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哄”孩子
2016-01-14常育晶
常育晶
去年暑假,同事芊芊突然跟我诉苦,说她儿子怪怪的。我很疑惑:一个才6岁的孩子,刚从老家接回来,除了淘气还能有什么?怎么会怪怪的呢?
早几年,芊芊和丈夫工作忙,孩子一断奶就被她送到了婆婆那儿,去年6月份要上小学了才接回来。芊芊说,本想着孩子好不容易回到了身边,要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没想到儿子根本不和她亲近,话很少,整天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开始芊芊以为儿子是不适应新生活,但后来她发现,儿子性格似乎有问题,特别明显的一点是非常多疑。每天早上,芊芊都先把饭盛好晾着再叫他起床,等他洗漱完毕,饭的温度刚刚好。芊芊告诉儿子饭是温的,可以直接吃,可儿子每次都要自己小心试过以后才开吃;出门之前,书包里的文具他要检查,必须亲自确认带齐了才行。更让芊芊不安的是,儿子不仅多疑,还冷漠,对什么都好像没兴趣。有次她说周末带儿子去游乐场玩,以为儿子听了会高兴,没想到儿子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结果到了周末,她因为要加班,去不成游乐场了,儿子得知后也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情绪上没有一点起伏,这显然不正常。芊芊说,孩子从小没在身边,她觉得亏欠了孩子,想好好补偿,可无论她怎么做,儿子都反应冷淡,让她又伤心又担心。她眼圈红红地问我:“你说,我是不是暖不回来他的心了?”
我安慰她:“先别急着下结论。按你说的情况,孩子恐怕不是不适应新生活,而是心理有问题。他多疑而冷漠,说明他经历过欺骗,而且不止一次。多次的失望情绪叠加,会激发他心理的自我防护机制,就会表现出多疑和冷漠。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关。”
芊芊不太接受我的分析:“我知道你懂点儿童心理学,但你说得也太玄了,看护儿子的是他亲奶奶,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会欺骗?”我告诉芊芊,有时候大人对孩子的欺骗不是恶意的,甚至是善意的。然后我给她举了个例子:有个四五岁的孩子一直期望能跟母亲一起去赶集,可母亲因为担心路途遥远孩子走路太辛苦,就哄孩子说只要他早上起得来,就带他去。她以为孩子肯定会睡过头,没想到孩子一大早就起床了,惦记着去赶集,母亲却食言了,最终没带孩子去。
然后我问芊芊:“你说这样的孩子对大人能有信任感吗?”听我这么一说,芊芊立即想起一件事:“我儿子4岁时,有次给我打电话哭诉,说奶奶骗他。一问才知道,我婆婆带他去商场玩,他看中了一个火车玩具,非要买。因为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怕孩子闹,我婆婆就哄他,说回家取钱再来买,儿子就乖乖地跟奶奶回家了。结果奶奶却食言了,没给他买。儿子哭闹了好一阵子,还打电话跟我控诉,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劝他听奶奶的话。婆婆也曾说过,小孩就得哄着,先哄过去再说,不然孩子会在外面哭闹,丢人。根据我婆婆这种理念,想来哄孩子的事情一定常有。”说到这儿,芊芊若有所思,“怪不得儿子有次跟我说,大人都骗人。”
我说,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大意,要赶快纠正,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以后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我建议芊芊立即行动,有意识地重新树立孩子对别人的信任感,只要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而对孩子的多疑、冷漠,则要淡化,因为那只是孩子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心理防护,当信任建立后,防护自然会解除。
前不久,我见到了芊芊的儿子,孩子已经和同龄孩子一样活泼顽皮,对芊芊也十分亲密。芊芊说,看到孩子恢复童真,她特别欣慰。她说这几个月她有意识地让孩子树立对她的信任,答应孩子的事她就坚决做到。开始孩子不冷不热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状态逐渐改变,愿意和她亲近,也开始相信她了。当然,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她做不到的事,她会坚决说“不”。开始她还有些担心,怕刺激孩子,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做不到的事她耐心和儿子解释,儿子一般都会理解。“现在孩子不仅性格好,学习也很自觉。”芊芊高兴地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仍然信奉孩子要“哄”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孩子年纪小,有了不合理要求时,为了避免孩子哭闹,哄一下没关系,过后孩子就会忘掉。这种做法非常不妥,因为孩子虽然能忘掉事件本身,但被欺骗的感觉却会留在心里,进而影响到他的性格和对人对事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是,能答应的和应该答应的要求,尽可能答应并坚决做到,反之,要直接拒绝,哪怕孩子哭闹也不能假装答应来哄骗孩子。哄孩子看似无伤大雅,实则是对孩子赤裸裸的欺骗,会导致孩子多疑、冷漠。要想孩子阳光、健康,家长万万不可“哄”孩子。而这一点,早在2000多年前曾子就已经做到了,他以“曾子杀猪”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对孩子信守承诺的典范。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