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如玄:政治素人从政的烦恼

2016-01-14孙晋蔚

世界知识 2016年1期
关键词:王如玄副手主委

孙晋蔚

无党籍人士、岛内知名女律师王如玄成为国民党主席、2016年台湾“大选”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副手的消息,让原已远离政坛纷扰的她一夕之间又成为话题焦点。

从“童工小妹”到资深律师

2015年11月18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台北公布,王如玄(右)为其参加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副手。

王如玄1961年生于台北一个普通的劳工家庭。年幼时,因父亲在台北找不到工作,举家搬到彰化,靠一家专做凤梨、芦笋罐头的工厂维持生计。王如玄是家中长女,搬到彰化后,一家五口挤在火车站后的工厂宿舍中。王如玄从小学便开始打工,到工厂帮忙搬罐头,还做过叠日历、饭馆端盘子的小妹等。高中时,王如玄开始兼职家教,教小学生英语和数学;大学时到补习班帮忙改考卷……每当谈起童年生活的艰辛,她总会笑着说,以前家里经济状况虽然没那么富裕,但心里却是相当快乐、满足。也正因为王如玄“童工小妹”的艰辛经历,与蔡英文副手搭档陈建仁、宋楚瑜副手搭档徐欣莹相比较,她是唯一的非政治世家出身的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参选人。

王如玄从小就立志要当律师。学生时代的她学习很努力,成绩也较好,北一女高毕业后如愿考上了台湾大学法律系,1984年获得台湾大学法律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辅仁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并通过律师考试。随着两岸交流衍生越来越多的婚姻、家庭及财产问题,为系统掌握相关法律,王如玄还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进修,2005年获得法律博士学位。这也让她成为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直选以来,第一个具有大陆博士学位的参选人。迄今已有27年律师生涯的王如玄,现为台湾长青国际法律事务所合伙人。

倾力妇女维权的知名人士

王如玄1991年加入吕秀莲组成的“新女性联合会”,迈开她以律师身份投入社会运动的第一步。当时,她还是律师公会妇女人身安全问题研究强奸组的召集人,重点关注弱势女性权益。1993年10月27日,台湾发生轰动全岛的“被家暴妇女杀夫案”。一位名叫邓如雯的女子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在得知丈夫性侵妹妹未遂后,用铁锤与水果刀将丈夫杀死。王如玄担任此案的主辩律师,经过激烈辩论和妇女团体的支援,邓如雯最后被从轻判刑,仅获刑三年六个月,这让王如玄一战成名。其后,她继续推动、促成“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1997年担任现代妇女基金会董事任内,率先向社会推广家庭暴力预防手册,“家庭暴力防治法”也于1998年通过,台湾也因此成为“亚洲第一个有家庭暴力防治法与民法保护令的地区”。

王如玄还关注职场性别的平等、社会中的性骚扰、同性的平权等议题。1996年,一位遭雇主强暴的菲律宾女佣控告雇主,王如玄义务担任律师,这是岛内首件外籍劳工控告雇主案。2000年,林口长庚医院护士控告医生性骚扰案,王如玄任代理诉讼律师,此案历经四年,被害人终获损害赔偿。感激之下,被害人将全数赔偿捐给王如玄所在的妇女新知基金会。这几起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的案件,获得了社会好评,王如玄也因此声名鹊起。

功过掺杂的“劳委会主委”

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王如玄出任台“行政院劳委会主委”,成为“劳委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主委”。她上任后,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岛内有76万人失业,失业率破6%,还有近24万人放无薪假。面对二次大战以来岛内最严峻的失业问题,一方面,王如玄迅速推出一系列举措,促进劳工就业,取得了不错效果。王如玄积极设法从制度层面改善劳工处境,力求标本兼治,上任仅月余即完成“劳工保险条例”修正,将劳工保险由一次性给付改为年金制,这也是台湾地区“劳保条例”实施58年来的“最大变革”。2009年3月底,“就业保险法”修正案通过,中高龄及身心障碍失业者失业给付期从6个月延长为9个月,并增列育婴留职停薪津贴;5月初,开始实施“劳工权益基金”,主要协助劳工获得劳资争议诉讼时期的法律援助和生活费用。这些举措赢得了劳工界认可,树立了良好形象,她也被媒体赞为“少数较能赢得劳工信任的卖力工作的政务官”。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岛内经济,加上马当局施政不力,民怨蓄积,整体环境之下,王如玄未能恰当解决台风假、物价飙涨而基本工资不涨等问题,曾多次遭劳工团体包围抗议。2009年5月1日劳动节当天,台湾劳工团体发起大游行抗议,王如玄却以置入性行销方式在《中国时报》购买版面宣导“劳委会”绩效,标题为《王如玄 抢救失业大功臣》,从而引发争议。此外,当时“教育部”补助企业用2.2万元新台币聘毕业生(俗称22K计划),使得大学毕业生一工作薪水就被划定为2.2万元,造成青年薪资无法提升,被外界炮轰。“劳委会”出面帮忙收尾,但王如玄竟脱口说出:“2万2还嫌少?要是没有这个方案,这些人一毛都没有!”这让自己瞬间成为箭靶,遭受外界极大批评,也让她得到“22K主委”的封号。2012年,她还向多达千名关厂工人追讨退休金,并编列2056万预算控告2千多个失业劳工,引发劳工反弹,民众激烈抗议甚至卧轨抗争。四年“主委”的从政生涯,让王如玄初尝政坛滋味。2012年9月27日,王如玄因与“行政院”在劳工基本薪资调整案存在分歧而辞职。

