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偏离

2016-01-14陈婷婷

智富时代 2015年10期
关键词:偏离产业结构重庆市

陈婷婷

【摘 要】重庆市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既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也是中国西部向东开放的前沿,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中国重要的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重庆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落地,重庆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本文尝试性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简介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是一种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主要用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数据和指标说明

本文分析的时间跨度为2002-2011这十年。根据2006年重庆市提出的“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本章以2006年为界,将分析的时间段分为2002-2006和2006-2011两个。

本文用到的全国和重庆市的GDP数据和三次产业的GDP数据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为了剔除价格因素对产出变量的影响,反映经济的真实增长状况,本文根据相应年份的名义GDP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得到了各年的GDP平减指数,并用其将各年GDP数据进行平减,将所有产出数据换算成以2002年价格水平表示的数值。以下表1给出了相应年份全国、重庆市、重庆的“一圈”和“两翼”的三次产业GDP数据。表2则列出了全国和其他相应区域在各个时间段的产出增量,以及增长率。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在分析期间,全国和重庆市的产出水平都有迅速增长。重庆市在2002-2006以及2006-2011两个时间段的产出增长速度都快于全国。在2002-2006年,全国的实际GDP增长了62466亿元,增加了51.91%;而在该阶段,重庆市的实际GDP增长了1041亿元,增幅达到了54.48%。在2006-2011年,全国实际GDP增长了118832亿元,增幅65.01%;重庆市在该阶段增长幅度更大,产出水平增加了3435亿元,增幅达到了116.43%,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整个分析期间,全国产出水平增幅为150.66%,而重庆市则达到了234.34%。

在分析期间,重庆市“一圈”和“两翼”的发展速度差异明显。在2002-2006年,“一圈”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两翼”,前者增幅为65.54%,远远大于后者的24.67%,“两翼”的增长速度甚至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长期以来。重庆市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一圈”地区,而“两翼”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导致了“一圈”和“两翼”发展的不平衡。2006年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2006-2011期间,“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都出现了迅速增长,“两翼”地区的增速反过来超过了“一圈”地区的114.71%的水平,达到了122.57%。原因在于,重庆市2006年后提出了“一圈”和“两翼”的发展战略,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经验分析

为了全面反映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不仅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重庆市的产业结构,我们还用该方法对“一圈”和“两翼”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表3给出了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结果。

通过对表3的分析,本文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分析期间重庆市的整体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一圈”的产业结构优于“两翼”。在2002-2006年,重庆市的结构偏离份额为-23亿元,表明重庆市的产业结构阻碍了经济增长,使产出水平减少了1.2%。其中“一圈”的产业结构偏离份额为正值:3亿元,贡献了0.19%的产出增长率,但由于“两翼”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份额为-26,导致了整个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偏离份额为负值。在2006-2011年期间,重庆市的结构偏离份额尽管依然为负,但有所上升,为-11亿元。该指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一圈”地区产业结构的改善。在该段时间,“一圈”地区的结构偏离份额增长至23亿元,贡献了0.98%的增长率;“两翼”地区的结构偏离份额依然为负,为-33亿元,使产出水平减少了5.16%。从2002-2011整个时间段来看,“两翼”地区产业结构不佳造成的产出水平减少超过了“一圈”地区产业结构良好带来的产出水平增加。10年间,整个重庆市的结构偏离份额为-64亿元,使产出水平下降了3.35%。

其次,重庆市的产业竞争力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产业竞争力仍在不断提升。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偏离份额如果大于0,则表明该地区的产业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上表可以看出,重庆市在2002-2006和2006-2011两个时间段的竞争偏离份额均大于0,这表明重庆市的产业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而言,在2002-2006年,重庆市、“一圈”和“两翼”的竞争力偏离份额分别为76亿元、192亿元和-115亿元,贡献的增长率分别为4%、13.77%和-22.34%。重庆市是中国的老牌工业基地,“一圈”地区的工业基础良好,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然而“两翼”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在这个时间段则表现欠佳,阻碍了经济增长。然而,由于“一圈”地区优势明显,导致该时间段重庆市整体的产业竞争力依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06-2011年,重庆市、“一圈”和“两翼”的竞争力偏离份额分别为1578亿元、1182亿元和396亿元。贡献的增长率分别为53.49%、51.26%和61.5%。我们看到,在这个时间段,“一圈”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优势进一步扩大,贡献的经济增量是上个时间段的五倍;此外,2006年重庆市政府统筹“一圈”和“两翼”发展以后,“两翼”地区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产业竞争力得到了空前加强,其对增长的影响由阻碍转变为促进,贡献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一圈地区”。从2002-2011整个时间段来看,重庆市、“一圈”和“两翼”地区的竞争力偏离份额分别为1720亿元、1509亿元和210亿元,贡献的增长率分别为90.04%、108.35和40.68%。

最后,重庆市的增长状况一直优于全国。总偏离是反映区域增长差异的指标,该指标等于结构偏离份额与竞争力偏离份额之和,它大于0表示该地区的增长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之其增长状况劣于全国。从表中最后两列反映的数据来看,重庆市在各阶段的总偏离份额均大于0,表明重庆市的增长一直是快于全国的。具体来说,在2002-2006年,重庆市、“一圈”和“两翼”地区的总偏离份额分别为53亿元、194亿元和-141亿元,分别贡献了2.79%、13.95%和-27.29%的增长率。从总偏离份额的构成来看,在该时间段,“一圈”地区的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份额均为正值,使得总偏离份额为一个更大的正值;然而由于“两翼”地区的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份额均为负值,导致总偏离份额也为负值。在2006-2011年间,重庆市、“一圈”和“两翼”地区的总偏离份额分别为1568亿元、1205亿元和363亿元,贡献的增长率分别为53.13%、52.24和56.33%。该时间段“一圈”地区的结构偏离份额与竞争力偏离份额依然为正,使得总偏离为正;“两翼”地区的结构偏离份额为负值,但由于竞争力偏离份额较大,最后使得“两翼”的总偏离份额也为正值。在2002-2011整个时间段,重庆市、“一圈”和“两翼”地区的总偏离份额分别为1656亿元、1525亿元和130亿元,贡献的增长率分别为86.69%、109.5%和25.21%。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了2002-2011年间重庆市、“一圈”和“两翼”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关系。

四、结语

本文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资源配置恰当和优先发展领域选取科学是促进重庆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重要增长极目标的基础。

(二)重庆市在2002-2011年短短十年间,经济发展迅猛。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减少,内部结构正在向合理的方向迈进,但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高;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经济发展阶段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工业优势明显,产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点,出现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和产业集群。第三产业GDP在这十年里有了明显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GDP中的比重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表明: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为负值,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值,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产业竞争力提高程度不够;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继续推进重庆经济发展。

(四)重庆市“一圈”和“两翼”地区发展不平衡,“两翼”地区产业结构不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由于“两翼”地区产业结构不佳,导致整个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为了进一步推进重庆市产业间结构调整及产业内结构调整,今后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应是稳固发展第一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孙飞.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1):87-92.

[2]林君暖.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特区经济.2011,(1):155-156.

[3]李丽.宁波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程研究[J] .经济丛刊.2011,(2):6-9.

[4]王秋霞.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 .区域物流.2011,(2):68-69.

[5]李陈亚.关于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J].龙江商务.2011,(1):6-8.

[6]徐朋辉、李海莉、王国平.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江苏省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赤峰学院学报.2015(5).

猜你喜欢

偏离产业结构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解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图里的文学文本和译本对比模型
英文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