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016-01-14李一兵叶方张琳林云
李一兵 叶方 张琳 林云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问题已成全世界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高水平人才为各高校所重视。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形式,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是一条必经之路。其中,国际合作和交流是国际化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高校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交换生互换、暑期夏令营等途径来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国际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字: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国际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58-02
一、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推波助澜,互联网又让偌大的地球变成地球村,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培养高层次人才被世界各国教育部门所重视,也是当今各高校的重点探索问题。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形态,直接为国家经济向前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显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处在关键发展期。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找到适合我们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因此,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是一条必经之路。其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对高校来说也是与国际接轨、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国际化的实质是多元化,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质就是研究生的多元化培养,高校应该大力促进研究生和教师的世界性流动。首先,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要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其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使得大学办学更加开放,大学间交流更加密切,促使人才培养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的学术环境和条件。
国际合作和交流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高校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交换生互换、暑期夏令营等途径,大力支持学生的国际交流,拥有国际交流经历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通过近几年对研究生进行国家化培养的总结,可以看出研究生国际视野得到拓展,更能理解与融合多元文化,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得到增强,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二、出国交流的前期培养
1.导师学生良好互动:虽然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于学生本人的独立研究,但是导师在合适的时期给予合理的指导对学生会有很大帮助。导师学生之间会进行不定期的面对面交流、讨论,比如最新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的方向等。
2.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根据生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研究生的类型,本科学习情况,科研创新能力,学习交流能力,以及本人对未来学习深造或是就业的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类,再聘请国外资深专家教授、团队指导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座谈研究,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及今后发展,了解国际化培养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脱离盲目跟风学习,摒弃漫无目的的出国计划。
3.开设国际化课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结合学科特色与国外高校名师协同合作建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让那些将要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前适应国际化教育方式。课程的国际化注重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主题不断更新,在教材选用方面注重使用采用国外教材或是自编教材中吸收大量的国外素材,或是指定国外相当数量的教材或是论著、文章等作为参考,不断引入国际先进课题的研究,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将通信和信号的绝对基础课——《随机过程》建设成为国家级双语品牌课程,为今后的硕士生双语课程开辟了先河。
4.国际化师资指导: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主体是学生,但老师也是重要的一环。拥有国外交流经历的老师,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分享他们的国际交流经历,无形中对研究生产生影响。而聘请高水平专家来校讲学、交流,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创造外语环境,通过多次与知名专家教授的探讨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5.严格高效管理:强化学生的作息时间,摒弃研究生的懒散作风。要求所有学生对每周工作进行周小结报告,以英文书写上报。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进展汇报,要求其用英文汇报,并制作PPT。指导教师也相应的用英文进行点评,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英文交流能力和撰写能力。定期与实验室的留学生一起进行课题讨论,文化、思维不同必然会导致对课题研究理解的不同,大家通过探讨双方互进,有利于课题的进展,对外交流能力的提高。
6.综合素质培养:除了学术培养,素质培养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关注问题。课程之外,对于学生的工程实践、学术交流与报告以及论坛讲座都有相应的学分规定,对于研究生学习不仅仅是要学习更加专业的知识更是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阶段。
三、短期出国交流
由于学校本身正在大踏步的推进国际化教育,与我校合作的国外院校越来越多。短期交流类项目一般指交流时间在1~3个月的国家交流项目。通过对进行短期交流的研究生成果调查和深度访谈,此类型国际交流项目由于时间短,学术能力的提高相对较浅。但是,学生表示短期交流能够激发他们说外语的欲望,通过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增强了说外语的信心。此外,通过短期交流能结识不同国家的朋友,更能体会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学生在纯外语生活环境中更能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当一部分同学反映,短期交流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还成为他们申请出国或工作的一抹亮点。
四、长期出国交流,联合培养
长期交流类项目一般是指交流时间在6~24个月的国际交流项目。通过对进行长期交流的同学成果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此类交流项目对学生的价值观、视角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大。学生通过长达一年的学习和接触,与国外学生接触比较持久、深入,在适应与外国同学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异文化生活能力相应有较大提高。经访谈了解到,这些同学在于外国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和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彼此文化的了解程度和适应能力都大幅度提高。另外,通过长期的接触对于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有了新的理解,对待各种问题都能通过更广阔的视角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灵活和多样。而学生们在国外学习的教材、授课语言、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等都采用外语,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的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回国后他们都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外语。对于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专业学术能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帮助很大,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出色的语言能力为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此类项目也存在几个问题:(1)国内学校与海外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别较大,交换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适应国外的课程内容。(2)非母语教育在初期会给交换生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学习语言。(3)学生除了进行学术研究之外,还希望走出学校来了解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俗,相应的压缩了学习时间。(4)在国外的学习内容并不一定与本校一致。(5)学生会面对很多复杂或者意想不到的生活和学习困难,也会耗费学生的很大精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出国交流,建议学生在注重了解国外最新科技文化成果和动态的同时也要选修一些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课程,使自己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鼓励其参与国外的工程实习,注重了解国外的工程应用理念,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与实践课程,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其对课题的掌握与研究要进行国际并轨,在国外学习期间要对自己的拟定课题结合国外导师的指导进行研究,将先进的科技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课题当中,提高课题研究的前瞻性。
在国外研究学习阶段,要定期通过网络进行报告,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全实验室的视频报告,让其他同学能够实时的了解一些前沿知识动态,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理念的提升也会有帮助。
五、结语
我们以一个实验室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国际化培养的模式,渗透学生的国际化学习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综合素质来量身打造学生的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及学院的国际化资源为其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全方位实施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借助学校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多途径的交流方式以及多种的国际交流资助方式,不断努力开拓合作渠道,逐步建立了一批对外交流项目。通过出国交流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介绍经验、引见导师,互通互往,快速推进国际化交流,由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视野不断扩展,知识水平稳步升高,科研学习氛围浓郁。
参考文献:
[1]熊博晖.研究生教育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3).
[2]黄兴.地方高校推进学生国际交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2,(7).
[3]唐春安,王述红,王殿元,王明波.国际合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4]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4).
[5]黄欣.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研究[M].天津大学,2011.
[6]穆琳琳,李一兵.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4).
[7]漆丽萍,任慧岩,卢晓东.高校学生国际交流效果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