出人意料的副手人选

有台湾媒体透露,朱立伦曾表示他的副手人选必须兼具“社会声望”与“政务经验”两大条件,不考虑省籍、性别及南北平衡,但要与他有“互补性”,是一个共同打拼的伙伴。正如台中市议员吴琼华所说,王如玄是“意料之外的好人选”。

王如玄之所以被朱立伦选为搭档,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受朱立伦信任。王如玄在“劳委会主委”任内与时任“行政院副院长”的朱立伦有不错合作,关系良好。2011年她支持朱立伦参选新北市长;朱立伦任国民党主席后,即委请她邀集专业公正人士检视党产,显见对之相当器重。今年她还力挺朱立伦替代洪秀柱参选“总统”。王如玄虽然是无党籍,但她在“劳委会主委”任内表现颇受蓝营肯定。二是与朱立伦有较好互补性。朱立伦是财经专业出身,未来可以在发展经济上大展身手;王如玄则长期关注社会弱势、妇女、劳工等公平正义议题,两人专长都在民生议题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特别是王如玄曾为维护妇女和弱势群体权益做出过重要贡献,在这一阶层有较大影响力,出任朱立伦副手,利于争取妇女和弱势群体选票。三是蓝营强化“两岸牌”的选举效力需求。两岸政策是国民党的强项,也是国民党在“大选”中的优势牌。面对蔡英文“维持现状”的两岸模糊政策,朱立伦将选战主轴拉回到两岸议题上,直逼蔡英文的软肋。王如玄的大陆博士学历背景,无疑强化了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优势。四是迎合社会“政治素人”心理,淡化国民党“大财团利益代表”形象。长期以来,台湾社会蓝绿阵营之间的政治恶斗早令选民生厌,特别是年轻选民,对传统政治人物的疏离感、不信任感较强。去年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不仅是这一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更进一步掀起了政坛中的“素人”风暴。各政党、政治人物为迎合这一形势,也纷纷启用政治素人提升自身形象。王如玄出身贫寒,形象较为正面,不仅可满足选民心理需求,还有助于淡化国民党一再被民进党诟病的“大财团利益代表”形象。

被“追杀”的“蓝营副手”

自从王如玄被宣布任“蓝营副手”开始,绿营即开始对她进行猛烈攻击,“军宅案”、“22K之母”、“无薪假推手”、“大陆博士没认证”等等指责不一而足,其中又以“军宅案”炒作最为激烈。

上世纪70年代,台湾当局开始改善眷村(军眷住宅)居住环境。一些改建后的新眷村,位于都市精华地段,加上售价低廉,当局为了避免炒作眷改宅,订下五年的“闭锁期”条款,即“由主管机关配售之住宅,除依法继承者外,承购人自产权登记之日起未满五年,不得自行将住宅及基地出售、出典、赠与或交换”。违反者将被当局收回房产。不是眷村出身的王如玄自称转卖过七户军宅获利,并无涉及不法。但民进党直指其所承认购买的一间位在西藏路的军宅,登记在母亲名下,经查证,其在西藏路的三处军宅都还在五年的交易闭锁期内。因此民进党质疑王如玄把家人当作闭锁期内签订买卖契约的人头。

因此,朱立伦宣布王如玄为副手后,台湾《财讯》、《新新闻》杂志分别报道王如玄是“军宅投资高手”,民进党“立委”段宜康、陈其迈等甚至搬来王如玄丈夫黄东焄的财产申报予以“证明”。面对如此危机,王如玄却政治敏感性不足,未在军宅争议爆发的第一时间完整回应,直至12月8日才召开记者会,说明买卖军宅实情,公开财产数据,也表态捐出买卖军宅获利的新台币1380万元,对道德上不合社会期待之处表示歉意,并再次强调自己是守法的人,指责绿营“政治谋杀”。尽管如此,随着王如玄上述问题一再被民进党追打,朱立伦选情开始受到影响。朱立伦竞选总部主委胡志强坦言,军宅争议已给国民党选情带来意料外的影响。

一连串的政治危机也暴露出王如玄的个人特质,如政治历练不足,学者味较浓,缺乏政治手腕,应对负面选战功力不够等。正如她于2015年12月6日接受《联合报》采访所说,现在终于见识到“政治复杂、选举很可怕”,就像“竹竿接菜刀(闽南语,意指移花接木之意)”,参选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前,蓝营选情不容乐观。12月8日,岛内两岸政策协会公布最新“总统”大选民调,特别针对“副总统”候选人欣赏度进行调查,其中欣赏陈建仁的民众占53.7%,徐欣莹占27.2%,王如玄仅占12.3%。“大选”在即,可以想象王如玄目前承受的压力。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人员)

猜你喜欢

王如玄副手主委
Chinese online literary works gain huge overseas readership
大乱斗
履行职责当好“四员”
副手文化
做副手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