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动”教育模式 摘得国赛桂冠

2016-01-14鲁玉婷

职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赛永康市实训

鲁玉婷

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代表浙江省参赛的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华杜刚、胡俊超、胡慧骏分别摘得数控、工业产品CAD桂冠,实现了多个项目的历史性突破。正如古人韩昌黎所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人在不同领域展现各自实力的同时,也彰显了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改革的实力。

因为春日的播种、夏日的浇灌,才有秋日的硕果。三位学生在技能领域的“巅峰”对决,不仅仅印证了他们自身拥有深厚的功底,更体现了学校“崇德尚技”的精神。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钟宝说:“永康的五金企业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学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使培养模式不僵化,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转型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才能使孕育人才之水‘活起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永康技工。”

“巅峰”对决

华杜刚:以实力打败对手,借机遇改变命运

初入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时,华杜刚与其他学生并无二致,每日上课、下课,偶尔趁着运动时间与同学们在球场上打几圈篮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华杜刚发现自己对数控专业很感兴趣,学习态度也从漫不经心变为专心致志。“当时学校开设了许多选修课,让每一个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项目,我第一反应就是心动。”华杜刚一开始就对数控操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高一时,华杜刚就在数控专业课上崭露头角,指导老师赵强更是对他青睐有加:“男生一般比较毛躁,刚参加训练时很难静下心来,可是华杜刚从一开始就让我看到了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素质——耐心与细心。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最能体现数控加工中高速、高效的特征,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熟练掌握CAM编程、程序传输技术以及薄壁、异形螺纹类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方案的制订技能;必须有足够的毅力与恒心,耐着性子一个个地去攻克难关。华杜刚天生就是这块料子。”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开展“一体化”教学,这让刚升入职高的学生们有了与往常学习模式不一样的体验,每个人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除了正常上课外,华杜刚每天起床吃了早饭后,就早早地来到实训车间做模具,他大多时间都“泡”在车间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每当训练遇到瓶颈,或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觉得乏腻了,华杜刚总是这样鼓励自己。

“无论做什么,我都希望做到最好。很多人对我说,‘你才高二,参加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要有压力,就当检测一下实力好了。在我眼里,这是一次需要好好把握的机遇。”华杜刚相信实力可以打败对手,机遇能改变命运。省赛时,老师推荐了华杜刚与另外一名学生参加。在比赛过程中,华杜刚以突出的表现,获得参加国赛的资格。“在比赛过程中,华杜刚在画图纸时曾因为没看清,有个地方画错了,但他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最终化险为夷。”赵强事后为他捏了一把汗。

一路披荆斩棘冲进国赛,华杜刚相信机遇的背后还需要实力做支撑。近些年来,学校培养目标从中级工转向高级工,在技能方面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勤奋好学的华杜刚来说,显然是为他创造了更多提升技能的机会。拿了全国一等奖后,他反而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进赛场时,由于故障,计算机与机床连接不上,我当时有些紧张,十分钟后裁判过来了,帮我解决了问题,但那段时间相当难熬,很考验心理素质。以后我在心理素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华杜刚说。

胡俊超:奖牌背后凝结着老师的汗水

“今年国赛有一个项目是工业产品设计CAD,要求画曲面造型的订书机,比较复杂,难度也高。”指导教师马林刚说。然而,胡俊超依然出色地完成了高难度的操作,夺得大赛一等奖。这还得归功于指导老师马林刚的训练有方:“前年,我带学生参加同类项目比赛,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当时就是输在这曲面造型上。比赛回来后,我特别重视这个关键点的突破,并加强选手的基本功训练,让他们以不变应万变。”

当胡俊超在领奖台上拿到全国一等奖的奖牌时,他腼腆而谦虚地说:“我的成功,四分归功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人人学技能的良好氛围,四分来自于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心帮助,两分靠自己的刻苦训练。”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胡俊超看来,领自己进门的师傅给予了自己太多的帮助。“省赛结束后就放暑假了,为了铆足劲冲刺国赛,炎炎夏日,我们放弃假期在实训室训练。这期间,指导老师也是每天都过来辅导我们,有时候我们忙得忘了吃饭,他们还会带吃的过来。”让胡俊超同样感到温暖的是学校领导的关心,他们知道选手们训练辛苦,特地为选手们准备了教师食堂的饭卡,以便他们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比赛前夕,胡俊超有些焦虑,害怕比赛时“掉链子”,让两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因此,他比平时更卖力地训练。郭丽华看到胡俊超的反常后,在实训室找到他,说:“古人学习,讲究一张一弛,有紧迫感是好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以平常心面对比赛,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郭丽华的话让胡俊超的心安定了不少,在赛场上他以较强的全局观念,“先粗后细,先大后小,不纠结于细节”,最终以超乎平常的发挥,摘得桂冠。

胡慧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中考时,胡慧骏发挥得并不理想,若上普通高中,学习难免吃力,父母便建议他去职高学个实用性强的专业。这个选择开启了胡慧骏“新世界”的大门。“从小我就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有时候把家里的机器拆了,再重新组装回去,或许那时的我就已爱上了机电。”胡慧骏说。自进入机电班后,胡慧骏发现自己如鱼得水,有太多东西让自己感兴趣,有太多地方让自己想学习。

