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副手有多难
2009-03-27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当英雄,副手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但是副手有诸多难处,特别是要做一个有追求的副手,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副手在大家心中,似乎就是吃力不讨好和吹牛拍马的形象。很多副手感觉一直处于“副”的阴霾下难以“敞亮”,与其躲避,倒不如沉下心来正视“副手”身份,这样还可能豁然开朗。
明确副手的定位
作为单位的“二号人物”,副手是扶手、下手和左右手。就中国文化中源远流传的“家无二主”、“说一不二”这些形容一把手地位的词而言,副手的位置和角色决定其必须对自己准确定位:有功不揽、有过不藏;有喜不狂,有悲不哀;有轨不越,有急不推。
副手需要承担第二责任,被赋予第二权力,占据组织中的第二位置——坐“第二把交椅”。
而副手要做的,主要有两件事。
一是做好“二传手”。众所周知,“二传手”是排球运动中担任接应接发球一传后第二次传球的运动员,是组织进攻的核心人物。但是,扣球与否、怎样扣球的选择以及最终的得分仍记在“一攻”(一把手)头上。因此,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一定要精益求精,准备得充分,才能在关键场次、关键时刻、关键分数上做得游刃有余。
二是练好“二重奏”。“二重奏”意指两个人各持乐器、共同演奏。最圆满、最舒心的结局堪称异曲同工、和而不同。因此,二把手需要主动与一把手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有时需要一唱一和,有时需要积极调和,为了共同的愿景同甘共苦,最终实现“1+1>2”的目标。
副手难干的缘由和题解
副手之所以难干,有两个原因。
一是一把手权力太大。人、财、物大小事都得他点头。这种情况下,副手就必然会让度自己的意见、想法、权力乃至尊严,所以,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副手会“自谦”:“呵呵,我是给老板打工的。”
二是对一把手缺乏监督。天很大,但副手的天常常就是一把手。因为一些副手没有透过一把手而看到阳光的机会,总是被一把手遮挡。一旦遇到心胸狭小的一把手,而又动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实现了“一手遮天”,副手身上的每个细胞都不会舒服。
因为缺乏监督,副手就缺乏制衡一把手的动力和勇气,更缺乏这样的信念。影视里面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模式:市长为非作歹,副市长坚持正义挺身而出,结果被市长弄得奄奄一息。这说明副手的命运很脆弱。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副手一定不能干好,不过至少需要两个因素:制度化的工作关系和副手的个人修为。
先说制度化的工作关系。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到底靠什么保障?一定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怕就怕“一点规矩都不讲”,那正副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平衡。正副之间不宜建立什么“哥儿俩好”的友谊,简单和谐的工作关系就行,把寻求友谊的天真想法尽快忘记为好。通用公司的前总裁斯隆一生没有自己公司里的朋友,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CEO。职业化的工作关系永远排除太多的感情和利益纠缠。还有,不要以为简单的拍马屁就行,领导既不喜欢你离得太远,也不喜欢你靠得太近。拼死拼活拍马屁反而觉得你用心不良。副手需要反思的是,是不是自己从一开始就老在琢磨工作关系以外的东西,亲手把关系给搞复杂了。
再说副手的修为。所谓修为,就是既要有修养,又要有作为。一般来说,副手都应该定位为业务领头人,是更加偏重于业务型的干部。在西方国家,副部长以下的都是技术官员,无论部长如何换,技术官都是终身制的。我们国家的人事安排也是这样的,一把手管全面、管方向,二把手管业务、管日常。这就启发我们,把业务搞好,成为业务方面的专家,是副手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有了工作上的相互依赖,人际的机巧才会是锦上添花,也才不会使自己沦为只会讨领导欢欣却难免终被遗弃的角色。
切忌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副手体现不出价值。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副手跟下级不同,而是领导的左右手。领导要发挥“大脑”的作用,那些事务性的工作,自然要交给副手承担。有的副手会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到头来,都是为正职“做了嫁衣裳”。因此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扶正”上,和上司展开明争暗斗。
职场指南:稳住心。“大脑”和“手”如果不好好配合,什么也干不成。副手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荣誉功劳面前不争不抢,适当地牺牲自我利益是必需的。对正职的肯定及对团队的赞赏都是对每个成员的最好嘉奖。有一句话说得好:要做到“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出场不炫耀,做事不抢功”。
误区二:副手就是应声虫。有这种想法的人赶快转换观念吧!如果说以前的领导只希望你点头说是的话,现在的领导则更希望你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每件事情都保持跟领导一致,领导未必领情,他可能会认为你是个没用的人。
职场指南:张开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领导也是人,不可能事事正确。副手应多替领导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纠正领导的错误。对领导点头称是的人太多,如果副手也是如此,错误的决策就无人敢纠正,这是相当危险的。这种敢于发言的态度,既是对上负责,也是对下负责。因为管理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得罪人的过程,副手应善于替领导着想,不怕开罪于人。副手应该成为一个桥梁,成为员工与决策层之间的纽带;成为倾听者、讨论者、传播者,而不是一个对领导点头哈腰的人。
误区三:甘当副手就是胸无大志。相对于一些人削尖脑袋往上爬,有一些人就心甘情愿地待在副手的位置上。很多人都认为这种人不上进,其实如果他们不上进,怎么可能得到领导的信赖,又怎么可能在不进则退的职场法则冲击下岿然不动呢?
职场指南:抬起头。有些人更喜欢做副手,因为这要比当正职自由;还有些人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缺陷,认为自己不适合开疆拓土,而只适合做参谋。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如果发现自己真的喜欢当副手的感觉,那就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抬起头来,堂堂正正地做一个最优秀的副手。
信任是正副职合作的关键
最为出色的副手往往会成为老板的第二个自我。当你的老板和你都清楚单位的使命时,代表他说话相对会更容易些。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作为副手,一方面不能只做老板的传声筒和应声虫;另一方面又不能越俎代庖。正副之间要配合默契,信任是关键。
信任需要诚实坦白,但不要过头。如果在单位中要求下级在与上级打交道时凡事只能讲真话,而且是完完全全的真话,他们之间的融洽关系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对于重要的事情,虽然需要在恰当的时候把真相和盘托出,但有些时候,一个善意的谎言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激励士气、唤起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副手如果觉得,坦白就意味着口无遮拦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所有想法,这只会把水搅浑——尤其是当老板仍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领导者对目标和环境会有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而副手往往是看不到的。因此,也许在手下人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计划有可能会很成功。值得信赖的副手不应该凡事急着下结论,而需要沉得住气。
当领导和副手都时常对对方有所隐瞒时,双方的关系就真的有麻烦了。当有人说“问题出在交流沟通上”,这往往表示他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大谈特谈问题,只会让问题更糟。有一些分歧是无法弥合的。假如双方的关系已经紧张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作为副手的一方就应该识时务地选择妥协或者进行自我调整。
编辑:邱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