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标题发散开去
2016-01-14陈良
命题人就卓别林的《要为自由而战斗-----为<大独裁者>而作的演讲词》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人认为本文中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友爱,互相团结,因此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是一首爱的颂歌。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其中的理由”。结果全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都写的是同意,以为是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可。很明显学生没有注意标题中的”战斗““大独裁者”。如果注意了标题中的关键词,答案就顺理成章了:不同意,从文章的正副标题看,本文是一篇号召人们为自由而战斗的演讲词,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战斗的宣言,文中虽然提倡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彼此友爱、互相团结,但这只是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和希望,目的在于号召人们推翻独裁者,消除贪婪、仇恨、残忍,建立一个充满自由与幸福的美好世界,因此,本文并非爱的颂歌,而是一篇战斗的宣言。
在散文阅读训练中,很多学生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匆匆忙忙,看文章,写答案,无视文章的标题,下笔数言,离题万里,白白丢分。笔者认为标题是散文阅读的最佳切入点,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关注文章标题的好习惯。
首先,让学生明确文章标题的作用。
散文标题常见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指出本文理解的对象或议论的话题。如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冯骥才的《秋天的音乐》王开岭的《乡下人哪儿去了》
2.解释文章的内容。如王英琦的《看社戏》丰子恺的《送考》王剑冰的《拜谒三苏园》
3.点明文章的题旨、哲理。如张笑天的《上善若水》张炜的《木车的激情》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
4.文章的行文线索、结构思路。如刘亮程的《柴禾》杨振声的《书房的窗子》任林举的《岳桦》
5.表达作者主观情感或态度。如周劼人《寂静钱钟书》张炜的《耕作的诗人》寅公的《阳关古道苍凉美》
6.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如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刘亮程的《寒风吹彻》陈世旭的《白鹿园上的风》
其次,分析标题常见的类型。
散文的标题形式多种多样,但无非是词语、短语、句子。所以我们分析标题的类型,学生会很容易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找准文章的写作重点。
名词类标题往往直接就是写作对象,如《岳桦》《青草》
动词类标题常常体现文章的主要活动,可以加主语或宾语,分析具体表现,如《目送》,龙应台“目送”几次?“目送”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短语要再分类型。偏正短语,写作对象是中心词,修饰语是写作的重点,例如《书房的窗子》,写的是“窗子”,强调的重点是“书房”,而不是“厨房”“卧室”或“客厅”。动宾短语,对象是“宾“,关键在”动“,如《拜谒三苏园》,“三苏园”为对象,重点“拜谒”的过程原因。主谓短语,“主”为对象,“谓”为文章中心,如《寒风吹彻》,“寒风”为对象,“寒风”指什么?重点是“吹彻”,该怎样理解?联合短语要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写作的重点,如《泪与笑》,“泪与笑”两者是并类关系,《春声和春深》两者是递进关系。
句子其实也就相当于主谓短语,如《梅花,另一种乡愁》,对象是“梅花”,重点写“乡愁”,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再次,实践引导,养成习惯。
由标题出发很容易抓住文章的写作对象、重点,明确文章的主旨,甚至结构、手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老师喜欢一次一个切入点,让学生找不到规律,无所适从。所以教师要始终坚持由标题发散开去,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举三例加以说明
丰子恺的《陋巷》问题:1.作者前两次到陋巷访问马先生时,为什么深感羞愧?请简要说明。(4分)2.文中多次写到马先生的外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3.请理解文中画线句蕴含的深意。(6分)4.作者在与马先生的交往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6分)
文章为词语类标题,可以由标题这样追问:1.陋巷是一条怎样的巷子?谁住在陋巷?(马先生)2.我前后拜访马先生几次?(三次)三次拜访各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次:外貌,大笑。第二次:外貌,劝我。第三次:外貌,说无常欣然指导我)3.三次外貌有何相同?又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写外貌?解答第2题。4.前两次拜访为何羞愧?解答第1题5.怎样看待马先生对无常的看法?解答第3题。6.前两次是被动拜访,最后一次是主动拜访,我一定获得了一些启示,是哪些呢?根据前面介绍马先生的居住、外貌、对无常的看法、对我的欣然指导,自然得出第4题答案:①虽身处“陋巷”,但要有安贫乐道之心;②思想的成熟、人生的成长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③人需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④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王安忆的《比邻而居》问题: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文章谈“居住”,但重点在“比邻”。可设问:1、写了哪几家邻居?(一下就理清了文章结构)2、分别有什么特点?(解答1和2题)3、用什么来贯穿这几家?(理清了文章线索,解答第3题)4、四家有什么共同点?说明什么问题?(解答第4题)
王开岭《乡下人哪儿去了》问题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一段中“素馅”和“肉馅”的特点。(4分)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文字。(4分)
3.文中写老北京的“酱菜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两则“旧闻”有何作用?(6分)4.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6分)
文章写作对象“乡下人”,重点“哪儿去了”。“哪儿去了”有两层意思:一是丢失了,令人担心;二是希望找到的热切。那么究竟丢了什么、找什么呢?就必须设问:1.乡下人是地理意义的乡下人吗?(找相关段落3-617、18节,乡下人非地理意义的乡下人,儿时的乡下人上是“乡下人”,城里人也可以是“乡下人”。概括乡下人的特征,完成题1“素馅”)2.与“乡下人”相对的“城里人”有那些特征?(阅读8-11节,解答题1“肉馅”和题2)3.怎样理解“乡下人”和“城里人”的对比?(解答题3)4.回到标题“丢失了”,读文章22-26节,回答第4题:想象之境,收束全文,形象地揭示文章主旨。表现作者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热切呼唤;表达作者对城市人“市”化的“荤腥味”的否定和批判;寄寓作者对城市化发展致使原有(“乡下人”)纯朴品格失落的伤感和忧思;寄托作者社会转型期人性(精神、道德)回归的社会理想。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让我们直视心灵的窗户,直达文章灵魂深处,我们的答案也必在文章的视力范围之内!
(陈良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2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