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创新,驱动集团化办学

2016-01-14吴家宏赵远远

职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集团化嘉兴职教

吴家宏+赵远远

【编者按】2015年6月30日,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出台,意味着组建多元主体职教集团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将是今后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必将成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长三角经济区域,于2010年踏上职教集团化办学征程,经过5年的磨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独具创新内涵的职教集团化办学之路。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欣禾职教集团秘书长沈建根

2010年,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下,11所重点中高职院校、7家行业协会、74家企业、2家产业园区管委会、4家专业性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抱团借力,组建了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以下简称“欣禾”)。5年来,欣禾“航母”高歌猛进,行企校“三元融合”打破了产业与教育的壁垒:截至2014年,欣禾成员单位从原来的98家增加到180家;校企合作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从10项增加到48项,教师国家专利数量从7项增加到560多项;产学研共同体实现了从零到13个的突破……

与欣禾风生水起的发展态势相反,长三角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中心调研发现,目前全国1000多个职教集团中常态化运作的仅70多个,大多数的职教集团处于“深眠”状态。欣禾“风景独好”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欣禾职教集团秘书长沈建根。

打造区域性、本土化的职教集团

《职业》:您认为职教集团的本质是什么?

沈建根:职教集团是近年来职业教育中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它是将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集团化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以改变固有的传统办学模式。它不是建立规模庞大的个体学校,也不是将几所学校简单拼凑和组合,而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组建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等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办学联合体。也就是说,职教集团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把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单位联合起来的一种办学方式,其内涵在于通过利益协调和资源重组,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各自优势,承担各自职责,最终实现共赢、共享和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欣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什么?

沈建根:我认为最大的动力是立足区域经济,坚持本土特色。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因此,职教集团必须从区域产业中汲取“养分”。嘉兴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城乡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发展逐步呈现从“块状经济”向区域产业集群提升趋势,如海宁皮革、桐乡毛衫、海盐五金、平湖光机电等。与此同时,嘉兴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全市企业总量超过15万家,中小微企业占97%以上,这就意味着单边的、一对一的校企合作往往是企业“不能承受之压力”。基于此,欣禾围绕现代农业、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柱产业和信息、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嘉兴本地企业和市级行业协会为主要参与对象,构建多边校企合作关系,打造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职教集团。

机制是保障,更是杠杆

《职业》:职教集团在办学过程中,如何避免成员单位“集”而不“团”的松散状态?

沈建根:从我国第一家职教集团成立至今,已经有20多年,职教集团总体数量可观,但是大部分职教集团成员之间的合作密切性不够,处于松散型的管理状态,集团集团,“集”而不“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机制不给力。欣禾在成立之初就强化了四大机制建设。

一是会商机制。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学院基于人才培养角度、企业基于人力资源角度,进行面对面地洽谈,找寻利益共同点,从而在集团内部形成“分享经济圈”。

二是协调机制。欣禾面向学院建立了院校长联席会议制度,面向全体成员单位建立了理事会例会制度,面向集团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成立了集团化办学促进中心。从而实现多元主体利益间的制衡,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科学化。

三是工作机制。为将信息沟通、交流互动与合作协商等对接工作落地,欣禾针对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将成员企业与成员院校的相关专业按行业及专业属性进行重构,分设了服装纺织、园林园艺、机电汽车、旅游酒店管理等13个专业群合作委员会,作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基本组织单位和工作小组。

四是监督机制。在嘉兴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由教育、人社、经信委等13个政府部门组成的跨部门集团指导委员会,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和激励体系。如针对企业设置“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针对企业技能教师设置“优秀兼职教师团队奖”等。

机制是保障,更是杠杆。四大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加快了欣禾内部成员的“和谐发展”,形成了一种“类合伙人”的新型集团管理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为欣禾争取了更多的外部资源,尤其是外部政策的支持,嘉兴市政府为欣禾专门出台政策,每年提供配套经费600万元。由此,欣禾落实了职教资金补偿机制,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在人才联合培养、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下企业培养、派技术人员到校任教、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基地建设、入驻院校等方面给予资金补助,降低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调动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集群对接下的特色“厂中校”——企业学院

《职业》:欣禾如何迎接嘉兴市经济向区域产业群提升的考验?