当问到胡慧骏为什么能在国赛上表现得如此优秀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大概是之前的比赛为我做了铺垫吧。”高一时,胡慧骏在周平龙老师与郭丽华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光伏发电项目比赛。那次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小试牛刀的胡慧骏第一次感受到了比赛的残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比赛让他明白了日常积累的重要性。高二时,胡慧骏在马晓亮老师的指导下,又参加了金华市和浙江省的机械装配项目比赛,取得了金华市一等奖、浙江省三等奖的好成绩,为他日后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三时,胡慧骏参加省赛的PLC编程、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两个项目的比赛,一路比拼一路收获,为他最终在国赛上“巅峰”对决打下了实战基础。

胡慧骏坦言:“第一次参加比赛时,一位裁判负责三四位选手,我被裁判的目光一扫,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国赛时,每位选手都被一位裁判盯着,同时摄像机全程拍摄,但我依然镇定。这都得归功于前面实战的经验积累。”班主任郭丽华说:“大赛注重的是实战能力,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项目,要求学生既懂安装,又会维护,还要独立设计编程,使组装完成的自动冲床能按要求生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胡慧骏通过实战,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愈加清晰。“机器不是冰冷的物体,人类在运用它时已经赋予了它情感,我希望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机器,从而改变生活。”胡慧骏对机器满怀情感。

如今,同在机电121班的胡俊超与胡慧骏,也已顺利升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的平台上不断提升自己,离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也越来越近。

“金牌”背后

革新技能教育,随经济发展而“动”

职业教育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一定要跳出教育范畴,站在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看教育。“永康市以生产五金件为主,如今‘机器换人的趋势愈加明显,这要求学生在观念及技术上紧跟市场发展。”王钟宝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对当下的市场动态掌握得比较清楚。“从比赛中我们发现,创新技能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技能,而且要让他们有创新理念。”在他看来,机电、数控等制造类专业能在大赛中夺金,既是学校实力的证明,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施行奠定了信心。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教育的变革首先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为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跟着兴趣走,允许学生二次选专业。“只有对专业感兴趣,并在实训过程中摸索、挑战,走上社会后才能以热情的态度投身于自己的事业。”该校副校长徐晓光说。

与课程改革相配套,学校各专业亦开展紧锣密鼓的校本教材开发工作。从2014年至今,该校教师主持开发的校本教材共有24种。其中,《模具结构与设计》《模具加工技术》等7种教材是与企业共同编写的。旨在当前永康市经济发展的形势下,糅合最新技术理念,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层面“快”人一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育出最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的实训课安排得比较紧,都是一个月一个月安排,让学生在连续的实践过程中找到最佳感觉。平时训练时,我们保证每位学生一台机器,如果是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具,也安排多个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该校教务处主任胡赞这样介绍。

完善实训基地,跟着产业转型“走”

随着产业的精细化、规模化发展,“实训车间工厂化”是学校对实训场所提出的要求。为此,学校建造了一幢别具一格的模具产学研中心,占地6000平方米,完全按照生产要求进行建造,就连地坪厚度的设计、地下管线的铺设、消防设施的配备等也完全符合当前产业生产的要求。实训基地内设模具制作、数控加工等方面的4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都配备了各种高精尖设备,仅设备总投资就达到2500多万元,成为一个设计新颖、设备先进的大型“产学研”基地。

除了模具产学研中心,学校还建有一幢实训大楼,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训练场;一个汽车服务中心,主要围绕汽修钣金与喷漆进行实训,企业4S店师傅长期驻点,向学生传授实践经验;一幢财经类实训楼,是会计与商贸类专业的实训基地。所有实训场地的建筑面积总和达25860平方米,设施完善,能保证每个在校生都有一个工位;设备先进,拥有3D打印及五轴加工中心等许多先进的设备,其中包括机械手、三坐标测量仪、三维扫描仪等。完善的实训基地,良好对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与当下的技能大赛接轨。正如学生胡慧骏所说:“如果没有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先进设备及良好的实训场所,我们不可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夯实工学交替,围绕企业需求“转”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十多年前就提出“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人才培养理念,职业教育围绕企业需求而“转”。2014年,学校与中国超人集团举行了“超人机电班”授牌仪式。校企通过研讨协商,共同制订了《超人机电班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在“超人机电班”上,企业副总裁金天鸿任名誉班主任,以潘世勇为首的六位企业技术专家组成“超人集团讲师团”,定期参与授课,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

与“超人机电班”类似的“宏远数控班”“众泰汽修班”等十多个行业企业冠名班相继开办。学校邀请企业优秀的研发人员、技术能手来校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技能操作,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设计、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颇具实效的工学交替模式。

为进一步完善该模式,部分企业在学校建立了生产车间,学生直接在校内车间实训,为企业生产产品。“车间进校”的做法,不仅为企业节约了成本,缓解了用地和技术工人短缺的矛盾,而且使学校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学校不仅节约了实习成本,还让学生深入真实的生产实践,熟练掌握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校就能练就熟练的技术,为参加技能大赛及日后走进企业做好准备。正如赵强所说:“国赛不比零件的复杂性,而是比对精度的控制性,这一点与企业结合比较紧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做完工件,马上就用三坐标进行测量,找出精度不够的原因,并寻求对策。得益于学校的工学交替模式,让我们有许多这方面的企业专家可以请教。”

“一所职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能一次斩获三枚现代制造业类金牌,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实属不易。”浙江省职教专家、特级教师朱孝平如是说。在“金牌”背后,我们看到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革新技能教育、完善实训基地、夯实工学结合,其人才培养不是故步自封的,而是注入时代的“活水”。这一系列举措让该校的教育体系迈向更高更远的台阶,成为永康当地的“技能人才库”,成为全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典范。

猜你喜欢

国赛永康市实训
近十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
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胡志刚 典藏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从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反思教学方法改进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五金工艺材适用优良树种筛选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国赛要避免追求“状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