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建院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2016-01-14周燕

学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现状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走访、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途径对江苏建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江苏建院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少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体系还不够健全等。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现状 问题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227

结合目前心理学的积极思潮和所推崇的积极理念,再来反思江苏建院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其实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一、江苏建院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建院)自2004年9月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挂靠在江苏建院学生工作处,是学生工作处下属的行政机构,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又附属素质教育中心,承担素质教育课程中《心理调试与发展》课程的教授和科研。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还要完成自身相应的大学生心理普查、心理防御、心理咨询等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通过查询和搜集相关资料,可以看出,江苏建院带有文件编号的和记录在案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档案,少之又少。除了大部分是活动通知、会议通知以外,对于有关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管理、评价、监督等政策基本上就查找不到。查找到的部分资料显示,有的是工作职责的简单规定,有的是对各二级学院工作成效评优评先的考核办法。

1.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查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档案,也几乎查找不到完整的制度文件,没有相应的规定来细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工作内容、效果的评价和评估。

2.经费投入不足

调查中还发现,江苏建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经费来源于学生工作处按照学生人数的比例下拨的总金额。虽然没有单列,但在学生工作处的经费开支中有这一项支出。经费使用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教师课时费,一部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管理费用,一部分是心理活动费用。按照生均使用比来看,每个学生才能使用1.6元左右。从数据可以看出,学校投入使用的经费比例还是不足的。

(二)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1.担任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师参差不齐

从江苏建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材料看,主要从事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教师总共15人。担任《心理发展与调试》课程的教师共12人,有专职也有兼职,兼职教师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心理健康中心工作,也都是来自于二级学院的专职辅导员。

2.学历不一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层次不一,有本科学历,也有研究生学历,以本科学历居多。具有本科学历的人11人,研究生学历的4人,其中在本科学历中还有后期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的4人。可以看出,从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历层次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教师的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专业不对口

在担任《心理调试与发展》课程教授的教师调查数据中显示,他们的专业参差不齐,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电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环境监测专业等等,而专门从事心理专业的教师只有2人,可以说少之又少。从这可以看出,教授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大多数都没有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可想而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专业性和学术的严谨性。

4.专兼职配比不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思政厅[2011]1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规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与学生人数配比应为2000: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和学生数比规定应2000:1,即每2000个学生应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名。江苏建院在校生12000余人,应该配备6人,而实际上只有2人,明显低于教育部文件的要求。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不高,教师队伍的配备占据了绝大部分作用。教和学相互作用,不可分离。如果教师配备不足,师资力量达不到要求,势必会影响到课程的教授,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人才质量。

(三)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

江苏建院自2009年开设《心理调适与发展》课程以来,几经变革。课程的性质和学分也是多次改变,从原先的必修课到考查课,学分从1.5个学分到1个学分。从课程改革的过程来看,学校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降低,从原来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改成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课程,学分的比重也从原来的1.5分降低到1分。学分的整体比重也相对减少了,学生对课程学分的高低也能看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学分高的就重要,认真学,学分低的就可以不认真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分的高低反映了课程性质的重要性。

从教材的选择上来看,江苏建院根据本校高职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自编了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主要参与编写本书的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二级学院的专职辅导员,参编人员中只有一名是专业心理学的人员。这本教材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使用,一直使用到现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还不够规范和完善,需要进一步科学的探讨和研究。

(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江苏建院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很多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和工作经验,但是始终缺乏一套完整的可以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来量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而来促进学校心理工作的有效性推进。

1.评价方法单一

学生工作处负责出台制订江苏建院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具体负责实施操作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一般采用现场材料的审核,材料是否及时上交、上交的数量是否达标、举办心理活动的次数等一些简单单一化的方法评价,既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成常态化,也没有将工作的重点内容与方法协调统一。

2.评价体系难以量化

只要是说到工作中的评价考核,难免要制订一些具体的可以量化的细则来实施控制。评价就像一把尺子,需要量体裁衣,只有尺子准了才能裁出合体的衣服。江苏建院有些评价指标的标准太模糊,虽然很全面,但是不好执行。例如,系部领导是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何为重视,怎么去测量重视的程度?除此之外,有的是以是否开设心理咨询室,更甚至的是,有的是以二级学院出现心理危机的人数和发生极端事件的次数为评价的潜规则来进行二级学院的考核。

总之,江苏建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有些是难以量化的,实施起来是有难度的。

作者简介:

周燕,女,讲师,副科,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现状问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