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科学引导策略 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2016-01-13卢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引导高效生物

卢敏

摘 要:生物是一项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规律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策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生物;教学;引导;高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67-01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门学科都在努力地尝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生物作为一项培养学生科学认知、提升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学科,课堂教学中也要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中学生物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通过对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批判和推理等思维训练,使其初步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策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运用民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

“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师道尊严,学生由于处在教师高度控制之下,心理上往往处于消极、紧张甚至恐惧的状态,思维活动受到极大的抑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应和蔼可亲,应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甚至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以课堂主人的姿态参与教学,积极开动“思维机器”,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在生物教学中采取民主教学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合作教学,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

高中生物知识大多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相对困难。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竞赛及游戏等方法有助于生生之间的活动。通过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使教学的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同时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讨论,亦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和教师在传授知识上的不足得以充分暴露,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使得“教”与“学”中的不足均得到有针对性的补救。多边活动既让学生各抒己见,扩大信息交流,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良好思维技能

俗话说“学贵质疑”,问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便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转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多采用谈话、讨论、辩论等方法,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观察生物标本、模型、课本插图、实物、实验等多种直观手段直接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而且,在课堂上适时运用一系列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考中,这样课堂的气氛就异常活跃。

四、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不少关于微观知识的内容,由于缺乏现实的参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率较低。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善于采取教具演示,运用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教具的使用,可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加强直观教学以丰富学生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包括宏观和微观结构)、生理现象、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生物实验操作等表象。这些丰富的表象有助于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思维,促进学生生物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重视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技能

生物教学中不是简单的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中学生物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而且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所以实验课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教师应加以解释,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路。教师应重视实验的方法,可对实验进行创造性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由于教师有训练的实验技能,再加上充分准备,实验结果都较理想,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无形中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不一致,实验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符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注重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他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习惯培养,前期需要教师有耐心和毅力,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时刻观察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在修正中完善学生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引导高效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