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技术在陆良县马铃薯生产中的示范应用
2016-01-15李红斌吴琼芬武燕飞潘涛芬郭肖艳
李红斌+吴琼芬+武燕飞+潘涛芬+郭肖艳+孟焕芝+陈林华
摘 要 陆良县引进膜下滴灌技术在大田粮食作物进行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探索积累了丰富的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经验。
关键词 膜下滴灌 ;陆良县 ;冬马铃薯 ;示范
分类号 S532
Demon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Technology
under film in Potato Production In Luliang County.
LI Hongbin1) WU Qiongfen1) WU Yanfei2)
PAN Taofen1) GUO Xiaoyan1) MENG Huanzhi3) CHEN linhua4)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luliang county,luliang county,yinnan 655600;
2 Sanchahe tow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luliang county,
luliang county, yinnan 655603;
3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luliang county, luliang county ,yinnan 655600
4 xiaobaihu tow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of luliang county,
luliang county ,yinnan 655608)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and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s of drip irrigation technology under film in the field of food crops in luliang county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 lot of experie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technology under film in potato Was explored and accumulated.
Keywords drip irrigation technology under film ; Luliang County ; winter potato ; demonstration.
陆良县是马铃薯种植适宜区和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模式多样,其中冬马铃薯特色鲜明,盛名远扬,但冬春干旱的气候特点严重制约了陆良冬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陆良县引入膜下滴灌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推广应用,有效破解了干旱这一制约冬马铃薯发展的瓶颈因素,推动了冬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特点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具有保墒、增温、保水和改善光照条件、促进作物早熟高产、抑制土壤的棵间蒸发、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动及物理性状以及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滴灌技术利用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最优含水状态。马铃薯膜下滴灌是把工程节水-滴灌技术与农艺节水-覆膜栽培集成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把滴灌带铺于地膜之下,同时嫁接管道输水等其它先进技术,构成大田膜下滴灌系统工程。它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两者的优势互补,可实现浇水、施肥一体化和可控化;由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向了浸润式灌既,土地不板结;从浇地转向浇作物,地表、作物棵间无水,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水分流失,与常规沟灌相比可节水50%~70%;水分均匀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无深层渗漏,根系吸收得更直接,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滴灌技术,主要在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上应用。上世纪末,新疆首次进行了棉花膜下滴灌试验,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突破了滴灌技术不进大田的禁区,让普通农民都能用上现代高效节水技术,开启了农业节水技术的新时代。随着滴灌材料价格的下降,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推广成为可能。
2 陆良县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示范应用现状
2.1 陆良县概况
陆良县是云南省第一大平坝,海拔1 640~2 687 m,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年均气温15.1℃,≥10℃活动积温4 436.3℃,无霜期246 d,年日照时数2 239.1 h,年太阳辐射量125.2 kCal/cm2,年均降雨量899.7 mm,冬干夏湿,干湿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光照充足,积温偏低,昼夜温差大,是云南省马铃薯种植的适宜区、主产区,也是独具特色的秋冬马铃薯种植区。
2.2 技术引进应用背景
2.2.1 季节性干旱导致缺水严重
陆良县属冬春干旱气候,常年11月至次年4月冬马铃薯生长季节正值旱季,降雨稀少。尤其近年来干旱呈重发、濒发态势,对冬马铃薯产业造成极大影响。
2.2.2 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低
马铃薯灌溉多采用沟灌及漫灌,落后的灌溉方式导致肥水流失及钙、镁离子离开土壤系统,从而使土壤板结及酸度增加。
2.2.3 种植规模仍有拓展空间
陆良县马铃薯生产一年三作,其中秋马铃薯主要为玉米/烤烟免耕套种栽培模式,冬马铃薯主要为水旱轮作、旱地轮作和桑果园套种模式。陆良县常年玉米、烤烟种植面积2.67万hm2,现有桑果园面积1.33万hm2,截止 2014 年底,共有冬闲旱地0.69万hm2,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效用,稳步拓展陆良县秋冬马铃薯种植面积。
2.3 示范应用情况
2013年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协作,在严重干旱气候下,试验示范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抗旱栽培技术0.33 hm2。经调查统计和测产分析:膜下滴灌平均单产31 584 kg/hm2,较传统沟灌单产16 155 kg/hm2增15 429 kg,增95.5%,商品薯率提高23.3%,节水46.6%,每公顷节省劳动力30~45个。
在上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陆良县2014年在小百户镇中坝采用水旱轮作冬马铃薯模式示范该项技术20 hm2,在三岔河镇万清采用桑园套种冬马铃薯模式示范该技术13.33 hm2,在大莫古镇烂泥沟片采用烤烟套种秋马铃薯模式示范该技术33.33 hm2;2015年率先在全省扩大示范冬马铃膜下滴灌技术200 hm2。针对膜下滴灌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陆良县先后开展了膜下滴灌技术对比试验、用水量试验、水肥一体化水溶肥筛选及品种试验、水肥一体化氮肥用量试验、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试验、不同肥料用量试验、测墒节水灌溉试验、膜下滴灌节肥效果验证试验等共11组(次),对完善技术和指导大田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3 技术应用成效
