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告英语的语音策略赏析

2016-01-14沈春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沈春花

摘要:广告英语是一种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它与普通英语有着较大的差异。语音策略是广告英语创作的常用策略之一,能增强广告的诵读价值和记忆价值。本文通过对大量广告实例的赏析,从语音模式和语音象征两方面探析了其语音策略。

关键词:广告英语;语音模式;语音象征;语音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93-02

一、引言

广告英语不同于普通的英语,它必须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无限的遐想,在受众的头脑中留下重要的品牌信息。语音策略是广告创作的常用手段之一。广告创作者通常借助语言的美音效果实现英语广告的四大功能,即attention(吸引注意)、interest(引发兴趣)、desire(购买欲望)、action(购买行为)。因此,英语广告创作者致力于把单词的发音和商品特性结合在一起,使广告语听起来优美,读起来顺口,记起来容易。本文拟从语音模式和语音象征两方面探析了其语音策略。

二、广告英语的语音模式

(一)头韵

头韵是指一组词或一行诗中用相同的字母或声韵开头。使用头韵策略的广告词极富朗读乐趣和听觉美感,单词巧妙的选择和组合传递出了一种特别的内涵,令人过耳不忘。

例1 When youre sipping Lipton,youre sipping something special.(饮立顿红茶,品独到风味。)

这是立顿红茶的广告。Sipping,something,special三个词押头韵,动静结合,描述了从入口品茶——感受独特的味道——享受高贵的品质这一情景;且[s]柔性辅音既给人以轻呷慢尝之感,又有入口爽滑之意味;还与表嗅觉的词smell相呼应,这些都是立顿红茶带来唇齿留香、沁人心脾的美妙感受。

例2 Cigarettes smoke people.(不是你在抽烟,而是烟在抽你。)

这是一则禁烟公益广告,它并没有直接说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样的大道理,而是前两个单词押头韵,起到了重复和警告的效果。且[s]音与中文的“死”发音相似,暗示吸烟甚至会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读起来使人触目惊心,达到了公益广告劝化的效果,可谓润物细无声。

(二)尾韵

尾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尾元音及后的辅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尾韵也能增强英语广告的节奏感。

例3 From sharp minds,come sharp products.(来自智慧的结晶。)

在这则夏普产品的广告中,from与come押尾韵[m],既相联系,也有对比,“from”是“因”,“come”是“果”;“minds”和”products”通过辅音[s]结尾也突出强调了该广告的重点,即产品来自于敏锐的思想。两个分句中“sharp”(汉译为“敏捷的;锋利的;急剧的”)的重复使用更加强了对比的效果,既表明思想或观念的更新之敏捷和快速,也暗含了该产品在市场上将以锐不可挡的势头发展。“sharp”发音也与产品名“夏普”相呼应;元音[a:]发音洪亮、激昂,让人精神振奋,可谓音、形、意相统一,堪为广告创意的典范。

例4 The taste is great.(味道好极了)

这则雀巢咖啡的广告押尾韵[t],[t]为齿龈音,让人读来有种唇齿流香之感,咖啡的口味醇正由此可见一斑。且taste与great中[ei]还互为准押韵,即相同的重读元音被重复,给人以较强的对比力量。双元音[ei]比较长,且由一个纯元音滑向另一个纯元音,暗示了雀巢咖啡入口回味悠长,令人恋恋不忘。

需要说明的是,句中韵的使用不如头韵和尾韵常见,但也会和头韵、尾韵搭配使用,这里不再举例。

(三)押韵

押韵是指一个或几个音节在句子间的相对应位置的重复。

例5 Good time,great taste.(美好时光,美味共享)

这则麦当劳广告词是典型的押韵。[g][t]在相对应的位置重复出现,既增强了广告的诵读效果,又便于读者记忆。

例6 Takes a licking and keeps on ticking.(轻轻触动,永不停息)

这是Timex手表的广告语。句中takes与keeps中间部分发音相似,尾部押[s]韵,licking与ticking押尾韵,句式工整对称,押韵特征明显,读来朗朗上口。Ticking也指时钟的滴答声,可谓音韵与意义统一。此句充分体现天美时手表技术创新的优势和准点、用不停歇的功能。且keep一次也包涵其技术创新永无止境之意,难怪Timex被称为“150年创新不断的领导品牌”,畅销不衰。

(四)谐音双关

双关的使用使单词具备多种含义,有时甚至故意引起歧义,以达到语言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文体效果。英语双关一般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音双关即指谐音双关,是将两个拼写语义不同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同音或者近音词)天衣无缝地安排在句子中而产生的双关。语音双关法能增强广告的感染力,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主要讨论语音双关这一语音策略。

