化的大众化,强调文化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做文化创作时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进行,要贴近群众生活,熟悉和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以人民群众为师,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与人们群众打成一团,改造自己的思想情感,改变过去对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悉的状况。具体说来,“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8]。总之,文化的大众化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而且激发了人民群众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民从文化的盛宴中受到了教化的作用,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当下改善民生有时代价值,对当前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启示。

(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群众利益为根本

毛泽东一直提倡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强调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先生和英雄,要真正做到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生产以进一步改善民生。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权力来自老百姓,来自劳动人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群众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强调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群众组织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站起来了,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习近平的话语来讲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须为人民群众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切实为广大劳动人民办好事干实事,使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在毛泽东看来,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民生问题的解决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激发人民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些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看作是相信和依靠群众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所以说,毛泽东坚持号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他的民生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切切实实为人民谋福利的。

二、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毋庸置疑,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得到了解放,中国的民生有了改善,特别是毛泽东为全面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但毛泽东在探索改善民生的道路上,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走了很多弯路,也犯了一些错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显著地改善,生产力没有得到极大发展,文化建设的正确思想没能得到贯彻落实,教育事业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人民幸福感没有增强,民生建设基本上属于停滞状态。现在看来,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局限性概括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急于变革生产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作为中国民生建设的开拓者、探索者,是民生建设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奠定者,客观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下,毛泽东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造成了他的理论和实践不相符合,其主观愿望是好的,而实际结果却是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和发展,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能得到释放,民生改善毫无物质基础。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照搬苏联经验,盲目地追求建设的大规模和高速度,搬用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坚持“一大二公”,过多地关注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忽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民生改善缺乏物质基础,造成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民生没能得到改善。毛泽东曾坦言:“我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9]可见毛泽东急于变革生产关系,在解放生产力方面知识和经验甚少。邓小平后来总结说:“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10]邓小平弥补了毛泽东的不足。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忽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充分利用市场和企业家的力量,盲目搬用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动力。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会导致民生改善没有物质基础,使民生实践遭遇严重挫折。

(二)过分追求平均,忽视了效率的提高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这种平均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毛泽东,所以在新中国建立后,平等公平的制度设计是毛泽东的追求。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会有任何不平等的现象发生的,只能体现绝对公平。事实上,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追求绝对公平会导致效率低下,无法激活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在制度设计上,毛泽东照搬苏联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权利过分集中,所有制形式单一的苏联模式,在分配上强调平均主义,这就造成了吃“大锅饭”的局面,使得“干多干少一个样”,效率十分低下,人民群众没有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毛泽东实施了苏联模式的供给制,在所有制上,毛泽东急于发展生产力,片面追求高速度,使新中国更快的进入共产主义,消除了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别,采取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的社会组织形式,企图通过形式的公平来消灭这一差别,忽视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没能调动起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清晰的认识,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不允许有商品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是剥削阶级政治制度的基础,商品经济的存在会导致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的存在。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邓小平曾指出,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发展经济,生产力得不到解放,民生建设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不可否认,毛泽东追求实现社会公平,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制度设计是有问题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片面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来消除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会导致效率低下和集体贫困,反而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事实证明,不允许市场经济的存在,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那种过分追求平等公平的制度设计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效率低下,无法激发人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热情,会使得民生建设缺乏物质基础,阻碍了民生建设的发展。

(三)偏重生产建设,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急于把“一穷二白”的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强国,这种偏重生产建设的思想忽视了人民生活改善。尽管毛泽东民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是既抓生产又抓生活,但由于受毛泽东主观思想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照搬苏联的模式,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没有充分认识,毛泽东一味偏重生产建设,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没能把探索中获得的正确理论认识实践下去,没能把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纠正过来,最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相背离,导致主观愿望和实际结果截然相反,民生改善出现了偏差与失误。在道路选择上,毛泽东选择了社会主义阵营,照搬苏联的模式,重生产轻生活、重积累轻消费,其客观环境是国家“内忧外患”,面临诸多挑战,甚至面临战争威胁,迫切需要强大的工业,其主观愿望是为了迅速地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工业化强国,但实际后果是民生没能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没能得到提高。毛泽东带领党和全国人民急于发展工业化,在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后果却是严重的,人民生活没能得到改善,毛泽东“左”的思想影响了全国,导致全国上下盲目自大,急于求成,偏重生产建设,片面追求工业化规模和速度,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没有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没能提高,全国人民的民生水平没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导向

