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高压”心理及调整对策
2016-01-14倪兆峰
倪兆峰
摘要: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高三学生“高压”心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对待高三学生应积极进行心理指导,提出缓解压力的途径、方法,适当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关键词:高三学生 “高压”心理 应试教育 心理疲劳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48
面临高考的学生,身体上已疲惫不堪,而思想和心理上更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学生的不良心理,通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紧张、烦躁和精神疲劳,这种称为“高压”心理。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和教师的心。
越是临近高考,这种“高压”心理就表现得越集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在高考的压力下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可以说不是从高三开始的,事实上,从高二“小高考”前开始,学生就已经被浓浓的紧张氛围包围。笔者多年担任班主任,切实感受到学生的这种“高压”心理,为了帮助这些具有“高压”心理的学生调整好、复习好功课,顺利迎考,我们应该重视和认真研究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探究产生的原因,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一、高三学生产生“高压”心理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滋生了心理病灶
虽然主管部门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一些学校也进行了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教育活动,在表面上看似“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实质没发生改变,地位也没发生动摇。“考考考,仍然是老师的法宝;分分分,依然是学生的命根”。高考的指挥棒指导着现行的教育, “应试”竞争这是我们一时无法逆转的。“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过于紧张,这是造成“应试”竞争的直接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扩大接受教育的机会。 “应试教育”与其说是一个教育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心。
(二)社会压力加重了学生“高压”心理
社会带来的压力是无法回避的。当今社会学本位的用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牵动着学生的神经。从主观上讲,学生把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关系到学生以后的选择职业,关系到人生前途。学生坚信,只要学习好,考上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就有前途,就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而目前的用人单位,哪怕是最简单的工种,都开出了高学历价码,提高了就业的门槛,这从负面影响着学生的心态。特别是近年实体经济下行,就业更加严峻,这些高三学生都要面对就业难的挑战。学生和家长希望通过读书、深造,提高自己的优势,这更加剧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加重了学生的“高压”心理。
(三)家长和家庭的高期望加深了子女的心理负担
现阶段独生子女的为多,对整个大家庭中的宝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比比皆是,谁不希望子女成才呢!我与家长接触较多,比较了解家长的心态,对于学习,家长不比学生轻松:一方面,他们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担心子女的成绩能否考上重点、好学校;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为子女做些什么。表现为有的家长喜欢用语言相逼;也有的家长表现得过分关心施压,为了子女能考上好的学校可以挑灯陪读或给予物质上的鼓励,关心备至。当学生看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原本不轻松的心理又要载上沉甸甸的亲情包袱。家长和家庭对子女的高期望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家长过高的期望,过分的紧张和焦虑,甚至陷入一些心理误区,这对子女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心态,加深了子女的心理负担,家长应该就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高三学生自我心理问题是“高压”心理的根源
内外因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外因要通过内因作用于事物,前面所讲的三点是外因,这些外因都会加重学生心理问题,但根源还是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目前,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身的高期望。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自己一举成功,顺利进入好高校,为了这样的目标,不断给自己加压,有时尽管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已经竭尽全力,仍苛求自己,这就使一些高三学生肩负着巨大的心理负担。
2.学生的自我定位不当。经过高中前两年的时间,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应该心中有数,能给自己一个较准确的定位,但也有一些学生对自我定位不准,不是过高估计,就是过分贬低,这都是不利的,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果定位不当,位置不正,不易达到目标,反而会增加心理压力。
3.心理疲劳。为了高考冲刺,高三学生往往会自己主动抓紧时间复习,大打疲劳战,大打题海战,一味的加长学习时间、“开夜车”,缺乏必要的休息,从而带来过度的心理疲劳,使人产生无精打采、烦躁的心情,心里会感到更大的压力。
二、调整“高压”心理的对策
(一)学会科学的自我评价,正确定位
欲胜人,先胜己。高三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一方面要充分看清楚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不要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自己,要学会科学的自我评价,正确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建立自信心。成功对于每个高三学生都有不同的概念,有的人考上重点大学是成功,有的人考上普通院校是成功,而有的人只要考取专科也是成功。要想成功,要想调整心理压力就需要在科学的自我评价基础上,正确定位: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的最理想成绩就是成功,要学会取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二)积极沟通,排解心理疙瘩
加强沟通是调节心理的必要手段,包括师生沟通、家校联系和家长与子女的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保持积极沟通,让学生信赖老师,愿意把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告诉老师,进而让他们的症结得以排解,也为家校联系做好准备工作。
建立经常性的家校联系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
高中的学生很少愿意与父母交流,进入高三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了就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了。而要真正排解学生的心理疙瘩,就更需要学生与父母的交流。一方面可以让父母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让父母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让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展现,让父母分担、缓解心理负担,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调低期望,缓解压力
过高的期望,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需要调低期望值。学生要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分为阶段目标和终结目标,期望的调整可以随着实际的变化而改变。要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选定正常发挥就可以考取的院校,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同时家长也要调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子女的学习,缓解子女的心理负担。
(四)放松心情,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
在高三复习迎考的日子里,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思维就越容易产生“定势”和抑制,大脑活动的能力由于紧张而下降,甚至会产生不能回答平时能够解答的问题。“开夜车”,复习安排杂乱无章,生活失去了往日有序的规律,打乱“生物钟”的做法,只会加大疲劳感,会感到更大的压力和产生茫然低落的情绪。所以,保持良好心情,调整好合理的“生物钟”,可以使人思维活跃,大脑兴奋有序,活动更有规律性,能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
总之,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非常重,特别是进入高三,我们一定要把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要把它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