例7“Drink Tang,gang,its Tang-erific”- Tang,1960s

这是美国卡夫公司旗下的Tang果珍广告。除使用尾韵策略外,这里用了一个词Tang-erific来形容喝Tang果珍的感受。Tang-erific这一词是创作者杜撰出来的,因其发音与单词terrific(极棒的!最佳的!)相似,取得了较好的谐音双关的效果。Tang-erific不仅表明Tang果珍口味非常棒,还隐含了喝Tang果珍的人也相当棒的意思,喝Tang果珍是顾客的最佳选择。该广告实现了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创作者可谓独具匠心。

三、语音象征

(胡状麟、刘世生,2004)认为有些语音或音簇能够扮演意义的角色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于意义的表达,这被称为语音象征,还可以称为语音感觉。拟声法就是用词语模拟客观事物的声音,以增强文字的实际声音感觉的方式。根据拟声的特征和应用范围,拟声可以分为直接语音象征和联觉语音象征。直觉语音象征是指词的语音直接模拟自然声音。联觉语音象征是由某个或是某几组语音的发音特征联想到某种意义。

(一)直觉语音象征

例8“Zoom Zoom Zoom”—Mazda,2000s

这则马自达汽车的广告语中“ZOOM-ZOOM”是儿童模仿发动机轰鸣的声音“嗡,嗡,嗡”。

在自由驰骋间,久违的感觉重新浮现——那童年时代自由奔跑,感受“嗖嗖”风声的纯真快乐,那穿梭往来的汽车经过身边时发出的“Zoom-Zoom”声,曾经使幼小的心灵为之震撼。这则广告唤起了每个人儿时对动感的憧憬,对速度的渴望。

例9“Klunk!Klick!Every trip”—UK Public Information Film for seat belts

这是一则提醒驾驶者要随时系好安全带的公益广告。Klunk是模仿扣上安全带时“咔嚓”的声响。且[k]连续四次出现,形成极强的韵律感和紧迫感,仿佛在持续不断地告诫驾驶者要有系好安全带的意识,不论何时何地(Klick,每一里;Every trip,每一程。)不能松懈。

(二)联觉语音象征

联觉语音象征主要通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来实现,它涉及语气、节奏、音组等。

音色与音长、音强的组合在听觉上形成了元音和辅音音素。

从语音的性质上来讲,元音普遍要比辅音的音量强,响度大。浊辅音比清辅音音量强,响度大。开口度大的元音比口型窄的元音音量强,响度大。长的音给人以舒缓、柔和的感觉,而短的音给人的感觉是紧促、有力。阻塞大的音给人以力量大、响亮的感觉。

例10 Feel the new space.感受新境界。(三星电子)

这是三星电子的广告语。Feel,new,space三词中[i:][u:]是长元音,[ei]是双元音,给人以舒缓、柔和、回味悠长的感觉,便于消费者记忆。New也体现出产品新潮、焕发新生之内涵,new space既体现三星电子产品的与众不同,也褒扬了此款产品的购买者独具慧眼,可谓一箭双雕。

例11 Good to the last drop.麦斯威尔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在这则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中,元音呈现发音舌位较高或口型较大的特点。good[u],to[u:]的发音嘴唇都要呈圆形,容易让人a联想到嘴巴。last中[a:]的发音口型张得较大,而the,drop中[?藜][?鬑]则发音舌位较高。长、短元音的交替使用使广告充满了节奏感,仿佛香醇浓郁的咖啡味扑面而来,张大嘴巴一饮而尽后仍回味无穷。特别是good,last,drop三词中句尾辅音都是爆破音,爆破音的连续增加了整句话的节奏和力度,读起来铿锵有力,给人听觉上美的享受。

四、结语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语音策略外,还有排比、拟人、重复等常用策略。一则广告往往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音策略,以求达到最好的语音效果。例2中用cigarette做主语,smoke做谓语兼有拟人的意味;例3中夏普广告中sharp还有双关的意味,既代表产品特征,又与产品名同音。例5中taste既有品尝又有品味之双关的意味。总之,合理地使用语音策略能更好地发挥广告语的功能,吸引消费者。

参考文献:

[1]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6-78.

[2]刘世生.文体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7-85.

[3]刘明信,董凤英.广告英语中语音修辞赏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4-56.

[4]邓万勇.对英语字母层面语音象征现象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3,(3):20-22.

[5]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62.

[6]朱诗花.广告语音的诗化,意境与修辞[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