沈建根:欣禾基于集聚理念,提出了“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产业群催生人才群”的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欣禾依托专业群合作委员会这一载体,集聚成员院校专业群资源,对接区域产业同类企业,构建特色“厂中校”—— 企业学院。

以正原电气学院为例,作为“厂中校”,其合作模式最突出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里的人才包括学生和专业教师两个维度。

针对学生,欣禾与企业共同探索了“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学生实践实习的比重,真正实现“理实教学的一体化”。其中,学生岗位基础能力培养主要依托教学培训车间完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依托中试车间来完成;岗位创新能力培养则主要依托研发测试中心来完成。

香溢酒店管理特色班开班暨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

针对师资培养,正原电气学院通过“师师结对”实现师资培养模式的升级,校企共建科研课题储备库,成立“创客工作室”。目前,与青年教师们结对的都是公司“总”字级人物——总经理、总工程师或研究院的院长、副院长等,专业教师在企业“淬火”锻炼期间,公司会特别为每位青年教师安排两三名实战经验丰富的老总进行悉心指导,无论是在公司产品研发,还是出差谈判、产品销售或者处理售后投诉等方面,都会进行多岗位、“手把手”的传授。

借助“厂中校”的力量,通过人才共育、师资共培,推行现代学徒制,聚焦“智造”,辐射产业群转型需要,一方面盘活产业技术资源,另一方面也深化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联合申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传统产业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以产教融合为统领的“校中厂”——校企联合学院

《职业》:依托集团化资源,学院如何实现产教融合?

沈建根:集团以产教融合为统领,建立“校企联合学院”。所谓“校企联合学院”,即以一家企业和一所学校牵头,由其他具有相同专业的学校和同类企业共同建设而成的集生产、教学、研发于一体的产学研共同体。例如,“校中厂”澳杰联盟外贸学院,以嘉兴市澳杰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嘉职院为牵头单位,和30多家中小微企业共同组建,以工作室的形式运作。

“校企联合学院”的亮点在于借企业之力与学校教学形成互补,有效解决了“深化学生生产性实习”的改革难题。如澳杰联盟外贸学院,联盟企业全程参与学徒班级的教学,派遣外贸业务员常驻工作室 (每个工作室2名业务员),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外贸业务的操作。学院骨干教师结对各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两位教师),每个工作室接纳8~15名学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以小组方式“参与真实项目、接触最前沿技术、师从最好技术人员享受工作成果”,并以此“换取”实践教学学分。在此基础上,外贸专业逐步形成了“技能+”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化”实践课程体系,顶岗实习从过去的“回家式、自找式、随意式”转变为“驻企式、双选式、定向式”,从而为学生优质就业搭建了快车道。同时,“校企联合学院”的建立也颠覆了人们对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固有认知。除了基本的专业技能要求之外,能够成为澳杰联盟外贸学院的教师还必须通过特别的教师资格评审,经历“企业产品”“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三个层面的考核。

澳杰联盟外贸学院顶岗实习教学模式被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会评为“分散就业型专业校行企合作模式示范基地”和“集群对接、合作育人”的嘉兴模式。目前,类似澳杰联盟外贸学院的产学研共同体共有13个,其中设于校内的有3个,以商贸类产业为主;设于企业的有10个,以制造类产业为主。

澳杰联盟合作培养班开班暨师带徒结对仪式举行

融合+创新,集团发展新“双驱”

《职业》:从深化职教集团办学的角度,请您谈一谈对欣禾的未来设想和规划。

沈建根:第一,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嘉兴市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市,在集团“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深化校企双元办学的目标。在“校企联合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和教学与产业的融合,推动探索性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企业”的认定工作,由政、行、企、校共同建设一批有较强培训能力的学徒养成中心。目前,嘉兴大部分企业对招收员工的需求呈现“面广、量少”的特点,如一个制造性企业,可能只需要新招3个钳工, 5个车工,1个财会人员, 2个营销人员。通过欣禾这一综合性平台,可把区域企业在2~3年内的招工需求进行对接和重组,并输送给专业对口的“现代学徒制教学企业”,进行规模化、集中式、双导师孵化,打破学徒培养零敲碎打的瓶颈。

第二,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学院下一步将构建创新创业学院。2014年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就获得发明专利7项、其他专利200多项,学生获得各类专利680多项。为了促进师生创新成果的转化,强化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筹建创新创业学院。一方面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对有创新发明或创业项目的三年级学生,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制订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面向教师,鼓励教师成立创新工作室。

猜你喜欢

集团化嘉兴职教
《初心》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卷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