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机制探究
2016-01-14温素平
摘 要:文章运用国外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认为“不是我说你”这类语言成分属于短句,其中谓语动词的意义并未发生虚化,其演化为话语标记语的过程是其整体意义及功能主观化的过程。“不是我说你”类语言成分从一般短句演变为话语标记语,也是一个从表达短句的字面意义功能向表达“言外之意”功能逐渐定型化的结果。
关键词:“不是我说你” 话语标记语 主观化 定型化
笔者之前已经撰文对“不是我说你”类语言成分进行过语法分析,认为“说”包含了“责怪”“批评”“埋怨”等含义,在话语中,说话人往往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此类动词或动词短语,也有不完全拘泥于此语法结构的情况,但以“不是我说你”形式最为常见,我们称之为典型形式,同时将此类话语标记语统称为“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1]之后我们还从言语行为和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出发,分析了其语用功能。[2]在此,笔者继续对“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机制及原因进行探究,以完善此类话语标记语研究的逻辑架构。
一、“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主观化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主观化”。英国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说话人在说话时会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人的这种主体意识在语言中体现为“主观性”,而“主观化”则是指语言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3]
(一)“不是我说你”类语言成分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通常我们在说话时,听话人很难将特定的某段话或某句话的表述命题内容和情感的部分区分开来。从语言的结构角度来看,无论是外语还是汉语,说话人说出的话语往往打上了个人的立场、态度、情感的烙印,如语言中最常见的称谓代词——“您”,就表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尊重和敬意,明显地含有主观性的语义特征。汉语中的“不是我说你”类语言成分适于表现个人情感,利于表现主观性。
说话人在说话时,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语言策略,从这一角度来看,说话人在言语使用中有着主动地位。语言中的某些话语标记语的形成过程,就是一开始有实在意义的语言成分经过注入“主观性”而变为脱离了字面意义的语言成分,这一语义从“言内”到“言外”的转变过程就是主观化。主观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围绕说话人的变化,这一变化使话语意义从表达客观对象变为表达说写者对命题的观点、态度,等等。[4]本文研究的“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用在对话交际中,常有降低说话命题内容的主观性的作用,它是说话人故意将自己放到偏离对话中心位置的一种手段,体现了说话人的交际策略,符合交际中的“得体准则”。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a.有一天,她妈妈终于忍不住了,把媚娘嫂拦在路上,拉长了声音说,“媚娘,作为你的长辈我可要说你两句。这人已经死了,你还天天去哭,她在阴槽地府可是不得安宁,要遭罪的呀。”(《灰姑娘的乡村野史》)
b.“二哥,不是我说你,你太老实了……”,说着用手指了一下,小声道,“这日本武士,乃是天子的贵客,要是杀了他,只怕……”(《鹤舞神州》)
a句说话人是“妈妈”,听话人是女儿,按理说,长辈批评晚辈是名正言顺的,所以可以直接“说你两句”。b句用上“不是我说你”,语气就变得比a句更为委婉、礼貌,其主观性也较强,当然这里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话时所表明的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二)“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主观化过程
话语标记语的形成往往跟语法化相联系,语法化涉及的演变在语义上一般是由“实”变“虚”,在形式上一般是由“自由”变为“黏着”,语法化具有“单向性”。[3]而“不是我说你”属于短句类语言成分,因此在语言形式上不如短语简练,在语义上不如短语凝固,其中的谓语动词也没有虚化,因此很难说它是语法化的结果。但是,这种特殊的话语标记语发展到今天,也必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文认为,“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形成和发展是主观化的结果。
英国语言学家们在理论上最早提出了语言意义的“主观化”。他们认为,说话过程中,由于说话人具有积极主动的地位,所以他们对话语意义的影响越来越多,说话人通过语调、语速、顿挫来改变“字面意义”,从而加强语言的表现力。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语言的表现力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是为听话人增加语言的信息量,二是帮助说话人传递态度和情感。[5]例如当我们说“不是我说你”(重音在“我”字上)和同一语言形式的“不是我说你”(重音在“说”字上)时,重音的变化其实就体现了说话人在说话时所倾注的主观态度和情感,重音的不同导致语义上的变化,听到这句话听话者就知道说话人是要“说”自己了,这就是这句话在会话中表达的新意义,语言理论中称之为“会话含义”。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从会话含义理论角度探讨了“不是我说你”类语言成分的意义,并且得出结论:其会话含义已经规约化,也就是说其意义已经成为一种所指意义。因此,该类语言片段已经主观化,因此,当说话人说出“不是我说你”时,我们会马上接收到信号——要被“说”了。
二、“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定型化
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对话语倾注主观态度和情感的主观化过程的再认知的体现。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随着会话含义的规约化,听话人对话语标记语的接受逐渐程式化,即定型化。“不是我说你”语言成分从表达短句的字面意义转化成表达特殊的会话含义的过程,实现了特定的言语交际功能,我们称之为“话语标记语的定型化”[7]。
言语交际是人类最常见、最基本的社会活动,词、短语、句子、语段和语篇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成功的沟通和理解,必须建立在共享的知识背景基础之上,这些知识背景不可能一下子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它是存储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的,并且是以图式的方式存储的。话语标记语的定型化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变化的微妙过程,我们试图对这一变化过程用认知学中的图式理论加以解释。
(一)“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言语在交际中的图式激发点
康德在其哲学理论中最早提出了“图式”概念,他认为图式是连接人脑中的概念与感知对象的纽带。广义地讲,“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存储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6]。通俗地讲,图式就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它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固有模式,如果接收到跟此网络有关的某些信息,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新信息的接收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使这类新信息接收更快,理解更充分。图式形成后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基本的事实性知识都属于一般图式知识,而言语交际是和一般图式知识紧密相连的。根据图式理论对图式的分类,我们认为言语交际也可形成三种图式:人际图式、语境图式和言语图式,分别对应于言语交际的三大要素——交际主体、语境和话语。
