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审计全覆盖初探
2016-01-14杨霞
杨霞
审计全覆盖就是审计机关在职责权力范围内,将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审计监督,不留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到对审计对象和范围的全覆盖。审计全覆盖横向上看包括对财政、金融、企业和经济责任审计等的全覆盖,从纵向上应当包括中央、省、市、县、乡(镇),直至财政资金使用者的全覆盖,范围极其广泛。正确理解全覆盖的内涵,是提高审计监督水平的重要途径。
刘家义审计长认为,“全覆盖”应把握好深度、重点、步骤和成效,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要对每个项目都审深审透;不是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而是要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要统筹部署,有计划推进,确保实现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一次、其他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要在做到审计覆盖面“广”的同时,力争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这说明,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审计全覆盖与重点审计、审计效果三者之间关系,特别是在审计资源有限的客观条件下,要突出审计重点,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地循序渐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适应审计工作新常态。
一、当前审计全覆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审计力量弱和任务重矛盾突出
审计监督全覆盖必然带来审计任务和工作量的加大,而当前地方审计机关普遍感到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很多一线审计人员超负荷工作。同时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理论、知识结构、业务技能上有所欠缺,也制约了审计全覆盖的效果。
(二)审计系统内部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配合机制
目前,在审计业务开展上还缺乏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审计监督体系中的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互之间未做到协调配合,尤其是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从县级以下部门内审机构设置情况看,许多主管部门和乡镇的内审机构都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缺少专职内审机构人员,内审机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内审工作不够规范化,没有和国家审计机关形成合力和资源共享;同时,社会审计人员大多对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较熟悉,但对国家政策法规、财经纪律和当前政府审计要求知之甚少,一些不适合社会审计机构从事的审计事项,难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渠道来完成,使之难以形成对国家审计的有效补充,影响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实现。
(三)被审计对象协助和配合不够
目前一些被审计对象接受依法审计意识欠缺,对审计工作抵触,拒绝提供审计必需的资料,有的协查单位保密意识也不足。
二、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路径和方法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能力和水平
实现审计全覆盖,关键在人、最终靠人。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健全规范审计程序和机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基础保障。一方面要根据审计机关工作量和人力资源情况,考虑适当增加审计人员,以缓解人员少与任务重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立足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完善内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淡化部门、专业限制,统一调配审计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上下左右联动的审计方式,科学配置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此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加强审计机关业务人员各项技能培训,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和审计干部信息化运用能力,着力打造复合型人才,为全面实施审计全覆盖提供有力保障。
(二)扫除监督盲区,夯实项目计划管理
首先,全面排查审计对象,对管理、分配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单位及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进行全面普查,准确把握应覆盖情况、已覆盖情况及其实时变化情况,全面掌握审计对象信息;然后对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设定相应的动态管理层级。通过对获取的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相关标准合理取舍后建立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信息数据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经济性质、规模、预算级次等标准,将审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设定不同的动态管理层级,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项目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接下来将审计对象分为重点、一般和微型三大类型。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确定不同的审计频率,实行长远规划与年度计划相协调,对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收支规模较大、发现问题较为严重、屡审屡犯的重点单位、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实行每年审计;对收支规模一般、制度较为健全、管理较为规范的一般单位、一般资金和一般项目两到三年审计一次;对微型单位、微小资金和微型项目五年审计一次,从而积局部覆盖为整体覆盖。
(三)创新审计模式和方法,提升审计全覆盖效果
一要综合运用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国有企业与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与审计调查类别,尽可能做到一次进点、扫除盲区。对收支规模较小的单位、资金和项目,可以采取审计调查方式“一网打尽”; 二要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数量。由审计署或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开展审计活动,这是最有效率的审计全覆盖方式。近年来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等大型审计项目成绩不俗,实现了同一项目、同一时间、不同区域、不同审计人员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组织管理整体联动的效果,也证明了这种组织方式的有效性;三要进一步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一方面能够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对潜在或未被纳入审计范围的不法行为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四)统筹运用其它审计力量,形成审计监督整体合力
一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中基础性、源头性的自我监管机制,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各单位行政权力、经济决策权力执行和经济运行管理监督的第一道关口,是自我纠错改正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机构要坚持抓重点、把重心、控源头,深入到单位重大项目决策、重点项目建设、公共资源配置、“三公”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审计重心向基层一线延伸,审计着力点向二级单位下移,堵塞漏洞,完善管理,加固制度的笼子,确保对国家审计形成有效补充;
二是实施审计项目“购买服务”,寻求社会审计力量支持。在最大限度整合国家审计内部人力资源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将那些点多面广、保密性不强、专业程度高的审计项目外包给社会审计机构,以扩大一定时间内审计监督的作用面。目前,各级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大部分已实施业务“发包”,进行审计项目“外卖”。在操作过程中,审计机关要严格实行准入制度,对项目的适用性、社会组织和专家的执业能力及诚信度认真把关。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确保让社会审计成为国家审计的有益补充。
(作者单位: 榆林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