在3 a试验示范中,陆良县先后在水田、旱地、平地、坡地、起伏地等各种地块,及水旱轮作、旱地轮作、桑园套种、烤烟套种等不同种植模式下开展了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示范,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增产、提高商品率、节水、节本省工、降低田间湿度、降低植株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等效果。陆良县马铃薯主产区农户普遍接受以膜下滴灌、高垄栽培为主的技术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大墒稀种、沟灌漫灌等不良习惯,普遍培养形成了较强的科技节水意识。
3.1 节水效果明显
在3 a的实践中,陆良县通过膜下滴灌用水量试验、土壤墒情监测和大面积示范等工作,初步摸清了灌水量、灌水时期(周期)与土壤墒情、马铃薯生育期之间的关系。根据墒情监测及分析,马铃薯生长期间共灌水8~10次,即苗期灌水1~2次、团棵期灌水2~3次、开花期灌水4~5次,总灌水量为900~1 350 m3/hm2,比常规沟灌生长期间灌水5~6次,即苗期灌水1次、现蕾期灌水2次、开花期灌水2~3次,每次灌水量约540~600 m3/hm2,生长期间共灌水2 700~3 600 m3/hm2,每公顷可节约灌水量1 500~2 250 m3,节水50%~70%。
3.2 增产效果显著
2013年小面积试验示范结果,膜下滴灌平均单产31 584 kg/hm2,较传统沟灌单产16 155 kg/hm2增15 429 kg,增95.5%,商品薯率提高23.3%;2014年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水旱轮作模式示范20 hm2,经专家组实收测产,加权平均单产66 542.4 kg/hm2,较同区域常规沟灌增产15 213.75 kg/hm2,增29.6%,商品薯率提高9.6%。其中小百户镇中坝村吴建国户实收单产69 721.5 kg/hm2,创造了陆良县冬马铃薯高产新记录。2015年200 hm2示范加权平均单产47 308.5 kg/hm2,较传统沟灌的38 322 kg/hm2增8 986.5 kg,增23.4%,商品薯率提高10.2%。
3.3 节本效果突出
膜下滴灌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肥料渗漏流失,加快土壤熟化,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快速吸收,可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可减少施肥量。经实践总结,陆良县冬马铃薯膜下滴灌经济最佳施肥量为:N 326.7 kg/hm2,P2O5 105.75 kg/hm2,K2O 194.4 kg/hm2,经试验验证每公顷施用16∶9∶10配方肥1 800~2 100 kg、农家肥30 000~45 000 kg较为理想。与习惯施肥相比,每公顷均节约化肥总量900~1 200 kg,节约化肥纯量20%~25%。同时膜下滴灌栽培可降低田块及株间湿度,减少病虫杂草,从而减少施药量,节约生产用工;膜下滴灌改善田间操作管理办法,推进统防统治、专人管护灌水,提高了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公顷可节约用工75~90个。据测算,膜下滴灌示范节水、节肥、省药、省工时等共节约成本共7 425元/hm2;滴灌材料安装共新增投入6 132.9元/hm2,滴带、旁通开关、胶垫等按使用期2年,首部系统、主管、阀门、三通、堵头等使用期按7年计算,分摊到每年为2 555.59元/hm2(表1、2)。扣除新增生产投入后,膜下滴灌技术仍表现出显著的节本增收效果。
4 主要做法和经验
4.1 强化组织保障
陆良县对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示范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该项技术示范的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分片负责宣传、发动、培训、组织实施;同时邀请省、市、县专家组成技术顾问组,负责专业技术咨询和服务。并加强部门协作和专业合作,做到人员到位、任务明确,保证了各项工作协调、高效开展。
4.2 创新工作机制
示范过程中实行县、乡镇干部和科技人员分片、分村、分点包干,每村明确一名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开展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并做好生产数据收集和工作记录,建立田间档案。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片区工作部署、方案制定、生产投入、规模规格、技术落实、档案管理等各项措施是否及时落实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统一协调整合财力和人力,规范物资采购供应制度。
4.3 落实关键技术
应用示范中根据陆良县气候特点、目标产量和前作类型,重点推广选用优质脱毒种薯、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科学布管、节水滴灌和综合病虫害防治等膜下滴灌配套综合栽培技术。组织科技人员编制统一的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并深入田间地头宣传落实,实现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设备安装、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划线理墒、统一专人管水、统一施用专用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确保了膜下滴灌技术的示范应用效果。
4.4 深化技术培训
为确保技术到位率和应用效果,科技人员通过宣传发动、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把技术、农资、信息送到农户手中,做到户均有一位技术明白人。在马铃薯生长关键时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营造良好氛围。
4.5 优化田间布置
滴灌设施设备田间安装布置是技术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陆良县在实践中充分考虑田块走向、地势高低、水源远近等因素,提出统一采购、统一安装、统一种植规格的要求,尽量做到在实用、节约的前提下方便施工、方便田间管理。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解决冬春干旱季节制约马铃薯生产的问题,可在全省知适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示范中发现的以下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1)冬马铃薯种植地块平整度、土壤肥力、水源、田间基础设施等差异大,布设滴灌设施设备难度大,易出现材料浪费、供水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建议加大管道、蓄水池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土地平整力度。(2)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中灌水、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关键环节尚未完全研究清楚,需要建立与作物生育进程、土壤墒情、目标产量等相一致的水肥技术指标,以加强对生产实践的指导,并全面发挥滴灌系统的作用。(3)膜下滴灌材料单位造价高,一次性投入成本大,管护成本较高,导致该技术推广应用阻力较大,建议加大专项支持力度,引导推进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 刚,张毅鹏,班懿根. 膜下滴灌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新疆水利,2004(Z1):25-28.
[2] 戴婷婷,张展羽,邵光成.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节水灌溉,2007(02):43-44.
[3] 彭淑渊,聂文莲. 膜下滴灌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13(1):50-51.
[4] 王巧英,王英泉,赵培军.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241-243.
[5] 王玉明,张子义,樊明寿. 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及生产效率的初步研究[J]. 中国马铃薯,2009,23(3):148-151
[6] 张小娟. 浅谈滴灌技术发展概况及膜下滴灌马铃薯节水机理[J]. 甘肃农业,2013(20):44-45.
[7] 白 虎,侯 英. 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