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窗》,别有意味的写法

2016-01-14金正林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靠窗叙述者隐喻

细读《窗》,如牛反刍,渐渐嚼出些写法上的“意味”,绕鼻三匝,挥之不去……

一、叙述者和叙述选择

现代小说的特质要求作者退出小说,隐藏幕后,仿佛把生活原来的模样搬到读者面前。冷静不动声色的叙述是明智的小说家热衷的叙述方式。《窗》的叙述者显然不是作者,那是谁在这里讲述呢?小说把两位病人和医生称之为“他们”,这些话不是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以此可以推断,叙述者一定是个“局外人”,是他在这里讲述着一所医院曾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

泰格特借助于“他”来讲述这个故事,“客观”而“真实”,好像确有那么回事似的。有意味的是“他”又在用第三人称来叙述这个似曾实有的故事。换言之,读者观赏故事中的人物就如同“影子的影子”,不过,并不妨碍我们对人物的清晰感和亲切感。一方面,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使叙述灵活多变,人物的“出”和“退”表现为更大的自由度,情节的转合更加熨帖自然。另一方面,人物的言语和言语方式也不是由人物自己决定的,如“说什么”和“怎样说”,而是由叙述者掌控话语权。这样读者对人物思想和作品主旨更易于“直悟”。因而对《窗》的主旨——人性的美丑对比及扬善贬恶的道德诉求把握起来并不困难。不过,人物语言被叙述者所控制,人物自身不能以自我的语言方式来有效表现心理显示心域的广阔空间,叙述者也无法以从容的语流和节奏深入人物心理的底部以展示个性特质,导致了叙述者的语言和人物之间有较大的隔离,使小说表现的张力和弹性有所削减。

故事发生在一家医院里,主人公又是病人。“医院”和“病人”相关联的故事应该按“治病”的生活事理演绎下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叙述者无意于叙述“治病”的情况,如病人的病情,病人同疾病的搏斗,医生对病人的治疗等。这一切本该重笔描述的内容被叙述者所排斥和拒绝,只是截取了病人和“窗”的位置关系而演化的心灵较量。“靠窗的病人”展示了人性中“善”的道德因子,“不靠窗的病人”是“胜利者”的姿态,但他是人生最彻底的失败者。让读者窥视到了两位病人对生活及生命作出的不同道德选择,彰显了灵魂的高下之别。显然叙述者不再捕捉人物的外在行动,而将视角导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心生活和道德需求。叙述者关注的是“关于心理的材料,关于人物内心的材料,关于人物的思想与感情之间比重的材料等”(庞德《现代西方文论选》262页)。泰格特只选取了能反映人物“个性特质、心理轨迹、心灵状态”的内心世界的“材料”进行艺术组合,在有限的心理材料里拓展无限的灵魂寄托及其动因。客观地讲,“两位病人”因病情很严重,身体不能动,耳朵不能听,眼睛和嘴巴也因环境的逼迫处在半为窘境,只有心理处于“自由”状态。如此,心灵的“自由”可以不受病情和环境的挤压而“自由”地行走在“过去”与“现在”,行走在“高尚”“宽广”和“腌臜”“狭窄”之间。无论人物内心情感多么复杂和深度隐藏都极易被作家捕捉,因为作家具有独到的睿眼,所以才有了“靠窗的病人”对窗外公园美景的精细描述,并作为自身心灵的寄寓与病友分享;才有了“不靠窗的病人”对不靠窗的质疑而突然产生的三个“为什么”,作为心灵“逼债”。综上所言,人物的“心理材料”、“心理活动”与作者的叙述选择是惊人一致的,这体现了作者对人物拥有深刻的内在挖掘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叙述技巧操作的娴熟和亲切。

二、隐喻的艺术

小说应该是一种隐喻的艺术。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指出:“隐喻是指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与另一事物而构成,是修辞的一种手段。”因而文中所有的实体性描写都是一种本体性隐喻。它和它的虚拟性意蕴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似实非实,似虚非虚的空灵艺术境界,使作品的意蕴在有限中寻求无限……《窗》中的“窗”就是一种隐喻。

窗的意象,它有多层内涵。从时空维度说,它是墙体建筑物的一部分,和外界实有景物相连;它又是外界美景在窗内人眼里的流动和投影,以此认定它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传介。从哲学维度说,窗有物质的作用,占有窗,又可以顺带占有窗外的一切美景;它又是精神的体现,有了它,便有了对青春气息距离近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高位意识。从社会维度说,谁被安排在靠窗的病床上,只能是先来后到的规则而已,病床靠窗与否和治病没有因果关联。“窗”一个普通的外物,对病人来说,一个本身不具有价值的事物,被两位病人“点化”使之具有了特定价值。靠窗的病人因它而有了心灵的慰藉,甚至起到对疾病辅助治疗的作用;不靠窗的病人因心态扭曲而迷恋这份“价值”使人性堕落。与其说他对那个窗念念不忘,到不如说他对生命中物欲痴迷而不能自拔。因社会种种物化观念而腐蚀的灵魂,因心态失衡产生的人性缺陷……过去种种人生贪欲穿越时空,由过去延续到现在,成了他不可冲破的迷障。在生命的终点,他不能完成灵魂的自赎,所以他只能看到“外面是一堵光秃秃的墙”。由此,窗不仅隐喻着心灵的窗口,更是一面镜子,是人生一种透视和折光,是一种甄别和评判,是一种似有实无,似无实有的哲理……

(金正林  江苏宝应县长沟初级中学 225800)

猜你喜欢

靠窗叙述者隐喻
《活的隐喻》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高铁座位编号为何没有E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