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作品教学中的“同情式认同”
2016-01-14顾玲菁叶继奋
顾玲菁+叶继奋
“同情式认同”,是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耀斯在《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一书中提出的。他重新审视了观赏者与悲剧人物的认同模式,将戏剧交流经验置于审美同情与审美理解基础之上。“同情式认同”(sympathetic identification),“是指将自己投入一个陌生自我的审美情感”。“观众或读者可以在一种不完美的、较为‘寻常的主人公身上找到他们自己可能有的种种特征,因而把主人公视为具有与自己同样的‘素质而与他休戚相关。”[1]以往西方的悲剧主人公多是英雄式完美形象,其至善至美的形象让人望尘莫及,因而引起读者情感的只有钦慕。与此不同,在一些反映普通人命运的剧作中,读者更能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也更能找到一些相似的影子,或者是自身存在的,或者是身边人的。悲剧人物的悲剧性,也能在换位思考中得到“同情式认同。
以“同情式认同”理论为指导展开悲剧作品教学,是让学生与悲剧人物进行沉浸式换位体验,在文本中找到“陌生化自我”。这个“自我”有悲剧人物的悲剧意识,也有学生自身的存在价值与人生追求。在自我的阅读沉浸中,学生原先的心理图式体系逐渐由“顺应”向“同化”发展,在对悲剧人物不幸遭遇同情之时,对自我生命价值和文本悲剧意蕴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要实现学生对悲剧主人公在审美心理上的“同情式认同”,教学的关键是要完成学生与悲剧人物的角色置换。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让学生熟悉剧情,并沉浸到剧本情景中去。具体方法是:让学生复述这幕剧发生的背景与剧情,使学生在复述时加深对剧情的了解,从而为沉浸式换位作铺垫。
二是要在文本的解读与角色扮演中让学生感受到悲剧人物的价值性。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这里的“价值”是审美概念,指“悲剧人物所具备的令人欣赏并值得推崇的特点。”这些特点一般体现为品性善良、热爱生活、勇于抗争等。悲剧人物体现出的优秀品格、进步思想,使人奋发向上。因为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是悲剧对象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悲剧人物一定是“有价值的生命”。
《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个“比一般人好的人”。她虽出身贫寒,却知书达理,曹禺先生用“高贵的气质”形容她。她所处的旧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但她却敢于冲破束缚自由恋爱,新女性的影子依稀可见。此外,从第一幕中四凤与鲁贵的对话:“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感受到她的不慕荣利。从第二幕中侍萍制止四凤照鲁贵的话去拿汽水;等待公馆的太太繁漪时,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感受到她的自尊自爱。教师采用分角色朗读剧本中的重要对话片段的方式,让学生进入鲁侍萍的灵魂深处,体会她的所思所想。如仔细研读周朴园与鲁侍萍初见一幕,提问:如何理解“老爷没有事了”?明确:这是鲁侍萍的第一次主动出击,她引领周朴园陷入回忆,不断鼓励他讲下去。面对周朴园的欲言又止,鲁侍萍步步紧逼,显出主动姿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残存情义。她之所以主动出击,除了想试探周朴园是不是也一样爱着自己外,还包含对命运的愤慨和不甘。因为高中生缺少情感经历,教学中从友情方面启发换位体验,能更有效地实现审美认同。
三是要让学生体验悲剧人物对命运的反抗精神。
英国美学家斯马特说过,“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引用其观点后指出,“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下面一段对话,从“周朴园:好,你先下去,让我想想”到“鲁侍萍:命!不公正的命指使我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鲁侍萍虽是普通女性,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摧残,但依然善良重情,渴望爱情。学生能在她身上找到共鸣点,唤起审美同情,进而将自己置换成戏剧文本中那个“陌生的自我”,沉浸在熟悉又陌生的角色人物之中。
鲁侍萍:……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提问:从这段对话中感受到鲁侍萍身上哪些特质?明确:在父权文化主导的社会环境中,鲁侍萍敢于同命运反抗,发出普通女子的呐喊,难能可贵。鲁侍萍毅然迈出封建道德的门槛,显示出她强大的内心。而正是依靠这份强大,她才能独立而有尊严地活着。她加倍爱护孩子就是最有力的反抗,在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秩序下,形成了代表封建制度、封建势力的男权对妇女的压制。但从侍萍内心深处,可以解读出她的自主意识、反抗意识,这种独立的女性意识让她的生命熠熠生辉。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支票算得清的。
周朴园可是你——
《雷雨》中的鲁侍萍三十年前不顾母亲反对与周朴园相爱,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抗。三十年后与周朴园再次相见时,她以平等姿态对话,突破封建等级观念,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她毫不犹豫地撕碎周朴园的支票,是对周朴园企图用金钱来弥补当年愧疚的反抗。歌德在《浮士德》中说过:“在那幸福的时刻,我感到自己渺小而又伟大。”朱光潜认为:“这话正可以表现悲剧宿命的两面观。一方面,我们在命运的摆布下深切感到人是柔弱而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在人对命运的斗争中又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感觉到人的伟大和崇高。”[4]鲁侍萍身上的正直善良、自尊自爱的品质,正是她反抗精神的体现。
将“同情式审美认同”理论渗入悲剧作品《雷雨》的教学中,不仅引起学生对悲剧人物的同情和悲悯之情,更能通过角色置换找到“陌生化自我”,体验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思考生存与生命的厚重主题。学生在体验悲剧命运的同时,回望自己的生存世界也会有所触动,在与悲剧人物的比照中反思生存意义,探寻生命价值,文学课堂应有的人文价值也由此体现出来。
注释:
[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顾玲菁 叶继奋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