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议题。尤其在当前,中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民生问题日益复杂,其内涵也在不断随客观环境变化而向外扩展,而研究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当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导向。

(一)从执政合法性及执政地位巩固的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中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中国自古就有“国计民生”这一成语,因为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政府的形象、社会的凝聚力乃至政权和国运的兴衰与人心的向背。在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中将民生改善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联系起来,强调民生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将其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联系起来,强调民生建设的好坏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关乎人心的向背。民生改善关乎人民福祉、人民幸福,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影响深远,构成了民生改善的思想保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影响了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到了工作的各个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使人生活得有尊严,生活得到改善,而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能凝聚民心,提高人民幸福感,这关乎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及长久性。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党的责任和任务所在。但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党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强化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推动民生建设的实践中,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切切实实提高人民幸福感。因此,全党都要深刻认识到民生改善的重要性,认识到当前推动民生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完成,要积极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这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必须深刻认识到民生建设与人民幸福的关系,同时要树立民生思想,研究领导人的民生思想,吸取其精华部分,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同时要反思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汲取教训,避免再次犯错误。

(二)审慎变革生产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地解决民生问题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和改善民生的关键。而改善民生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价值。毛泽东认识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是在道路探索上没有摸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毛泽东深知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深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够为民生的改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他急于求成,照搬苏联模式,没能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没能使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民的生存发展状况,更好地改善民生,这要求党的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毛泽东由于自身的原因走了不少弯路,犯了一些错误,他更多地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我们应当汲取的教训。

民生问题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实现与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与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幸福的生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明确生产发展的价值目的是经济与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民生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需要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注重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卫生事业问题、养老问题、就业问题、生态问题、安全保障、住房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毛泽东民生思想认为,生产的发展是为了使民生改善有物质基础,生产的发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此,鉴于新形势,应该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改变传统思维定势,改变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转向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为目标的发展观,让人民对美好生活有向往,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让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应该认识到,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既要高度重视当下人民的生计,又要关注今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实实在在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当下的人民群众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要让子孙后代也能幸福地生活。

(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改善民生作为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点

民生问题涉及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利于民生的改善,效率为民生的改善提供物质保障,没有效率,民生的改善就没有物质基础。公平是民生改善的前提,没有公平,社会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不公平感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强。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强调平均主义,“一大二公”,吃“大锅饭”,这导致了效率低下,生产力没能得到解放,人民劳动积极性不高,人民群众普遍贫穷,使得民生建设没有物质基础。邓小平后来深有感触地总结道:“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为了摆脱贫困,邓小平打破了平均主义,充分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同时开启了市场的力量,把企业家的才能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人民的创造力,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勤奋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1]这使得有能力的群众率先富了起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民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在收入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激发了人民创造的积极性。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论断,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确实使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之景象。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效率优先原则下,虽然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社会体制不够健全,导致了机会的不平等,规则的不平等,胆子大的富了起来,发展的成果没有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这些凸显出利益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的民生享有权不均衡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民生的进一步改善,这要求党和政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12]建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创造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良好氛围,让人人有机会,让有机会先富起来的带动更多的人在公正的环境中富裕起来,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最佳结合点,让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公正、公平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这是实现与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必须关注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一环。

(四)以民生为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古往今来,小康的思想和理念层出不穷,小康社会是执政者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进入新时期,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国总体上步入了小康社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上进而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到了党的十八大,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一字之变,意义深远,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适应了当今我国的国情社情民情,符合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期待,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战略支持。民生改善和全面小康相互促进,紧密结合,两者有机统一,民生的改善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必须以民生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民生改善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战略支持,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进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基础和有利的外部环境。民生建设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建成,民生得不到改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就不可能完成;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民生建设提供了战略导向和价值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为民生改善提供稳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和战略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生建设,要把民生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以民生促小康。同时要以民生的改善程度和人民的幸福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尺,要以民生改善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民生改善为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民生,这样才能在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2]唐任伍.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4][5][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930,1079,861.

[6][9]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28,829.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25.

[1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4]郑功成.关注民生——郑功成教授访谈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邹智贤.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J].哲学研究,2010,(12):24-30.

[16]王熠,冯国境.毛泽东民生思想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3):455-461.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猜你喜欢

生产力小康社会毛泽东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