图式具有可激发性。“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是言语行为中人际图式的激发点,它在现场情境中调控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不得体”,保证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7]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在不得不“说”说话人时,为了降低对说话人言辞上的刺激甚至伤害,会积极调动脑海中的言语交际图式:了解听话人的性格、地位、文化背景,从而调动得体的言语,积极促进言语交际的开展。“得体原则”是言语交际的最高原则,“得体”不仅仅指遣词造句方面的得体,更重要的是表达和效果的得体,因此,言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表达是否得体是至关重要的。当听话人听到“不是我说你”时,能立即激活脑海中的图式,意识到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说话人所指向的言语行为或所涉及的话语内容上来。同时,听话人还会调出主观情态的图式,由此推断说话人在当时的交际情境下有意降低自己话语的主观性,实现话语的客观性。
(二)“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的定型化过程
虽然图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是它也可以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从而引起新信息的加工。“不是我说你”这一语言成分并非最初就是话语标记语,就像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语言学家公认的一些话语标记语,例如“你看”“说实话”等。“不是我说你”这一话语标记语,刚开始使用时表达的语义信息非常单一和清晰(就是“我要说你”);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和使用场合的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仅仅表达说话人情感和态度的标记,即只表示说话人想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以及对他的埋怨。在语境图式的帮助下,当听话人听到“不是我说你”时,第一反应不会是“我要搞清楚究竟是谁要说我”,而是:这是说话人提示我注意其后面将要说的话,我要尽快做好接收后续语言信息的准备。“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成为现代汉语交际中“得体”这一图式的激发点是逐步定型化的,其定型化的过程在认知心理学看来也是一个习得的过程[8],其实也是在原本图式网络中加入新的信息,构成新的图式。
1.兼具表达“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双重功能。
对古汉语语料的收集显示,最早出现了以下几个“不是我说你”语言片段的用法,但是,它们表达“言内之意”的功能比较强,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还不明显,此时还不能完全算作是“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例如:
(2)不是我怪胆儿年来太薄劣,将枕边厢话儿说,把被窝儿里赚啜,都写做殷勤问安帖。 (《全元曲·散曲》)
(3)嫂子在上,不该我说,哥也糊涂,嫂子又青年,偌大家室,如何就丢了,成夜不在家?(《金瓶梅》崇祯本)
2.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强化。
实际上,话语标记语的定型是其“言外之意”,即语篇或人际功能不断强化的结果。最初“不是我说你”类语言成分表达的是其字面意义,之后在言语交际中这一语言成分逐渐简化和凝固,其本身的“言内之意”逐渐减弱,而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逐渐加强。请看下面的句子:
(4)a.我告诉你,不是我说句放肆的话,你这一起的人就配来阻我?(《七剑十三侠》)
(5)a.不是我说句放恣的话,老弟太老实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6)a.不是我说句怎么儿的话,这个年纪,倘然经不得辛苦,有点儿头疼脑热,可不误了大事了吗?(《侠女奇缘》)
(7)a.不是我说,哥哥的这样行为,不是儿子,竟是个冤家对头。(《红楼梦》)
从清朝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不是我说句……的话”这样的语言片段,它们的概念命题功能明显减弱,而语篇或人际功能显著增强。我们来看上面话语的转换:
(4)b.我告诉你,哼!你这一起的人就配来阻我?
(5)b.唉!老弟太老实了!
(6)b.唉!这个年纪,倘然经不得辛苦,有点儿头疼脑热,可不误了大事了吗?
(7)b.唉!哥哥的这样行为,不是儿子,竟是个冤家对头。
经过这样一转换,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a类句中的“不是我说(句……的话)”完全可以用语气词替代,也就是说,它们的概念命题功能已经基本消失,它们只是表达说话人“自我”的认知、感知、情感、态度和意图等,表现的是语篇或人际功能。
三、结语
本文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探究了“不是我说你”类语言成分主观化和定型化为话语标记语的机制和过程。我们知道,任何特殊语言现象的形成都与其所适应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后者是语言主观化和定型化的土壤。话语标记语“不是我说你”,从语意的角度检查,常常会出现与当时的语境、场合不相吻合的情况,明明是说话人在说听话人,却偏偏说“不是我说你”;明明是自己在说这样的话,偏偏说自己说的不是这样的话。这种有话不直接说,非要绕个圈子说出来的表达方式,是汉民族语言的一个显著特色,这类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原因。这一点我们会另文探讨。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4-ON-606]。)
注释:
[1]温素平:《“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试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6-100页。
[2]温素平:《“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探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97-100页。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第268-275页。
[4]耿小敏:《“我说”类元语言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2页。
[5]冯光武:《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第26-33页。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9页。
[7]沈娉:《话语标记语与元认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53页。
[8]寮菲,王晓霞:《语篇的动态处理与认知心理模式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287-291页。
(温素平 河南信阳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4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